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简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查抄袭率怎么

简论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查抄袭率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36145 浏览:1618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度地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是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特有的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经济性及强度、体积稳定性均在性能上予以重点保证。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特点,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低水胶比、高矿物掺和料、复掺外加剂,这与普通混凝土是不同的,这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的质量控制、养护措施都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低水胶比决定于混凝土的粘性变大,在混凝土的运输、浇注、振捣工艺上必须严格控制,有的施工人员为方便施工而掺水,结果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大幅度下降;高矿物掺和料要求混凝土的养护必须到位,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水化快,对养护不是很敏感,但高性能混凝土则不同,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低,易发生自身收缩而产生裂缝,所以浇筑捣实后,应盖上湿布或草帘进行早期养护。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的重要工艺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以内,通过湿润养护,使混凝土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水化反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不断创新发展,而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有效的降低构件的截面尺寸,降低造价,节省材料费用,寿命期延长又能大幅度减少经济开支,所以高性能混凝土是今后桥梁建设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质材料。

一、高性能混凝土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具体表现形式是:
1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拌合料呈高塑或流态、可泵送、不离析,便于混凝土浇筑密实。

2、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低,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3、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离析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定性;并同时具备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不同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的,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性。从我国目前的设计施工水平出发,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铁路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30 的混凝土被要求满足工程的高性能要求,才能正式确定选用高强混凝土。随着工程建设的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其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

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1、原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制

原材料选择与混凝土配制除符合国家及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外,还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C3A 和碱含量较低,比表面积不大于350 m2 /kg,C3A 含量不大于8%的非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和自收缩,有利于提高抗裂性能。
2)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的碎石,采用二级级配粗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空隙率;尽量降低搅拌用水,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普通结构混凝土用碎石的粒径不大于40 mm,C50 及以上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用碎石的粒径不大于25 mm,路基支承层混凝土用碎石的粒径不大于3

1.5 mm,以保证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均匀性。

3)适量掺加烧失量较小、粉煤灰细度筛余量较小、磨细矿渣粉适中、品质稳定均匀、来源固定的优质矿物掺合料,降低水化热和减少搅拌水,改善水化产物的微结构,改善浆体及骨料界面结构,并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与密实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4)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
5)在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泥和胶凝材料的用量( C30 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高于400 kg /m3 ,C35 ~ 0 不高于450 kg /m3 ,C50 及以上不高于500 kg /m3 ) 。

2、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在搅拌站集中进行。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按配合比核对原材料的产地、规格,检查搅拌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并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
2)搅拌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工班抽测2 次,雨天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搅拌时采用二次投料法。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根据搅拌物的稠度、搅拌机的功率等确定,一般不少于2 min,也不大于3 min。
4)每次生产混凝土时密切监视与检测开拌初始的前三盘混凝土搅拌物的坍落度、含气量、温度及泌水率,如不符合要求,及时分析处理,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持续生产和用于工程。
5)生产混凝土过程中,按规定的频次和项目对混凝土搅拌物进行检测。

3、混凝土运输

1)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运输过程中,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搅拌物性能,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2)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在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 夏季) 或受冻( 冬季) 。
3)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以2 r /min ~4 r /min 的转速搅动; 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高速旋转20 s ~ 30 s 后再将混凝土搅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4)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泵的型号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泵的运输能力与搅拌机械的供应能力相适应。

4、混凝土浇筑

1)预先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 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明确浇筑进行方向和入模点,尽可能实行对称入模浇筑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前,由专人认真核实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 个/m2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3)当由高处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 m,当超过2 m 时,则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辅助下落,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