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多媒体 >试谈文武兼备文武兼备梅花飘香设计

试谈文武兼备文武兼备梅花飘香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13900 浏览:586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李政成出生于梨园之家,自幼受艺术熏陶,九岁进剧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团学艺,从此踏上戏剧之旅。李政成7年的戏校生涯,伴随着年少练功的伤痛。得益于许多老师妁教诲和指导。基本功扎实,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神兼备,博学多才,形成了自己文武昆乱不挡的艺术风格。他取长补短,文武并进,博采众长,先后拜我和京剧名家隗慧虎、周洪武,扬剧名家姚恭林,昆剧名家柯军、黄小午,京、昆、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为师,博采众长,终成气候。戏曲家孙松林看了他的《夜奔》,避夸他“边武边唱,最后还一点都不喘气,足见功底很好。”摘取“梅花奖”,问鼎“文华奖”。精心培养,梨园新坛已结累累硕果。
关键词:梨园之家;自幼学艺;文武兼备;执着追求;梅花飘香:传承发展
优秀学生李政成出生在梨园之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后又得益于许多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李政成基本功扎实,唱腔圆润、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形神兼备、博学多才,形成了自己文武昆乱不挡的艺术风格。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问鼎了众多的奖项(1988年获“上海白玉兰广播电视大赛白玉兰金奖”,199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第三届扬剧节获优秀表演奖,第三届江苏省戏剧节获表演奖,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度扬州市十大新闻人物,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文华奖”。)及摘夺了众多的头衔(江苏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全国劳动模范的李政成,现担任扬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扬州市市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扬州市文化广电副局长、扬州市文联副主席,扬州市扬剧团团长)。

一、学艺年年都是“武状元”

李政成出生于梨园之家,自幼受艺术熏陶,九岁进剧团学艺,从此踏上戏剧之旅。在扬州戏校七个寒暑,他主攻武功,一棒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一丝不苟,潜心练习,练就了一身武艺,成了艺校名副其实的“武状元”。李政成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母亲,就是扬剧界赫赫有名的李开敏。童年时的李政成,就经常被父母带到剧团里。每当武行的演员在台上翻腾跳跃时,小政成就按捺不住,跟着台上的演员一起蹿高跳低。或许是秉承了父母的遗传,他的模仿竟也像模像样。8岁那年,他就登台演了一回“毛岸英”,首次“触电”的他,对舞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几年后,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班”,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班级里,他最喜欢上的就是武功课。作为他武功老师的我曾经对他说:“只要有天赋,嗓音迟早会唱出来的。但是武功却是要一个动作一个技巧练出来的,丝毫马虎不得。”有了老师的鼓励,李政成练得更起劲可。每天在上课之前,他都要面对墙壁做100个“虎跳”、100个“前扑”。在老师的心目中,“李政成是永远不会偷懒的。”7年的艺校生涯,伴随着年少练功的伤痛。其间,他的腿大筋断裂过两次,其他的小伤痛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换来的是连续7年的“武状元”。

二、身体伤痛,换来艺术造诣

如今,李政成被人称为扮相俊美、身段优美、唱腔柔美、文武昆乱不挡的“扬剧王子”。但这个“王子”当初曾被判过“艺术死刑”。1986年,还在艺校苦练的他一年之内两次脚部大筋断裂,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不耽误训练,他坚持每晚睡觉时强忍痛楚把受过伤的腿拉到头顶来练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康健如初的他在1988年的上海一举夺得苏、皖、沪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白玉兰”金奖。1994年,刚被拉回扬剧道路的李政成在上海演出时第三次受伤,腰椎骨折。这次重创让他卧床三个月几乎动弹不得,且一度无法练功。李政成曾沮丧地以为自己将无缘扬剧舞台了。最终他拒绝了手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练功,恢复了昔日的武生神采。
武生是地方戏曲的弱项,之前很少有“角儿”,但李政成的武打真实生动、气势逼人,毯子功、靶子功、长靠、短打样样出色,堪与京剧武生比高下。戏曲家孙松林看了他的《夜奔》,连夸他“边武边唱,最后还一点都不喘气,足见功底很好。”1986年第一次到上海献艺,李政成演出文武老生戏《打金砖》,那出色的唱功、扎实的武功,连谢7次幕依然欲罢不能。后又演《挑滑车》,这是一出长靠武生戏,在南方各地方戏剧种中实属罕见,上海京剧院的武生名家李仲林闻讯而来,看戏后对他过硬的功夫和艺术天赋大加赞赏,力邀他加盟上海京剧院,不过,心系扬剧的他还是婉言拒绝了别人的好意。

三、执着追求,勇攀艺术高峰

7年科班学习,年少的他,怀揣理想和一身武艺进入了扬剧团,本以为大有作为,却发现扬剧大部分是文戏,他成了跑龙套的,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冷板凳,一坐就是8年。上世纪90年代初,在无戏可唱的窘境下,他离开了扬剧团,短暂的离开,他的口袋鼓了,可内心深处的艺术理想却愈加剧烈。几经权衡,他毅然放弃了企业的高薪,回到了扬剧团。回归后,他取长补短,文武并进,博采众长,先后拜我和京剧名家隗慧虎、周洪武,扬剧名家姚恭林,昆剧名家柯军、黄小午,京、昆、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为师,博采众长,终成气候。主演了《史可法》《县长与老板》等数十部精品剧作,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为演员,他在艺术上始终如一地求索创新,成功地塑造众多鲜活人物,在唱腔、唱法上也潜心思考,苦心琢磨。他在深入掌握扬剧声腔精粹的基础上,吸收兄弟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演唱风格,行腔圆润、优美流畅,丰富了扬剧传统音乐的表现力,为扬剧艺术的声腔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他也先后获得了“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等称号,还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省级传承人”称号。扬剧为他丰羽,他使扬剧腾飞。

四、不遗余力,带领扬剧发展,谋划扬剧传承

2006年,李政成担任了扬州市扬剧团团长,从剧种带头人变成了全团的当家人。发展壮大扬剧文化事业的重任摆在了眼前,他深知要发展壮大扬剧文化事业关键是“人才”。于是他打出了留人、用人、育人的“三张牌”。经济大潮中,待遇是留人的关键,他四处奔波,以自己的名气集聚人气,推广扬剧的演出,争取政府、企业的支持,一年下来,他给剧团所有演职人员发全了工资,还发了津贴、福利,用他的话说,“让团里人过上体面的日子,才能留住人。”在用人上他侄人唯贤,力推新人,“再培养几个梅花奖得主是我的目标”,他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扬剧,要“长命百岁”,不光要传承,还要有创新,创新靠新人。他在扬州籍省人大代表活动时,向扬州市政府提出建议,“恢复扬剧团招生,并给学生提供学业、生活补贴”,扬州市主要领导听取了他的建议,并要求门积极调研,组织实施,当年(2007年)就招生30人,政府承担学员所有学费,在教学上,他坚持带头下课堂,还积极约请谷好好、武凌云、齐爱云等一批昆曲、晋剧等剧种的名师来授课,其中“梅花奖”得主就有4人。精心培养,梨园新坛已结累累硕果,2011年5月,在第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第五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评选活动中,扬州艺校获得“小梅花奖”第二和“红梅奖”金银铜的好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肯定,为扬剧、为学校、为扬州争的了荣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