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历史教学 >对学校文化建设再认识中专

对学校文化建设再认识中专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3216 浏览:83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2月13日至14日,有幸聆听了北师大钱志亮教授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他语言风趣幽默,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听后我受益匪浅,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认识一:学校文化是让校园有“魂”
学校文化应该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思想。
作为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主要是外在形式上的体现,如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物的风格设计、教学设施设备的功能性和先进性、校区及周边的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的设置等。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包括师德师风的建设、校风学风的培植、校园环境的整治、行为习惯的陶冶、形式多样的活动、张弛有序的氛围、严禁向上的风气等等,这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杭州萧山银河实验小学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七幢大楼连缀成北斗七星的格局,并分别被冠于“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楼之名,而且每幢楼都有其深刻的寓意。校园的建设格局就像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与勇气。这样的校园,学生置身银河便是置身故事,置身人性的美好中。它不仅是一座学校,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所以,探究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灵魂”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而不是生拉硬扯,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认识二:“软”文化比“硬”文化更重要
近来“学校文化”一词,频繁出现在东胜教育界各种场合与交流中。通过学习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强烈的感受到,学校文化绝不仅仅是校园内人文景观的美化和警句标语、名人画像的外现包装(即“硬”文化,形象文化)。它更应该是学校内在品质与观念在师生行为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传统与风尚在整个校园内的一种自然流露(即“软”文化,行为文化)。比如:在东胜五小,大家都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责任,在校园内产生一种积极的行为导向。虽然学校不签到,但每个人都是自觉的,而不是停留在制度的监督约束之下的;虽然校园简陋设备残缺近似蜗居族,但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是自信与大气,教学质量很高,操作信息技术能力很强;虽然考核等业绩不张榜不排名,在会议上听不到批评声,但每个人的团队意识很强,形成你争我赶又不失和谐的局面……拿我们校长的话说是“硬件不硬,软件也不软”。大家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到充实与快乐,在艰苦付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与幸福。大家的这些行动汇集起来,形成的这种风气和氛围,催人敬业奉献、认真负责,自觉把工作做好;使人勤学好问、不甘落后,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人团结友善、互相理解,真正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感受。这样一种很有个性的氛围与风气,就是学校优良文化的软实力。它是学校人心所向的,师生发自内心认同的,全体师生员工自觉力行与维护的。它在学校发挥着凝聚人、规范人、激励人的作用,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统帅。正如钱钟书大师所言: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只有积淀了富有内涵的学校化才有传承的价值。
反思:文化建设的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文化对学生和教师成长的重大影响的确重要。担负教育的我们,面对这高尚而又沉重的话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人欢喜有人忧,磨刀霍霍者有之,生搬硬套者有之,按兵不动者有之,随波逐流者有之……在这条路上,我们该如何走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需要且行且思,避免贪功浮躁。无论是草根形成还是顶层设计,都应该是春风化雨式的滋润和熏陶;达到应有的坚持,要发扬一种长期积累和保持的习气。如果大家为了文化而文化,一拥而上,搞疲劳战术,没有条件也要上,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即时功利,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诸如“校园文化”刚提出,“某某文化”就问世,“文化校园”的早产儿一夜之间比比皆是……表现出明显的贪功浮躁习气,走向贪功浮躁,就会成为炮制,成为作秀和炒作,丧失了发展的根本。
其次,需要全员参与、因校制宜。“全员”可以包括学校的全体师生、专家型家长、上层建筑的专家指导团。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广开言路、挖掘取舍,让全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自主参与的时间、空间、机会。例如某中学设有“学校发展金点子”办公室,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发展建议,点子被学校采纳,还可获得有意义的小礼物。这种高效务实的行为文化是在采纳来自各个层面不同的意见后创设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因校制宜则是挖掘学校的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找准切入点。如上虞金近小学充分挖掘童话作家金近的人文资源,竭力营造童话化的教育氛围,构建了“小鲤鱼,跳龙门”这一极富本校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学校每周开设两节童话课,推出了校本教材——《童话红黄蓝》,营造了“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唱童话,画童话,演童话”的学校文化。
在文化日里举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和阅读活动。比如“法兰西文化日”是以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诞生日确定的,在活动期间,全校掀起一场“阅读都德”以及“阅读法国”的校园活动。这样做的初衷,李希贵校长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风光不再,尤其是网络、多媒体的出现,书籍的地位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引领孩子们读书成为校园里的重要使命”。
因此,我们避免在模仿中丢失一所学校个性化的精神和追求,丢失学校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因素。当我们面对千人一面,千校一风的景象,那何止是一个心痛了得。
再次,我认为督导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体系需要转型。只有开放的、多元化的、务实的评价,才会引导学校呈现“百花齐放”的个性文化。我们呼唤新的评估体系出台,呼唤真正的校本文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