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探究校企校企合作下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前言

探究校企校企合作下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前言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29514 浏览:1338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金融人才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有助于解决金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1671-0568(2013)05-00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53-02
学生所学理论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是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很多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校外实习环节,但是由于金融专业的特殊性,实习企业对接待这种人才培养工作并不积极,或是只流于见习等表面层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如何通过校企合作,真正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共同承担金融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发挥校企双方资源的各自优势,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个难题,就能够真正把金融人才培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中去,与之同步,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进步。

一、当前校企合作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目前,政府出面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制定人才规划的作用缺位,没有出台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以至于未能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体制和模式。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及时、定期发布金融企业所需人才信息。所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没有针对性,造成高等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中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必要尽快出台有关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

2.企业参与金融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必然源自其经营目标。有相当部分的金融企业将参与金融人才培养视为其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担心最终会为他人做嫁衣裳。所以,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金融企业并不一定愿意通过直接参与金融人才培养来获得人力资源。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只是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

现行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急需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校企合作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进成效甚微,很多都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4.金融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高等学校的金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量与质不匹配”的矛盾也在加剧。当前金融业新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提高了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然而,部分高校还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还没有形与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不符,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结果只会是:虽然金融专业毕业生与日俱增,然而在质量上却与金融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改进校企合作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使校企合作有章可循

各级政府必须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规划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发展,统筹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任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相关校企合作法规和条例,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和权利,明确企业和高等院校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深度合作,实融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创新校企合作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参与金融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进行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核定高等院校与金融企业的资产,以股份合作的形式使双方的利益目标一致,根据校企双方投入资产的比例成立董事会,共同管理、经营,建立校企股份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使金融人才培养的成效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高度相关,培养出的金融人才越优秀,企业就能获得越高的回报,自然能够提高金融企业参与金融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加强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提高金融人才实践能力

在校企合作进行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在学校建立金融实验室,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对金融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培训,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加强高校师资力量与金融企业从业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倡导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校企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

校企合作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互对接的关键环节。在这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重点,是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设计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以此把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前置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后置到金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才能最终成为现实,形成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多边共赢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魏光强.如何改进金融怎么写作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J].考试周刊,201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