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职校班级管理方法之先“通情”后“讲法”经典

职校班级管理方法之先“通情”后“讲法”经典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32445 浏览:1471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和当今中职学校面临的困境等方面阐述了对中职生管理的“通情”必要性,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管理的方法。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沟通
1009-5071(2012)07-0306-01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每一个班主任因为自身的教龄、经历、性格等因素对待班级的管理方法都有所不同,有的亲力亲为、“严打严抓”,有的注重学生干部培养、“港人治港”、“借力打力”、有的“悠然放羊南山”等等,但不管班主任采取何种班级管理方法,要想这些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实施,班主任应先与学生先建立情感的桥梁,取得学生的肯定、信任、依赖和支持,然后在因材施教,寻求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此即先“通情”后“讲法”之法。这种方法在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1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的素质和存在问题要求班主任先“通情”后“讲法”
1.1 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的素质现状: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如今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年龄、素质、文化水平与以前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当今职校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学生个性差异突出,整体素质较低,且有相当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等等。
1.2 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的存在问题:以我校为例,我校为一所民办工科类职校,重点专业为机械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为男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80%,而春季生占全校人数的25%,根据调查,在这些学生中就普遍存在以下几个很明显的问题:
1.2.1 人际交往的复杂:善于交往是大部分中职生的一个明显特点。但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是非观念淡薄,自控能力不强,同时却又有很强的好奇心,以至在广泛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沾染上一些该年龄阶段本不该有的恶习,如:抽烟、。而且多选择以互联网为主的对外交流形式。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很容易被社会上一些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误导。
1.2.2 厌学情绪明显: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基本上都很差,很多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学习成绩都处于下游水平,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厌学。
1.2.3 心理状态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中职生普遍具有失落、自卑、惰性、厌学、偏执、叛逆、攀比和虚荣心理、法纪和是非观念淡漠、感恩和责任感不强等心理特点。

2 情感相融和平等、是班主任与学生“通情”的前提条件

班主任与学生“通情”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效沟通的过程,是师生交流思想,进而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取得学生的充分肯定、信任,逐渐发展到依赖,班主任要先注意以下几点:
2.1 情感相融是有效沟通即“通情”的前提:大部分学生希望班主任是自己的朋友,可又恐慌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进而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知情到知理。班主任应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沟通才能有好的效果。
2.2 平等、是有效沟通即“通情”的条件: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班级活动的决策者、指导者。班主任要想取得中职生的充分肯定、信任和依赖,走进他们真正的内心,必须建立一个平等、的“通情”条件。

3 针对性格问题的多样班主任与学生“通情”的方式多样

3.1 失落和自卑感强烈的“内向型”:具有失落和自卑感强烈的“内向型”学生,与他们沟通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3.2 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的“巧言型”:具有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的“巧言型”学生,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与他们沟通,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口服心服。
3.3 感恩和责任感不强:具有感恩和责任感不强的学生,缺乏自信。与他们沟通,应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3.4 惰性和厌学、法纪和是非观念淡漠:具有惰性和厌学、法纪和是非观念淡漠的学生,往往对班主任的沟通,存在诸多顾虑。与他们沟通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4 先“通情”后“讲法”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

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班主任在情感相融和平等、的前提条件下与学生“通情”,融入到学生的真正内心世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爱的桥梁就由心而生。有了这份爱,学生才会信任班主任,才会接近班主任,才会和班主任说真话,说心里话,才能和班主任交成知心朋友。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对班主任的肯定、信任和依赖也会随之加强加深,班级管理后阶段的“法”,自然也会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落实了。
总而言之,学生们的成长需要知识的充实,需要友谊,需要扶持,需要温暖,需要……作为班主任,在一味地批评学生时,班主任往往带有自己个人的情绪,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这时候,既使班主任再苦口婆心地批评教导,也只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而班主任工作中先与学生先“通情”,先完全的接纳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来说,这是爱心的自然表露。这种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心的接纳,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和依赖感时,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敝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班主任才能“对症下药”,使工作收到应有的效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