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军事 >科学发展观用科学进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址

科学发展观用科学进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址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27003 浏览:1215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同志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在最抽象的意义上,同志把科学发展观概括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是一般的体现,而是集中的体现。集中到哪里?当然是哲学。因此,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又好又快发展的哲学,它包含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途径和要求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把科学发展观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和高度,提升到哲学的境界,是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我国发展现状、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探讨浸润其间的哲学意蕴,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其中,最根本的是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点是把握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非常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发展都是残缺的、片面的、不完善的,都不是我们党所要坚持的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牢牢把握住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应对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问题自觉性坚定性。

一、关于“为什么发展”

当今世界,尽管有局部的动荡与不宁,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还未消除,但总的来说,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这是我国发展最为重要和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定位,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面临的发展机遇,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必须十分明确,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从未走过的,也是世界近代历史上后发大国兴起从未走过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当年曾经说过:中国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世界上杀出一条血路,将给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提供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也证明社会主义的成功。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所在。所以,我们党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二、关于“为谁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四个字,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它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什么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要肤浅地把它当作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一种作风的说法,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三、关于“靠谁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四、关于“发展什么”

在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4月5日《人民日报》)在“7·23”讲话中他又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讲了30多年,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很强,而同改善民生、消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保持社会稳定紧密相关的社会建设则还很落后,应当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成以社会建设为中心。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非常有害。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在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最先提出来的。十六大以后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提出的在共建享,提出的促进基本公共怎么写作均等化,以及党和国家这几年一系列力度很大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出台,都是着眼于缓解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说是“缓解”?因为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巨大的投入、较长的时间,时间短了是做不到的。在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问题上,我们要深刻汲取欧洲国家的经验教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正是超越本国经济实力的福利开支长期刚性增长造成的。因此,搞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不能搞超越国情国力的大跃进。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不能动摇的,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反而模糊了这个认识,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所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搞清楚发展什么,首先是经济发展,这个要毫不动摇。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法制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末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对此,曾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文选》第三卷第154页)这话讲得非常之深刻。因此,在发展的内涵上,我们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等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五、关于“怎么发展”

怎么发展?一句话,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指导发展方面把“好”置于“快”之前,就是要求做到“快”必须服从于“好”。所谓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统一,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战略思想,强调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个方面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进一步提出统筹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的丰富内容。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做工作。一是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按照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二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坚持实现阶段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证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三是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问题上,放到解决民生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四是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把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动态过程,深刻认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努力实现均衡发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不强求一律,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防止顾此失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作者单位:临沂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郭渐翔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