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体育运动和人际联系

体育运动和人际联系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741 浏览:76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但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不是很理想。体育运动自身具有交往性的特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体育运动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大学生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20-01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其中反映较为突出的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人际关系冲突、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这些现象会导致不良后果,有的甚至因此酿成悲剧。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体育运动因其自身具有竞争性、开放性、交往性等特点,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和谐人际关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和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有效且可行的。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据唐为民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总体上不很理想。毕研洁等人对兰州大学99级以及00级的110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敏感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3%;李祚山等在对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五所高校的300人调查中也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和偏执等症状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而且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比较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与人交往的顺利进行。而这些正是时下就业最为用人单位看重的能力素质,缺乏这些素质将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活动中的交往能调节情绪

人们之间只有频繁接触,相互交往,才可能相互了解,产生感情。志趣相投者,可能成为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可以得到情感和情绪上的满足。异性朋友可能发展成为爱情,产生更深的情感依恋。体育运动大多是户外活动,而且参加人数较多,这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多地体现在对抗中的动作上。双方在你来我往中很快就能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脾气爱好,交往久了,就能成为朋友。当遇到消极情绪时,和朋友一起打球,一起跑步,消极情绪就可以得到缓解。同时,体育运动本身也是不良情绪发泄的一个渠道。所以,体育运动中的交往能调节大学生的情绪,并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二)体育能促进人际交往发展中良好合作精神的形成

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的多种活动都是在合作中进行的。从合作的含义上说,合作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基于某种共同利益目的,彼此经过协调而形成的相互帮助、相互依存、相互提携和团结共进的联合行动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需要合作精神。而体育运动中,要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只有大家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比如一场排球赛,只有一传垫到位,二传传得准,扣手扣得狠的情况下才能拿下一分。一旦有一个环节有误,或者根本就不去配合,就不会达到赢球的目的。经常参加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体育运动能促进人际关系交往中公平竞争氛围的形成

奥林匹克精神崇尚一种公平性、正义性,反对暴力、药物,主张公平竞争。它赋予人的一切都是通过平等基础上的竞争而实现的。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性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康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竞赛规则,并且均提倡公平竞争,使每个参赛者都有均等的取胜机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对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大有裨益。
三、小结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相互接触的空间,增进交往和互动,加强交流与沟通,创造彼此相互了解的机会,为最终建立友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在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重视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谐人际关系,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唐为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1):108-109.
李祚山.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6):83-87.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6-18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