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谈述政策性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进展状况和革新构想对策

谈述政策性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进展状况和革新构想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13170 浏览:5008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策性银行暴露出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资本金缺乏、功能定位不明、不良贷款过多等缺陷已明显制约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如何完善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规范化改革,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紧迫问题。本文立足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方法,试图探索一条银行自身如何运作、政府如何支持,才能够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政策性银行理论概述介绍

所谓政策性银行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制度源由及现状

1.现行制度安排的源由

(1)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不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市场经济刚起步,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发展。房地产热、开发区热导致投资过度膨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使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缺乏投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2)解决收购资金“打白条”需要。1994年以前,我国粮棉收购资金采取“地方财政、购销企业和农行各三分之一”的解决办法,地方财政和购销企业资金经常出现缺口,给农民“打白条”现象严重,直接侵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
(3)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需要。专业银行既按国家要求政策性贷款,又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开展商业性业务。由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等投资周期长、数额大,专业银行不愿按国家要求发放政策性贷款,而把政策性资金挪用于高盈利项目,形成政策性项目资金硬缺口,倒逼央行扩大基础货币投放,导致货币供给“闸门”失控;另一方面,专业银行经办政策性业务掩盖了实际经营亏损。

2.业务范围及资金来源

(1)业务范围。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如表1所示。
(2)主要资金来源。一是财政部拨付资本金733.8亿元;二是发行金融债券。1998年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各金融机构用派购方式发行,1998年9月开始实行市场化招标发行。仅2002年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就发行债券3075亿元,2002年我国政策性银行存量债券达10254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中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券种,余额占当年GDP的9.9%.到今年5月底,政策性金融债券已占全国债券余额的35%;三是境外筹资。1996年、1999年进出口银行在日本和欧洲发行200亿日元武士债和2亿美元浮息债;四是央行再贷款及同业拆入。农发行资金90%是央行再贷款。

3.业务发展现状

1998年以来,三家政策性银行每年近3000亿的信贷投入,成为我国GDP年均增长7.7%的重要推动力量,2002年末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已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1

2.16%.

三、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性

1.弥补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

我国是个经济转型国家,让市场机制充分的发挥作用是总体改革的既定目标。在转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行政干预仍嫌过多、市场机制受到压抑的事例,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投资、生产、贸易等方方面面看到了市场失灵的可怕后果。这类现象,在金融体系中已屡见不鲜。

2.进一步促进开发性金融

开发性金融是适应制度落后和市场失灵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从各国的实践看,开发性金融通常为政府所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建设制度和开发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及相关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开发性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投资资源的有效使用,生产效率的高效完成。其有效途径是通过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

3.适应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建立,要求依靠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而不再以行政的、计划指令的方式,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补充功能的历史使命已基本结束。其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加大,财政逐渐有能力替代政策性银行部分工作。再次,随着国内对资本利用的手段和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

论文大全www.udooo.com

善,商业性资金已经能够较容易较安全地进入过去需要政策性金融大力支持的领域。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策略建议

(一)宏观政府方面

1.建立适应国情的政府关系模式

通过在政策性银行方面管理水平进行辨别,政策性银行同国家的具体联系能够细化成依附型、独立型、中间型等不同形式。系统研究上述形式各自的长处还有不足,根据现阶段具体现状,能够发现中间型从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关键内容为:国家按照政策性银行相关方针、原则、目标还有相关工作范围及领域,同时结合相关政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开展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从这个基础之上保证政策性银行享有充分的自主权,银行能够开展科学合理的贷前调查还有评估论证,检测如借助评估发现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能够驳回要求,政府机构应避免直接进行干预,应保证银行经营过程中的自主权。

2、加快政策性银行立法步伐

在经营过程中《普通银行法》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不过政策性金融部门工作非常复杂同时由于部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应当避免通过相同法律进行限制。日本等国政策性金融部门往往通过符合自身具体现状的法律开展控制工作,同时部分国家为一个类型通过相同法律进行管理控制。每个国家实际手段能够清楚展示政策性金融部门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了解工作、原则、名称、资金来源、工作、同不同角度的联系等等,给政策性金融部门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微观银行方面

1.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来源为政策性银行必须应对的关键难点。发达国家这种部门往往凭借水平比较高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从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财政扶持。现阶段金融市场水平比较低,扶持力度比较小,政策性金融部门往往无法获得充分的资金;现阶段财政资金比较匮乏,财政赤字比较明显,无法给政策性金融部门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政策性资金运用形式

政策性银行往往保持在商业性金融部门还有政府财政中间,主要工作在于凭借政策性金融相关作用,推动经济框架开展科学合理的转变,推动经济框架协调,水平快速提高,同时给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强化对政策性银行的外部监管

想要在政策性银行方面进行控制,关键工作要通过相应的控制委员会开展,赋予其相应的权责。委员会往往通过财政部长进行领导,其中工作者关键包括了银行行长还有计划委员会、相关部委管理者还有关键政策性金融部门管理者等。
总结:政策性银行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努力拓展信贷领域,突出强化客户维护和风险化解,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协同推进执行力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使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方可实现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丁孜山.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林刚.政策性银行怎样动作[J].资本市场信息,2010.(4)
[3]贾瑛瑛.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金融,2009.(10)
[4]刘克崮.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推进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J].管理世界,2006,(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