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汉语成语转喻电大

汉语成语转喻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2-05 点赞:4743 浏览:179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汉语成语是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积淀,它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创造出来且具有特定的蕴含意义。每个成语都具有深层意义的认知理据,本文以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汉语成语为理据,以认知转喻为理论框架对汉语成语进行阐释,旨在探究转喻之于成语形成的认知理据及其相互关联性。
关键词:汉语成语;转喻;认知理据,认知框架
文章编号1978-7-80712-402-3(2011)06-152-03
成语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定型的词组和短语,它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髓。汉语成语历经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积淀,许多汉语成语都具有深层的蕴含意义,每个成语都是具有特定的认知理据的。认知转喻就是促使汉语成语形成的一个重要理据,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与人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紧密联系的认知方式,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形成语言的重要工具。汉语成语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因此它的形成与认知转喻具有很大关联性。本文以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汉语成语为语料。以认知转喻为理论框架对汉语成语形成的理据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阐释认知转喻,探究转喻之于成语形成的认知理据及其相互关联性。

一、基于转喻的汉语成语

转喻被认为是人类共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换言之,转喻和隐喻一样,其本质是概念的、思维的。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描写成Lekoff(1987)称之为“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zed Cogni-tire Model或ICM)的一种形式。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Lakoff和Johnson(1980)首先把转喻说成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可让我们通过一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该事件进行概念化。ICM是Lakoff认知理论的重要术语,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其主要的内容是;人的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加以重组。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它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卢卫中和张辉(2010)指出,“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人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这些凸显和不凸显的成分构成了参照点的范围,对于这些成分的识解取决于参照点的联系。通常转喻词语是由一个指定的成分作为参照点,为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里可及,并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李勇忠(2003)认为“转喻是一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也即源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一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都归属于同一个功能域(同一ICM)。他们由一个语用功能连接在一起,并且目标域能够通过源域在大脑中激活”。转喻的思维方式同样体现在汉语成语的生成与识解当中。《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本文以《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为例,对其进行转喻阐释,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二、汉语成语的特征

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汉语成语是历经历史变迁依然流传下来的语言形式,因此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理据和渊源的。根据研究发现,汉语成语具有以下特征:(1)词语使用时间的长久性。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一经形成和出现以后,就长期为人们所使用,例如,“有恃无恐”、“捕风捉影”、和“南腔北调”等,它们都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固定下来的;(2)形式的固定不变性。形式的固定不变是指成语的结构关系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成语的结构不能任意换用或增减,例如,我们不能把“欢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结构关系也是不能任意变动,比如,“愚公移山”的内部结构是主谓关系,“重见天日”是动宾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一经固定,便不能随意更动;(3)意义的整体化。意义上的整体化是指成语的意义跟词的意义一样,其意义不是成语各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表达特定意义,即透过字面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
刘正江(2006)认为“成语的意义一般具有双层-性,表面意义的作用仅仅是以其形象性来体现成语的实际含义,成语的这个特点是一般固定短语所不具备的。语言学界对成语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成语的性质,对成语的界定有过不少的争议,目前对此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刘叔新先生所提出的观点,汉语成语的区别性特征是意义的双层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把成语放入认知隐喻的框架下进行阐释,而从转喻这一认知模式对成语进行阐释的论文不是很多。因此,本文将借助认知转喻,从转喻的视角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汉语成语构建及识解过程中转喻思维方式的运作,加深对汉语成语的理解。

三、汉语成语的转喻分析

Alac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有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它不那么凸显的事物。例如,“她有一张漂亮的面孔”,“面孔”是人身体很重要的部分。而且对衡量一个人的容貌具有高度的凸显性,所以用作为身体的一部分的面孔指代了整个人,我们可以把这个框架称为“整体一部分”的认知框架。本文以这一理论作为依据,并根据Peiran和Geeraertscong从原型结构角度对转喻的分类,挑选《三国演义》中代表性的成语进行分析,揭示其转喻思维的认知模式。

1.事物一拥有者转喻

“三顾茅庐”是大家所周知的成语,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之后,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真诚实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在此,“三顾茅庐”中的“茅庐”在意思释义时成了“贤人”,为什么成语不在开始的时候直接说“三顾贤人”呢?我们将从转喻的认知思维模式来解释其原因。这一成语中,茅庐作为一个住所,刘备来此地的目的并不是参观茅庐,而其真正的目的是拜访居住在茅庐中的人一诸葛亮。因此,我们可以把茅庐看作源域,把诸葛亮看作目标域。根据Langacker(198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的观点和Alac与Coulson的(Z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那么在这个成语转喻中,我们可以说茅庐扮演了参照点的角色,注意的目标是居住在茅庐里的人一诸葛亮。我们在心理上,通过茅庐可及到居住在这里的人诸葛亮,由于其足够的凸显性,茅庐可以为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后来提到三顾茅庐,人们就知道三次拜访的不是茅庐这个地方而是诸葛亮这个人物。通过转喻的阐释,加深了我们对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