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阐述机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形成机理与其治理封面

阐述机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形成机理与其治理封面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28709 浏览:1253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我国部分农村出现了明显的空心化现象,文章在对其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空心化的产生机理,并对空心村治理存在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最后提出了空心化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空心村治理
1006-8937(2013)02-0058-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其在农村的住宅,使农村村落出现部分宅基地的闲置或废弃,形成农村空心化现象(简称“空心村”)。当前不断加剧的农村空心化问题不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破坏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健康运行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中科院2012 年3 月份公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的报告中显示:我国农村空心化整治现状潜力约1.14 亿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远景理论潜力约1.49 亿亩。《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要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

1 农村空心化的危害

农村空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综合表现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空心村现象造成了稀缺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耕地资源的严重流失。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但其仍占有农村宅基地,使得农村住房建设用地面积有增无减。农村住宅的蔓延占用的多是耕作条件较好的耕地,大量房屋的建设势必对耕地红线带来威胁。这些布局分散、零碎的废弃闲置土地,给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看,“空心村”现象从两个方面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障碍:一是居民将大部分家庭收入用于提高住宅水平,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投资和其他经营性生产方面的投资不足,对农户的后续发展形成制约;二是农村住宅格局分部散乱,使得村庄建设用地占地面积放大,致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对农村经济的后续发展形成制约。
从农村社会关系角度看,农村空心化打破了原有村庄相对集中、亲缘临近的空间格局,导致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甚至有的村庄逐渐成为“613870”部队(儿童、妇女和老人)为主的人口结构异化村庄,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专门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人口有
8 700万人,其中包括留守儿童2 000万人、留守老人
2 000万人、留守妇女4 700万人。这种不均衡的留守人口结构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
2 农村空心化成因分析
①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知识农村一些房屋出现人去房空的现象。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相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滞后,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难以避免。一些农民虽然放弃了农村生活,但是其农民的身份仍没有改变,农村原有房屋的产权也不能放弃,致使房屋空置,但具有权属主体。
②农村的交通便利。从自然条件和人居环境来说,一般农村的条件明显优于村内,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可以提供较多的便利,有利于车辆和农产品的进出,从而有利于发家致富。因此,许多农户更愿意到村庄的建造房屋,致使村内住宅闲置浪费。
③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土地政策规定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长达数十年,这一制度约束不仅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困难,也为村庄改造带来了障碍。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是生活来源,同时也担负着其基本保障的功能,而且还有可能包含着诸多潜在的发展机会。因此,农民对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情节,土地流转意愿不强,尤其是宅基地的流转更为困难。
④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缺失。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缺失,地方政府没有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的硬性压力,使农村空心化的蔓延趋势缺少制约。一些地方虽有规划,但不适应农村发展的要求,或者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规划,最终导致农村空心化趋势愈演愈烈,村内宅基地闲置浪费,向的扩展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宅基地利用格局分散、零碎,新旧宅基地的规划问题交织在一起,更加重了空心村治理的难度。
⑤农村基层土地管理不力。由于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土地法制意识有待提高,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认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要求,处理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和措施都不足,比如对农村常见的违规建房、一户多处住宅的违规行为等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当然,农民自身也存在较多的陈旧观念,比如离开农村在城镇有了稳定的生活之后,仍不愿放弃农村的原有住宅。

3 农村空心化治理面临的障碍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态环境、经济、经济等诸多因素,因此空心村的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相关法规政策和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不仅

研究生论文www.udooo.com

是促进土地流转、提升土地价值和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耕地红线、提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决定了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治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从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障碍:
①治理资金障碍。当前,资金缺口已成为农村“空心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空心村”治理不仅要拆除影响规划的建筑物,还要回收大量的废弃地并进行修复等,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城镇地区落后,财政收入不;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也不高,这些现状都限制了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源的不足;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的筹资能力也不能满足“空心村”治理投资的需要。②制度障碍。当前农村土地权属在《土地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然而,我国缺少针对农村宅基地的法律规定,仅在《土地法》中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此外,再无有关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正式文件。不仅缺少农村土地权属的制度规定,在农村宅基产权关系、分配、用地管理等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导致无法对农村宅基地的废弃进行有限制和有效管理。对那些阻挠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个人和组织,也不能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③观念障碍。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仍存在较强的本土观念,对宅基地的权属认识普遍欠缺,认为宅基地属于私有产权。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农户在获得新宅基地并建房之后,或者举家外迁之后,仍不放弃原有宅基地。此外,风水观念对农村空心化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农民舍弃原有住宅,在村庄或路边建新房,以满足迷信思想,致使村庄房屋建设格局杂乱。

4 农村空心化治理措施

“空心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其涉及因素众多,直接关乎农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落到实处,使农民集体通过“空心村”的治理实现利益的提升,为农民创造舒适、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①政策支持。对于农村空心化治理的政策主要是围绕宅基地开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定鼓励空心村治理的扶持政策。通过村庄废弃地整理可以增加农村建设用地和耕地,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后,应对空心村治理主体予以相应的经济奖励;整理后的土地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住房建设、危房改造以及农村公益事业;其余的置换指标可以实行市场转让,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是创新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的具体实现方式。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层面的约束下,根据农村时间,创新农村宅基地权属流转方式和所得利益的分配模式,探索宅基地流转置换办法和进程农民土地流转办法等。
②规划引导。由于空心村治理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因此治理的过程控制尤为重要,而科学规划是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以规划作为整合空心村废弃土地的统领,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布局相结合,本着“一次规划、有序实施”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成片改造。与之相对应,还要落实建设方案和村庄治理的过程控制策略。在村庄整体规划通过批准公布后,还要严格根据规划落实,保证其严肃性,逐步实施,最终实现空心村治理目标。
③社区推动。空心村治理的有效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途径是把村庄建设成为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怎么写作系统、环境优美和用地集约的新型社区,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推动。具体的社区推动模式可以采取但并不限于强村兼并、强企带动、强镇集聚和项目吸纳等,通过这些模式有力的促进农村社区化的建设,以此使空心村改造走上自我治理之路。
④社会参与。仅凭农村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空心村治理,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广泛深入的参与,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鼓励优势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企业驻地村庄的治理,具体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利用农村闲置厂房、仓库、场院以及废弃校舍,扩建生产规模和车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于那些条件成熟的城市郊区的农村、城中村可以进行高水平建设,以此树立典型;鼓励村庄之间的优势互补联合、若小村庄的撤并,进行集中治理和建设。
参考文献:
彭小云.空心村:空出5个北京城[J].国土资源导刊,2012,(7).
卢向虎,杨延梅,蒋宗杰.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再思考[J].农村经济,2005,(6).
[3] 李元彩.空心村治理大有可为[J].农村工作通讯,2009,(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