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历史教学 >语文教育应扎根于文化土壤

语文教育应扎根于文化土壤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5794 浏览:210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课程目标,提出两个基本观点:(1)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寻根的过程。(2)以文化为根基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主张语文教育应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的维度去解读文本,以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文化寻根 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蕴藏着多少精神宝藏供后人挖掘。而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所以语文教育应扎根于文化土壤中,只有在文化养分的滋润下,语文教育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语文课堂才显得更厚实,更有底蕴;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成为有根的一代,才会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不断在继承中发展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完善自我。
(1)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寻根的过程。通过这过程去发掘我们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
粤教版选修一中有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杜甫的一首《又呈吴郎》,如果仅按一些教学参考上所讲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怀和深挚的同情来解读、赏析此诗就显得过于单薄、肤浅。追寻杜甫的生平和他大部分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杜甫的思想是打上了鲜明的儒家文化的烙印,在其诸多诗篇里都折射出“儒之大爱”的人性光辉,《又呈吴郎》也不例外。“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展现的正是儒家“仁者爱人”、“亲亲而民”的仁爱精神。杜甫从自己颠沛流离的艰苦经历中深刻体会到这“无食无儿”寡妇在战乱中的艰辛,因而劝谕自己的亲戚在困难中要守望相助。整首诗流露的都是杜甫发自内心的对弱者人格的尊重,而这恰是儒家由“仁”字从人从二,二人平等、亲近之义所生发出来的人格平等的道德主张的体现。杜甫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因此他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因此他才能留下如此感人至深的具有伟大人道主义精神的诗篇。
只有追溯杜甫在此诗中的思想根源,我们才能对此诗作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从中使学生认识到儒家这一道德智慧的价值:正是这种人格上的平等性,人们才能在不平等的现实中保持自己生命的尊严。
再审视现今仍收入教材的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里面呈现了尖锐的婆媳矛盾。诗中焦母云:“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从焦母执意赶走媳妇刘兰芝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矛盾的表层原因就是封建礼教中衡量妇女道德标准的“三从四德”观。“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就是焦母认为刘兰芝“妇德”不佳。但综观全诗,刘兰芝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贤妻,显然焦母的那番话只是以“三从四德”为幌子而编造的堂皇理由。深究文本,真正让焦母不满的是兰芝与儿子“共事二三年”却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的事实。这里面深藏的文化根源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在古代,关于休妻的规定“七去”中就有“无子去”一条,刘兰芝因此成为其牺牲品。冷静、耐心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渊源,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这场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封建礼教”,形象地认识到文化传统中“封建礼教”这一“吃人”的本质。
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教材为例,进行语文教育的寻根活动,认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伟大使命。
(2)语文教育只有浸润在文化土壤中,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孕育健壮、艳丽的花朵。语文新课程目标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决定它必须肩负起塑造灵魂的重任,所以只有以文化为根基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人教版的一篇课文《内蒙访古》里面提到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讲清里面的文化背景,学生将无法认同赵武灵王是英雄,无法认识他改革的开拓性。在封建社会里,衣冠、车马、房宅、器具都有浓厚的象征意味,春秋战国时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就能说明这一点。孔子不喜欢私生活不检点、日常行为不合礼仪的管仲,但也客观地评价管仲的政绩:“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左衽,是指少数民族即所谓夷狄的服饰,穿起异族的服饰意味着亡族灭种,是华夏文明的沦落。讲清这一文化背景,学生才会理解颁布这条命令就是与保守思想、传统习惯宣战;赵武灵王倡导骑射对此后中国的战争也有很大的影响。《礼记》记载春秋前“古人不骑马”,马只是用来驾车,赵武灵王推行骑射,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骑战时代,有划时代的意义。寻找到赵武灵王颁布这一所有的文化背景后,学生才会认同赵武灵王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认识到他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到古人身上那种开拓、打破传统的勇气及其当代的意义,也使自己的精神人格得到熏陶。
再有粤教版必修一第一篇课文是朱光潜先生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里面提出“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 文章还以孔子“在陈绝粮”“在匡遇险”为例论证。朱光潜先生无疑也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奋斗者。孔子在《论语•宪问》就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由此源头一直流淌下去,形成了无数回响:《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有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量和坚毅的人格力量……
然而站在文化的维度上来解读本文,如果仅从儒家思想来认识,恐怕不够全面。儒家文化是刚性文化,鼓舞人们冲锋陷阵,但是一味前进很可能到头来却是身心俱疲,满是伤痕。因此解读本文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作辨证的认识:是不是一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有意义?要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庄子,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命”既然是不可抗拒之自然,那就不必要受此纷扰,更没必要为此痛苦。庄子的“安命”说要求人们对“命”所带来的厄运、灾难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安之若素,这样我们就可从逆境中超脱出来,调和内心矛盾,达到人生另一种大境界。进是一种勇气,退何尝又不是一种智慧呢?儒道互补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当环境不利于我们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时,应该让学生明白庄子教会我们“退一步亦海阔天空”!
全面挖掘教材文本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作出理性的选择。
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站在文化的维度去解读文本,能使学生更亲近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形象领悟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潜移默化地熏陶自己的灵魂,完善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才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语文•必修一》,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