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转喻思维认知维度与其语篇连贯功能

转喻思维认知维度与其语篇连贯功能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6266 浏览:209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分析了转喻的认知理据,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实例,重点探讨转喻思维在语篇中存在的多种认知维度:指称转喻、谓词转喻、言语行为转喻等。强调说明转喻在英汉语篇建构与解读过程中的连贯功能,从而指出转喻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联想推理机制。转喻思维在语篇层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整合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研究成果,推动学科间的互补性。
关键词:转喻思维语篇认知连贯
一、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语篇分析也将人类经验和感知等因素考纳其中。语篇中的连贯研究也应逐步从单一化的角度过渡到多重理论相补充,如语义、语用和认知的结合,从而使语篇连贯研究成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全方位研究。而转喻作为人类使用语言的一种智慧和手段,和隐喻一样,在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转喻的认知研究已涉及到语言的语篇层面。本文基于转喻理据的一种新的整合模式,重点探讨转喻研究在语篇层面的认知维度和转喻在英汉两种语篇中的连贯功能。以期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篇连贯,从而为语篇的构建和解读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也希望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连贯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二、基于认知理解的转喻研究

(一)转喻的基本特征

转喻思维是为了寻找替代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换句话说,是一种替代性思维,这就是转喻思维的本质属性。这种“替代性”是指转喻运用的语言外部标志,即词语的转指、替代,而在思维层面上就是受一种以所谓“X替代Y”的模式进行转换或支配。具体而言,转喻具备如下特征(Panther & Thornburg,2003:1~20):1.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从源域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过程中的一种认知运作方式;2.源域和认知域之间的关系是相邻关系,原则上具有可取消性;3.目标域的意义是突显的,源域是背景;4.转喻在言语行为中具有多种功能;在指称、谓词、命题和言外行为上是动态的;5.转喻跨越语义学和语用学分界线的概念现象。它基于邻近的联想,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

(二)转喻思维的认知理据

Langacker最早认为,语言交际受相互竞争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信息最大化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准确传递最多的信息,而经济最大化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简捷地传递信息。在语言意义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中,编码就成了交际的瓶颈,而克服的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转喻思维。之后,Langacker(1999)进一步认为,转喻表现的是某一事物概念中最突出明显、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特性,是一种认知参照现象,体现了突显性。即:突显原则,它体现了转喻认知过程中的认同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以接近原则为基础。
Sperber &Wilson(1995)的关联原则指出,受话人与说话人在语境检测设上越是趋同,就越能实现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与受话人理解结果之间最大的认知关联性。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受话人会遵循省力原则,以寻求转喻理解的最佳认知效果。关联原则中明确提出的交际双方互为显映的认知语境是成功识别转喻的前提。它为考察转喻词语的理解的认知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关联理论因为没有涉及概念之间的邻近关系和转喻推理,所以还不足以充分解释转喻理解的全过程。所以转喻思维的关键还是借助于受话人所构建的语境检测设来确立概念间的邻近关系,并由转喻推理构建特定概念、增强认知效果。所以关联原则与认知语言学的整合可以进一步说明转喻理解过程中概念结构的具体认知操作。在这个整合模式中,关联是成功话语的关键和前提,每个明示话语都应与整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转喻词语也不例外。所以本文认为若将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互补充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模式,可以更好地解释转喻研究所涉及的认知、交际成败和语篇连贯的成因。为语篇的建构和解读提供新的研究空间。

