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试谈意象散原诗意象和语言艺术怎样

试谈意象散原诗意象和语言艺术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21669 浏览:967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咸丰三年(1853)生于江西义宁(今修水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卒于北京,享年85岁。散原是近代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是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近代江西诗派首领之一,是赣派的代表人物。散原诗意象和语言艺术是其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原诗异性内涵丰富,致力于新奇诗歌意象境界的塑造,而且他常借助诗歌意象寄寓兴亡,伤时悯乱,成就了散原诗意象的悲情人格。意象与语言密不可分,散原在字法、句法、格法以及用事之法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诗学思想。近代的变革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使得散原的诗学思想呈现出现代性的新变。本论文把散原放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整合散原在意象与语言方面的特点,运用意象论述对诗歌意象进行浅析和解读的同时,对散原诗语言与意象的相互影响全面探讨,并着重探析散原的用典,以而对散原诗意象与语言艺术进行系统整理与论述。关键词:散原论文意象论文语言论文

    摘要7-8

    Abstract8-9

    第一章 绪论9-11

    第二章 散原诗新奇的诗歌意象11-24

    2.1 自然意象—荒寒境界的塑造12-17

    2.1.1 雪、大月—凄寒阴冷12-15

    2.1.2 落日、残碑—萧索荒寒15-16

    2.1.3 枯树、古槐—浑茫荒漠16-17

    2.2 动物意象—浓厚的“主观象喻性”17-21

    2.2.1 “象喻”探渊18-19

    2.2.1.1 何谓“象喻”18

    2.2.1.2 “象喻”之诗性特点18-19

    2.2.2 散原诗动物意象之“主观象喻性”19-21

    2.3 人物意象—精神上“失怙”的“托命人”21-24

    2.3.1 “余作前儒托命人”21-22

    2.3.2 散原人物意象的“托命人”角色22-24

    第三章 散原诗歌意象的悲情人格24-31

    3.1 潜在的生命悲情意识24-27

    3.1.1 生命悲情意识的内涵24-25

    3.1.2 散原诗意象生命悲情意识的呈现25-27

    3.2 深层的文化焦虑27-31

    3.2.1 散原创作中的文化焦虑27-28

    3.2.2 散原诗意象文化焦虑的传达28-31

    第四章 散原诗语言的体现技艺31-43

    4.1 力避凡近的诗歌语言31-36

    4.1.1 炼字奇警避熟求生31-33

    4.1.2 句法句式避俗求变33-35

    4.1.3 比拟新奇移情于物35-36

    4.2 风格迥异的语言特点36-43

    4.2.1 浑朴情深的五古36-38

    4.2.1.1 五言古诗的流变36-37

    4.2.1.2 散原五古的语言特点37-38

    4.2.2 声势激烈的七古38-40

    4.2.2.1 七言古诗的流变38-39

    4.2.2.2 散原七古的语言特点39-40

    4.2.3 近乎唐音的绝句40-43

    4.2.3.1 绝句的流变40-41

    4.2.3.2 散原绝句的语言特点41-43

    第五章 散原诗歌的用典形式及特点43-56

    5.1 散原诗歌的用典形式43-53

    5.1.1 直用44-46

    5.1.2 化用46-51

    5.1.2.1 化用史事47-49

    5.1.2.2 化用古语49-51

    5.1.3 反用51-53

    5.2 散原诗歌的用典特点53-56

    5.2.1 用典自然53

    5.2.2 灵活多样53-54

    5.2.3 典源广泛54-55

    5.2.4 用典的重复性55-56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