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培养学生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6061 浏览:183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结合文本进行提问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提问的能力呢?首先教师要设计课堂的主问题,也就是涵盖全文的大问题。第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第三,要激发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提问的兴趣。第四,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总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能力;大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33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些名言都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阅读中的质疑,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因此,阅读时,结合文本进行提问,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一、教师要设计课堂的主问题,也就是涵盖全文的大问题

如果学生能提出更好。所谓“大问题”,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它对课文的阅读能起到主导作用,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思维深入到每一个自然段,每一个关键的句子和词语。这样就避免了对一系列繁琐的小问题的分析,大问题解决了,小问题更迎刃而解。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有“疑”敢“问”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提问。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示以满意的微笑,点头称赞,拍肩鼓励,以及口头表扬,都会给学生增强新的动机力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就会消除心理障碍,毫无顾忌地勇于提问。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当然,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们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表扬为主的原则。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高的问题的学生,也要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千万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些幼稚的,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训斥、批评,要知道,一旦挫伤、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提问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激发良好的兴趣,使学生想“疑”乐“问”

对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认识过程或活动过程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学习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对此,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学会运用下列办法:(1)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2)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3)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四、教授正确的方法,使学生有“疑”善“问”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不知如何抓住要点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提问的指导,学会提问,形成能力。
(1)对课题进行提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题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学生接触不少课文后,我们可以常常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看见这个题目都想知道什么呀?”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经常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提问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2)抓住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提问。有些文章从结构上看,作者的安排很是独特。在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结构进行发问,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和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3)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

源于:毕业小结www.udooo.com

相关的词句。如教《小珊迪》,可强调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谁读了这个故事都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有学生可能会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抓住矛盾处提问。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如果让学生细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很有质量,通过深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理解了人物的感情。
此外,还可以对文章的标点、段落分行、文章内容、人物的行为等质疑。总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坚持多引导、多训练,学生的提问便能渐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会生疑走向会质疑。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无疑而问”,二是“不思就问”。
陶行知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善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问”,教学生怎样问,在“怎样思考分析问题”上下功夫。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