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信息技术薄弱学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结论

信息技术薄弱学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27475 浏览:1219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与传统的步调一致的课堂教学相比,分层教学能较好解决学生差异引起的教学问题,因此我们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上探索分层教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二、分层的思路与做法

一、教学对象分层。

要确定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熟练程度,我们通过考查或考试的方式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如A、B、C(分别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种分层是动态的,定期进行调整。
A层学生特点是:他们大部分是学习中的佼佼者,学习的动机比较强,知识面较广,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A层的学生也有一些差异,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一是出类拔萃型,这类学生主体意识强,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考问题全面深入,综合学业水平高。二是兴趣驱动型,这类学生对电脑感兴趣,思维敏捷,将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能力强,但其它学科成绩一般,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成绩不太稳定。三是刻苦努力型,这类学生荣誉感特别强,特别努力,善于记忆但不善于逻辑思维,学业综合成绩较好,但计算机应用能力一般。鉴于A层学生的特点,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层学生特点是: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但课堂上主动性不强,课下很少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理解思考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B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在老师的点拨下能解决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C层学生的特点是:计算机知识少且不准确,动手能力差,甚至从来没用过电脑,缺乏把生活实际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的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智力尚可,但他们基本没有学习的动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涣散,学习习惯差;另一部分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思维缓慢且缺乏逻辑、记忆能力,几乎不会独立地搜集和处理信息,缺乏自信。根据C层学生的特点,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从培养学习的习惯开始,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以课本为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更多地为他们留下想象的空间,自由发展的余地;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求其除了掌握基础外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要稍微有所拓展,有一定的任务去驱动他们,在必要时可以稍加提示;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他们能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和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就可以了。例如,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的初中第二册第一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第三节网上收集信息的这一部分教学设计中,对A层的同学只要点明其操作方法,然后要求其确立一个主题进行下载操作,并将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纳、取舍,最后组织成一篇小报告,对这一部分同学的要求,关键是掌握资料的合理应用;对于B层的同学,上课时多发现他们的亮点,及时鼓励,关键是培训他们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C层的同学,不仅要介绍各种方法,还要帮助其进行操作,作详细的操作介绍,此时还可以鼓励A层的同学做“小老师”,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对这一部分同学的要求,关键是训练他们掌握下载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分层。

根据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相应的分层,使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进度、教学速度、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四、教学评价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也应该不同。我们采取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两种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责任编辑 邱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