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多媒体教学 >关于本真追求本真小学语文教学结论

关于本真追求本真小学语文教学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6350 浏览:215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标的到来,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每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逐步被淘汰,随之而来语文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变“乱”了……然而欣喜之余,对某些课堂教学现象进行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还存在着“貌合”而“神离”的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纠正。

一、倡导自主,忽略“引领”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以前机械的忽视学生个体存在的教学方式相比,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浓厚学生作为阅读者的“相对主义中心”色彩,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挑战文本,展开批判性阅读;应该扩大文本的张力,盘活语文教育资源。但如果离开了教师的价值引领,学习方式自己选,学生伙伴由学生自己挑,学生的想法教师从不敢否定,那将在超越文本中滑离本真。
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狐狸和乌鸦》最后一自然段时,投影乌鸦落地落在枝头的画面。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一位学生这样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听,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嘛,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教学反思:发言好像展现了开朗的性格和乐观、豁达的情怀,可细细品味,其实这是地地道道的自欺欺人,缺乏文本的支撑,已经和文本的内涵不在同一个平面了,甚至是有所歪曲。到这时,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却不加以引领,那将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者的方向偏颇,将会导致学生对文体价值取向的离散、做人准则的异化,导致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吸收和内化处于“零生成状态”。

二、热闹合作,没有实效

“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教师把小组讨论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绝对的开放和放开导致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教学案例: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顿时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个个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充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学困生则把这个时候当成玩的绝佳时机……几分钟以后,教室安静下来。接着,就由组长或组员起来发表见解。可被叫到的学生都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没叫到的学生或在唉声叹气,或在说着什么,相本就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学生经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生生、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使学生通过互动得到其相应的发展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根本宗旨,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方法都是为这个宗旨怎么写作的。但本例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闹,但背后更多的是放任和随意。大多数学生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真正的合作学习,应具备两个特征:
其一,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合作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有了这种需要后,再开展合作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合作。教师在教学时,随机地让学生进行合作,认为这就是对合作学习的运用,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其二,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才能呈现各不相同的个性,欣赏到各种不同个性的精彩,达到思维的沟通、视界的互相融合。

三、激励为主,滥用失真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静态的功利性的评价观,树立动态的发展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但是,新课程理念对评价的重视刺激了一些教师过分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出现了评价时间过长、评价语言过多、次数频繁过滥、场面热烈雷同等现象。
教学案例在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

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udooo.com

,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读书。一学生读完后,教师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小朋友训练有素地机械地拍拍手,齐声喊到:“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教学反思:过去的传统教育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但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表扬。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鼓励性语言,让其树立学好功课的信心,说明教师已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这毋庸置疑。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学生的单调乏味之感会愈来愈强,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滥用表扬,学生会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退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其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甚至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是评价。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就是——求真、务实、求高效,让求真教育进课堂,创建一个“绿色课堂”“动感语文”,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追求教育的更好努力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