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园林景观对城市建设作用与存在问题

园林景观对城市建设作用与存在问题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5333 浏览:165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对人类是有益的,但它的发展并非仅是建筑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更应是城市整体水平的升华。
关键字:景观 园林 城市发展
2095-2104(2012)
一、引言
城市作为一件艺术品,包含了各种元素:建筑、植物、山石水体、历史文化,人们用这些来创造完美的生存环境。但若规划不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忽略对城市活动主体人的考虑,或是千城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一面,缺乏灵魂和个性,都将是失败的城市。 适时适度的景观建设很好地弥补了上述缺陷。在很多西方国家,城市景观建设随着环境变迁成为社会和政治重要关注点。在政府带领下,大规模整治与改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区的开发也在生态人文的指导下谨慎开展。更有一些现代化厂房、水塔、码头等构筑物和设施,经处理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同样,中国城市也顺着这条和谐之路逐步前行。但景观到底有何意义,其作用何在呢?这需要我们(每个身居城市的人们)去深入探究,从中借鉴。

二、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建设起的作用

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搞得好与不好,不仅对一座城市及一个乡村的外表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防风沙,涵养水泥、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有毒物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
1.净化空气: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最大量的是二氧化硫,其他主要有氟化氢、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以及汞、铅的气体等。这些气体对人类危害很大,对植物也有害。测试证明,绿地上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有害气体浓度。
2.净化水体: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比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净化土壤: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4.树木的杀菌作用: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时刻侵袭着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植物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质,称为杀菌素。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例如,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有几十万个细菌,而在郊区公园只有几千个。
5.园林植物的心理功能上的影响: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生”。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在增多。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对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绿色反射47%,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的视网膜比较适宜。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6.彰显城市个性: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它的造景艺术手段和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上。首先是园林景观艺术的理法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三、 国内城市景观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化运动过程中,“速成式”景观稳步跟进,由此大量景观建设问题浮出水面。

1. 景观设计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城市景观是我们急应摒弃的。目前国内景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模仿是不二的解决方案。很多城市开始景观复制工程。从一样的草坪、广场,到一样的街区景观、城市风貌。这种抹杀城市个性,忽略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切断城市文脉的景观规划是值得我们反省思考的。

2. 缺少“软性景观”的营建

植物作为城市景观最独特最自然的一笔,在城市景观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其生态及景观效益是其他景观设施不可比拟的。而近年我国流行的大面积、不合时宜、过度的“硬质景观”正与此背道而行。
此外,多数景观建设对植物群落的营建方面缺乏考虑,几乎仅停留于机械性的“种树”工作上。尤其在一阵“草坪热”和“大树移植热”后,我国多个城市都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景观系统,包含了太多的自然要素,这个有机体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长期为城市怎么写作。

3.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景观正面临“缺少人气”的尴尬境地。这些问题景观地块上,缺乏人性化考虑的设计往往层出不穷。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城市空间内都未设残疾人专用通道。
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座椅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的行为心理特点,照顾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需要。这些都将帮助我们的新景观成为大众喜爱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周维权.园林.风景.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安东尼?奥洛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 [M]. 曾冒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张钦楠. 阅读城市[M]. 北京:三联书 店,2004.
[5]俞孔坚.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 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宋永昌,由文辉.城市生态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俞孔坚.景观的含义[ J ] . 时代建筑, 2002,(1):14-17.
[8]褚泓阳,屈永建.园林艺术[M]. 郑州: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