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试议互动交往互动,激活课堂

试议互动交往互动,激活课堂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23416 浏览:107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上好每一堂课上活每一堂课,是每一个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互动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互动教学的优点,互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以及互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德育课堂 互动教学 传统教学
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认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里的“活”,就是教师充分创造互动生成的教学环境,再利用生成的教学情境、资源和时机灵活地组织教学。
一堂好的德育课应该是互动生成的,互动生成的课堂应成为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授课教师通过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式的采用,绝不是指老师在课堂上的简单设问、提问、答辩,更不能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之余留下十分钟等待同学们提出问题,然后老师给予释疑解难。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德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确立教学相长,讲究教学艺术,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新思维。它的“亮点”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师生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两大优点

1.师生互动式教学能够发挥教与学双主动作用和教与学双主体效应。传统教学是教师为主动体,学生为被动体的教学过程。往往是讲课教师在台上滔滔然,听课的学生们在台下昏昏欲睡。老师最大的满足可能就是下面听课的学生不要讲话,听懂就行。而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的采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解疑释惑、明辨是非,老师激活学生,学生挑战老师,老师的权威性、思维方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的深度、广度、髙度“三维空间”统统受到挑战。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不时被切换,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体。
2.师生互动式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影响。传统教学只重视教师影响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作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进行的协调探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形成心灵的撞击与融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倾听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

二、师生互动式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1.互动必须立足于教学热点。老师要精心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关心度比较高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便于同学们在互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2012年的日本“购岛”闹剧,同学们群情激奋,我就从历史上的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九一八”日本占领东三省,“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再到“开罗宣言”、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中国军队收复台湾,“旧金山条约”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解读了“钓鱼岛”之争的由来。可以说,同学们从一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平静、深思,明白了一条道理;只有当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挺起来。学生当下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将来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打好基础。爱国要理性,不能光凭。这样的互动大大强化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2.互动必须立足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关乎学生素质能力的生成,老师在设计互动方案前,必须吃透教学大纲和所使用的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例如,人生价值这个节点,我就“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道路应当怎样选择?人生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应当如何应对?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启示?”等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在互动的思维碰撞中,潜移默化地将教学内容吸收消化。
3.互动必须立足于教学疑点。“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老师要抓住教学中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例如,在讲认识与实践时,我提出在中国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今天笫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什么意思?从而引申出实践决定认识的问题。对于疑点,学生们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开展互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换来他们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同时在无形中使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师生互动式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课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需要的倾向;让学生具有自愿听、主动听的兴趣是教师上好德育课的先导。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只有对德育课“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以听课为乐趣。事实上导致高职校德育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教与学的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并且有效结合,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课的热情。
2.鼓励和启发学生在课前课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将课堂教学与组织学生自学相结合。每次课前,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对课程的要求和希望。启发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同时注重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向教师提出种种疑问。教学实践证明: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启发和鼓励学生们提问教师,一方面,既让学生参与了备课和课堂教学,又增加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教学相长。另外,又是让学生在参与思考、释疑的探索中培养了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3.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点化”同学们已有的旧知识,引领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已知引出未知再到新知的认识过程。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点化”旧知识,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我国古代先贤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同样讲的是这个道理。老师在德育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旧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利用寓言、成语、谚语、音乐、画面等有意“点化”旧知识时,更能够调动起学生们各方面的感官,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例如,讲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运用了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又如讲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了成语“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的来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哲学离开生活是空洞的,生活没有哲学是盲目的”的道理。
4.努力营造教学互动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知识广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如果老师讲课时不提问,就难以产生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当然,提问要注意恰到好处,因为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往往与其自身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老师提问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产生逃避甚至对抗心理,导致不少学生为了避免老师提问自己,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就一个个都敛声屏气、低头缩脖,生怕老师“请”到自己。老师必须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互动氛围,使同学们减轻顾虑,增强主动大胆参与的自信心。德育教学不单纯地讲授政治理论,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恰当的情感传递,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精神饱满的状态下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去熏陶和感染学生,讲课时教师要充满,情绪饱满、感情真挚,用自己的热情、执著的精神感染学生。
总之,在“交往互动”的德育课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学生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成长的需求出发,突出学生在教学中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人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表现能力、思维应变能力,把德育课的教学与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理论的熏陶,进而赢得学生的认可、欢迎和喜爱。
参考文献:
张平,李萍,贾岩.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2):108-109.
张玉刚.“活学”需要“活教”[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9):49-50.
[3]潘惠锦,岳冬青.德育课程中的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46-24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