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会计 >> 工业会计 >高职高职会计实训指导师培养途径与多元保障机制查抄袭率

高职高职会计实训指导师培养途径与多元保障机制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18368 浏览:752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培养规范性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所重视。实训指导师的培养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指导师的途径和多元保障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高职会计专业 实训指导师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2CZJ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早在1976年美国哥伦毕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就提出了“教育生态学”一词。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教育的内外部系统,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培养规范性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所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也逐步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实训教师队伍的优劣是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于学生毕业后是否达到企业的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具体要求志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实训指导师的培养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笔者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指导师的培养途径与多元保障机制。

一、教育生态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指导师的培养途径

(一)三方协作培养

所谓“三方”是指学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三方”培养是指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制定出符合企业、协会根据社会实际要求岗位需求,提出人才需求标准,学校根据人才需求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训指导师的培养方案。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到合作企业第一线去进行专业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二)自主培养

自主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个人的各种关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参与培训。企业和学校分属两个不同的实体,有不同的运行机制,而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为学校培养实训指导师,因此很多企业不愿参与职业院校的任何活动,从而就导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成为虚设。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我们专业教师就只能利用家庭、朋友、同学等一切亲友关系进入相关企业,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的第一线去实践学习,去进行社会调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可能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去企业相关岗位,通过零距离学习、实践,真正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素质需求,并从实际岗位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

(三)多元引进行业人才

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往往注重高学历,需要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才可以担任教师职务,而企业中一些高技能人才不具备高学历,往往被拒之于千里之外。然而要想从行业引进高技能型人才,则必须打破这一局限,从行业聘请企业一线会计实践能力很强的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或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利用这些行业人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提升学校现有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实训指导师队伍的技能水平。

二、教育生态视角下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指导师的多元保障机制

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实体,有不同的运行机制,没有相应有效地法律约束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行为,企业在师资培养中只是作为参与身份存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并非企业的法定义务,很多企业不愿参与职业院校的任何活动,从而无法发挥其在教师培养中的参与主体作用,造成参与者的位置形同虚设。

(一)政策、机构保障机制

三方协作是培养实训指导教师的主要途径,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不愿参与职业院校的任何活动,从而就导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成为虚设,校企合作要稳健发展,政府是关键,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在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的同时,更应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双方责权利清晰,使企业的利益得到保障。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真正意义上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按行业分级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多方共同参与的实训教师培养中心,为实训教师培养提供机构保障。

(二)激励机制

激励是发掘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激励也是管理者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要调动教师潜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建立较为科学、完整、全面的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和聘任、考核和评优、工资和福利以及人事聘任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加大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模式的物质激励;同时也加强精神激励,让老师们有主人翁的思想,竖立“学校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学校的兴衰对自己前途、利益的影响,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潜力。
参考文献:
刘璐.论教育生太学的起源与启示[J].教育天地,2012
王存荣.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行动导向教学[J].教育探索,2010
[3]詹雨.张高明.高职院校教师的多渠道培养[D].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
[4]白爽,沙洲.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