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简论审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查抄袭率

简论审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9738 浏览:277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来实施对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激发。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培养与激发;学生;审美情操;审美能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的重视。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灵感应作用的一种审美教育。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欣赏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独特作用。那么,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实践、摸索出以下几方面:

一、主动参与,体验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每件美术作品都有它最突出的美点,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模板www.udooo.com

有的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侧重于造型材料质地的表现力;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等等。在欣赏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对作品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遵循审美规律,我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教学中,我时常准备教学资料,如图片、生活片段的录像等,在教学六年级《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时,我准备了我国民间剪纸作品和故事片段等资料,让学生在作品和视频中体会到我国民间剪纸的继承和发扬,学生得到感悟,激发了审美兴趣,学生的美术思维更加活跃、合理了。同时我又选择感受再现的形式,以回忆、观察、想象等,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又如在欣赏有关色彩方面的作品时,我让学生从情感入手,让他们结合一些生活实例,了解色彩的情绪;在欣赏手工课时,我突出学生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手、眼、脑协调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审美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

二、创设情境,以画育情,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好动好奇,自制力差。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地集中注意力地去观察美术作品,我采用多种指导欣赏方法去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把欣赏活动寓于形象、生动的情境中。日本教育家高获保治指出“创造教学应确保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气氛里,表达内在感受,作为教师就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设计轻松愉快的艺术活动,让学生进入一种课虽止而境未尽、情未断的境地,让更多的‘顿悟’和‘灵感’涌来”。我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热切期望,让他们欣赏和理解画面中的美。如在欣赏中国画时,我课前先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画图片,上正课前把它们挂在教室周围,把教室装扮成小展厅,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于其中,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音乐辅助,画乐同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音乐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能取得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德国美学家费歇尔说过:“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是共鸣。”音乐与美术都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都是为了涵养人的性灵和心智。它们所要诠释的情感、思想是相近。而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欣赏课中我巧妙地引用音乐教育辅助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和美能力。例如:在欣赏小学五年级《在快乐的节日里》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影视欣赏全国人民庆贺各种节日的场面:人们身着红衣绿裤舞动着锣鼓,踏着丰沃的中国地,扭动着幸福和富裕的身躯......满眼的红、黄、蓝、绿;满耳的激亢嘹亮;满心的激动与充实,所有的所有,都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喜庆氛围。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感官,激发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实效性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运用这种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与激发,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的讲艺术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等,而是应该通过多媒体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小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

五、注重文化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人文意识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的表现形式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我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只有不断深入的研究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成为美术欣赏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学出版社)
[3]沈传胜的《中国美术教育》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