三、转喻思维在英汉语篇中的认知维度及其连贯功能

(一)指称转喻与英汉语篇的连贯

本文论述的指称转喻包含两个方面: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回指(anaphora)是指一种语言现象,即一个(往往是简略的)语言表达式用来指代同一篇章中(通常是上文已经出现过的,但也不排除是下文中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意义或事物(许余龙,2004)。前一个表达式叫作回指语(anaphor),后一个语言表达式则叫作先行词(antecedent)。回指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任何语言中都有特定的语言手段,可以用来指代或替代语境中出现的某个成分。回指是语篇衔接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本文以名词回指作为重点分析。
(1)She is a pretty face.
这个句子中表现了转喻表达与回指代词的关系。在理解话语时,转喻概念“face”用来指代“the person”。这种认知操作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语篇解读者在处理语篇中的名词回指时,是认知突显原则的作用,即一个部分可以突显出来指代整个模式或模式中的其他成分,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重构语篇性。
(2)In fact,one can hardly look at their hindquarters without thinking of a mint sauce.The gazelle I was feeding seemed to know that this thought was in my mind,for though it took the piece of bread I was holding out it obviously did not like me.
回指语“this thought”是指代前文中的整个句子“thinking of killing and eating”。读者若识解了这层转喻形式,自然也就实现了语篇的连贯意义。
语篇中的转喻功能除了名词和代词在语境中的相互指示、回应之外,转喻的指示功能还表现在源域和靶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它们之间的纽带应该是一种直示现象,但这种关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或是理性的必然,而应是灵活的或是依赖于所存在的语境的。例如:(3)His face is red.
此句中的“red face”直示的语境联想可能有二:①直示“anger”,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认知过程,因为在“生气”和“脸红”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②“脸红”可以与“酗酒”发生关系。所以对此处转喻的理解就要依赖于语篇所存在的相应语境了。又如:
(4)The old man lived in a little thatch.
“thatch”是草棚屋顶的一部分,在语义细化时可以与“贫穷”发生概念关系,而此过程中所涉及的源域和靶域关系“茅草”→“草棚”→“贫穷”则体现了语义联想或语义充实,即在一定程度上须依赖或参考语言使用事件或语境的语义细化过程。
从以上例子可说明转喻是一种含有充分语义细节和依赖语境的实际话语(Langacker,2000:2),即从源域到靶域的转喻认知过程,也就成了一种指示层面到象似层面再到指示层面的“语义细化”(meaning elaboration)。而这种意义细化有时还离不开先前已有的指称框架和认知语境(Fauconnier & Turner,2002:40),因此转喻不会增加意义而是用一种意义去替代另一种意义,或者说源域意义在靶域中得到细化也仅仅是前者作为后者的一部分,从而激活靶域的相关内容。转喻对语篇的连贯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转喻提供语篇一种图示现象,并通过转喻关系连接形式与概念,从而为语篇连贯构建完好的语篇性。转喻有连贯的功能。

(二)谓词转喻与英汉语篇的连贯

谓词转喻是由转喻机制的作用而引起的词的意义、种类的变化。而名转动正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认知思维特征。
(5)Victor pigged at table.(维克多像猪一样在餐桌上大吃大嚼。)
这里的动词“pig”是名转动的用法。而它的表义却极为生动形象,名词“pig”转喻为动词用法后,突显了吃饭方式的难看、狼狈和毫无餐桌礼节,并在吃时发出像猪般的砸砸声等,由此而触发的丰富联想超出了普通动词“gorge”(将食物塞饱)这样的表达效果。这种用法应该是借助于语言经济原则,即省力原则。人们在交际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施话者完整表达又能满足受话者完全理解的最少语符,即以最小认知代价获得最大的交际收益。
而汉语诗词中,也往往借助于这种转喻思维去实现某种意想不到的意境。如:
(6)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此句的“湿”和“寒”都是形容词,本义分别是“潮湿”和“寒冷”,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转喻的用法,分别是“沾湿”和“受寒”的意思。这两个形容词恰恰赋予此诗的意境以一种动感。即诗意为:即使云鬓被夜雾沾湿,倚栏的玉臂受寒,思妇依然在楼头伫望,使人感到她对远游诗人的深切思念,形象之极。
在名词或形容词转动词的语言形式中,名词和形容词的内涵传给了由转类所形成的动词,为这个转类而形成的动词所继承,这就是转喻思维过程。如:
(7)Elizabeth kenneled the dog.
在整个转喻的思维过程中,“狗窝”体现了“安置狗在狗窝”的动作内容,而这个动作内容又体现了狗窝的事物内容。从“狗窝”的意义体现“安置狗在狗窝”的意义,这就是名词转为动词。可见,这个思维就是“名动互含”,是转喻思维的过程。也就是指称事物的名词之所以能表示与该事物相关的动作,名-动转类的基本理据所在。

