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四川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四川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16878 浏览:717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就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探讨。首先,对旅游生态环境概念进行界定,介绍华蓥市概况;进而分析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认为,目前华蓥市主要旅游生态环境有:以滑坡、岩塌、泥石流等为主的山地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洪灾,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水环境问题和固废弃物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最后,结合华蓥实际和已有经验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近几十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新时代,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地生态环境也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华蓥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机遇较好,发展潜力大,在“旅游强市”战略下如何科学规划、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就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探讨。

1.旅游生态环境概念界定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概念。王艳、张建新等将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定义为旅游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此定义侧重于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单方面负面影响,而忽视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片面性。因此,笔者认为,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限于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应包括一切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按性质差异,可将其分为旅游生态环境破坏与旅游生态环境污染;按成因,可分为原生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次生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已有旅游环境问题、潜在旅游生态环境问题。

2.华蓥市概况

华蓥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华蓥山中段西缘,渠江东岸,介于106°32′E~107°18′E,30°12′N~30°50′N之间,现幅员面积470km2,人口36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2mm,最高峰可达1800mm,年平均气温17.6℃,动植物种类繁多,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丰富。以华蓥山为界,西部低丘广布,地势偏低,深丘较少,其间散布着一些平坝、台地,多紫色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主要的农耕区;东部中低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壤为黄壤,土层薄,肥力低,耕作条件差,

源于:www.udooo.com

自然资源丰富。华蓥市是革命老区,曾是华蓥山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场所,60年代被国家列为“三线建设”基地,工业长期在GDP中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3月,华蓥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华蓥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类型以山地旅游为主,近年来,休闲旅游发展较快,华蓥市先后提出“旅游兴市”、“旅游强市”战略,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华蓥市旅游生态环境较为突出,制约着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华蓥市主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

3.1 以滑坡、岩塌、泥石流等为主的山地地质灾害

华蓥市位于华蓥山西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山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36.52%,且坡度陡峻,多数地段坡度大于50°,区域内新构造运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地形高低崎岖,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夏季降水较多且集中,加之不合理地开矿、伐林等人类活动,山地地质灾害较多。从表1可以看出,华蓥市主要山地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岩塌、泥石流、山体变形、危岩、洪涝等,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大的特点,而目前华蓥市主要以山地旅游为主,严峻的山地地质灾害对旅游业的开发、旅游活动的开展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制约了华蓥市旅游业的发展。

3.2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华蓥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工业一直是华蓥市的支柱和主导产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人们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之区域降水量大且集中、山高坡陡等自然环境,以及不合理地农业耕作,导致华蓥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严重。植被破坏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了该区域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状况,破坏了旅游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植被对局地气候的调节功能,也影响了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

3.3 洪灾

华蓥市位于长江二级支流渠江东岸,明月、永兴两个乡镇位于渠江河畔,华蓥市旅游业正由单一游览型向休闲型旅游转型,目前华蓥市旅游局已规划开发渠江水上休闲旅游项目。但由于渠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渠江流域没有足够的蓄洪、防洪空间,加之渠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近年来连发大洪水,极易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威胁游客生命健康,影响旅游业发展。

3.4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水环境问题和固废弃物污染

华蓥市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开采、水泥制造等为主的工业一直是华蓥市的支柱产业,但部分企业盲目开采,大量污染物不达标即排放,导致华蓥市大气、水资源、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采煤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河流固废弃物较多等问题,这会严重制约华蓥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部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乱扔垃圾,破坏旅游区基础设施、植被、土壤等,旅游高峰期环境承载力不够,这些都影响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地形象。

3.5 生物多样性锐减

华蓥市生物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的复杂使得动植物类型多样。据统计,华蓥山中有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有34种国家保护动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共116科392种,另有野生药材600余种[3]。但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砍伐森林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加之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影响,这也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对策建议

4.1 加快旅游生态环境修复与整治工作关、停、并、转区域内小煤窑、水泥厂等高污染工业,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减少环境污染,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特别是要做好区域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植被恢复、废弃矿渣固渣、拦渣坝、河道清淤等矿山地质恢复治理工作;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通过坡改梯、水保林、经果林等手段,加大植被建设力度,实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做好渠江流域的植被建设,增强涵养水源能力;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在区域内的低山丘陵区进一步实施封山育林育草项目和人工造林、种草,做好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改良耕作方式;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扩大绿化造林面积,做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政治工作,调整城市和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减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修复与整治过程中的作用,比如:RS、GIS技术。通过以上生态环境修复和整治工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造环境基础。

4.2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惩治力度;旅游区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旅游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积极恢复旅游区生态环境,并完善旅游区内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箱、环境保护标识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有关部门可通过举行环境保护讲座、分发宣传单、宣传车宣传、广告牌宣传等方式对区域内工业企业及城镇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形成爱环境、保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旅游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做好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生物性保护,旅游开发过程中坚决不允许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发生,积极恢复生态环境,建立专门的生物保护区,特别是做好华蓥山区濒危动植物的保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护力度;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实现科学保护与科学开发。

4.3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华蓥市旅游项目主要是山地旅游为主,目前正形成山地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观光游览与休闲型旅游共同发展格局,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华蓥市旅游业应坚持走生态旅游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旅游开发,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质,深度挖掘华蓥市旅游的文化价值,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化,研究旅游生态容量,实现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打造生态旅游名牌,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效益;引导旅游区周边居民由开矿或农耕向旅游怎么写作业转型,既增加居民收入,也实现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王艳,张建新,章锦河,等.三峡库区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旅游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6):28-32.
石强,高文举.国内旅游生态环境研究进展及趋势[J].旅游学刊,2007,22(8):86-91.
[3]华蓥概况[EB/OL].hy.gasta.gov.cn/hygk/.
[4]华蓥市人民政府.华蓥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0-2020)[Z].2009.
[5]徐波,周申立,康艳梅,等.四川华蓥山山地重力灾害类型及成因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6,26(2):84-87.
[6]四川省华蓥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领导小组.华蓥市2011年石漠化面积初步设计[R].
[7]柏雪碧,郑玉萍,雷春娟.华蓥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01-302.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12NSD—75)。
作者简介:王明超(1989—),男,四川广安人,现就读于内江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地理。
通讯作者:王珊(1983—),女,硕士,内江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