(三)言语行为转喻与语篇的连贯意义

人们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通常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话语的字面意思下,常隐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而这种语言的间接性就常成为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家在内的语用学家们的研究兴趣所在。而目前,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认为人类的认知方式可以用来进一步解释言外之意产生的动因和领会的依据。所以转喻思维可以用来补充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和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下面就言外转喻的两种形式: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和委婉语转喻进行分述。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推理可以理解为通过实施另一种语言行为来间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转喻是一种更宽泛的认知原则,在间接言语行为中具有工具性质。它为语用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现象提供了一种恰如其分的解释。而话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连贯。连贯表现在话语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续。通常情况下,连贯可以通过话语信息的传递明示出来,但多数情况下,连贯则需要交际者运用语用或认知原理去推导出话语中隐含的连贯意义。例如:
(8)A:Can you go to Chicago tomorrow?
B:B.E.A.pilots are on strike.
这个对话表层意思似乎没有任何衔接手段,但话语意义是连贯的。因为转喻思维在话语深层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B话语代替彼话语使得听话人建立起话语的关联。“飞行员在罢工,所以导致飞机的停飞,A自然不可能飞到芝加哥去。”此处可以用概念转喻中的“原因代结果”的认知类型去解释。又如:
(9)Will you close the door?
这一间接言语行为在表达“请求”意愿时具有规约性特征。发话人用请求场景中的某一部分代替整个行为,是一种对明示请求“关门”的语用替代,前提是“受话人愿意去实施行为”。
将间接言语行为视作一种特殊的转喻现象来研究,可以说明转喻思维存在的普遍性,同时也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本质。在整个事件的场景中,存在着各个时段或整个事件域中的各个要素,它们彼此间在喻指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只有那些易受关注、具有显著特征的要素才最容易得到激活,因此也最容易被转喻。当然,在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转喻时,需要将一定的认知和语用参数考纳其中:必要的语境、双方共有的知识、受话人的推理能力等。
委婉语转喻的使用,也是在日常交际中,避免引起对方尴尬、不快,避免人们忌讳的、羞于启齿的话题,弱化和隐藏不愿直接提及的概念,而使交际双方在相应的认知框架中建立一个特定语境,帮助听者结合根据自身的感知体验、自身的主观认识、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传统等知识去理解和解释受话者的意思,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例如用bathroom(浴室),cloakroom(衣帽间)和powder-room(化妆室)来代替不雅的词汇——厕所。这样的例子在英文中不胜枚举。来看一个汉语的例子:(10)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张可久《湖上送别》)
这首小词抒写西湖边人家的女子送别心上人的离别情绪。小令并未直接描写送别场景和离人哀伤,而是运用委婉、间接的暗示笔法,诗意却显得分外婉约深挚。“红”“朱”“绿”三色开头,相互映衬,指示欢乐与忧伤的更替。后文虽未提一个“离”字,但女子无边的离愁投射到断桥湖水,美丽的西湖在离人眼中充满烟雨愁花,悲凉之情跃然纸上。转喻思维在解读诗文时贯穿其中,增强了语义的连贯意义,具有一定的认知普遍意义。
四、结语
本文通过实例着重分析了转喻在语篇层面中表现的多种形式,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互补充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模式找到了一些具体例证。这种整合模式能够更好地解释转喻研究所涉及的认知、交际成败和语篇连贯的成因。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联想推理机制,可以为语篇的建构和解读提供新的研究空间。转喻不仅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也进一步提高了语言的使用效率。转喻思维模式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推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互补性发展,使研究工作进一步向其他学科延伸,从而丰富语言研究的内容和维度。当然,转喻思维的动因,还需进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udooo.com

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数据的证明。转喻在语篇层面的研究成果,也需要语料库研究数据的进一步完善,这些方面都应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研究课题成果[立项编号:2010N80];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成果[立项编号:Y201017678];2011年宁波大学学科项目成果[编号:XRW11037]。)
参考文献:
Fauconnier,G.&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40.
Langacker,Ronald A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3]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0.
[4]Panthe,K-U,& L.Thornburg.On the nature of conceptual
metonymy[A].In K-U Panther & G.Radden(eds.).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C].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3:1~22.
[5]Sperber,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lackwell:Oxford,1986.
[6]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4.
(童肖琼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