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探析社会学视角下“富二代”现象行为探析

探析社会学视角下“富二代”现象行为探析

收藏本文 2024-03-30 点赞:9456 浏览:351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当前“富二代”现象进行行为评判。
[关键词]社会学 富二代 行为 评判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17-01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富二代”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对“富二代”现象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笔者以“富二代现象”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上进行搜索,共有6010000篇内容;而在中国知网中进行全文搜索,仅有283篇相关论文。学术界中,学者对“富二代”现象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成果有待丰富。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从社会学视角对“富二代”现象进行行为评判,可以剖析现象实质,客观评价“富二代”的行为以及成长轨迹。

一、“富二代”现象的分类

随着国内学者研究的深入,“富二代”的界定趋向成熟,即是指出生于1978年以后的,父辈在改革大潮中自主创业的,可望继承上亿家产的富家子女。由此可见,“富二代”亦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引发了各种“富二代”现象。
笔者依据对财富的处理态度区分“富二代”现象,主要分为如下两类:一是炫富现象,他们出生在经济财富充裕的家庭,衣食住行品质显然比同龄群体高得多;在其中,部分“富二代”拥有豪车豪宅、奢侈品缠身、追求高消费等,炫耀家庭财富,过于攀比。二是本分成长的现象,他们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享乐条件,但却因需为自身发展置物置业,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不露富不炫富。

二、角色理论下“富二代”的成长

社会学中的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富二代”正是借助于父辈充裕的经济财富,在受教育、生活、成长等环节中,优于同龄群体;他们是家族产业的继承人,他们的这一角色是先赋角色。
在“富二代”这一群体中,他们的父辈都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掌舵家族产业的继任者。因而,在“富二代”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父辈们极力通过自身的经济财富为他们选择最好的受教育环境,配置各种各样的生活物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但他们成长的始终都脱离不了“富二代”的标签。

三、“富二代”社会化过程中炫富现象的评判

社会化是人格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延续的必要途径。“富二代”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在这里,着重对炫富现象的评判,笔者认为“富二代”炫富行为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思维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富二代”之所以炫富,是因为父母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不高及个人自身财富观念的偏颇;“富二代”成长的过程,也正是他们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父辈创业,家族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在这其中,多数父母由于财富观念与子女教育理念的矛盾,导致对子女的教育积极性不够。
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社会风气、舆论导向。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社会上浮夸风气浓重;在此大环境中,“富二代”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袭。另外,政府对青年人财富观的引领工作不到位,由于“富二代”成长的特殊环境,缺少对于艰苦朴素、简朴生活的生活、精神状态的体验,很难做到勤俭持家,他们个人的财富观念不符合主流发展。
三是同龄群体的攀比,炫富是需要本钱的,而“富二代”因为父辈的财富,不缺钱,同时他们的攀比心理也不会消退。由于家庭财富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富二代”走到了一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聚到一起后,相互之间的炫富行为层出不穷,他们之间的攀比心理逐渐剧增,因而就出现富家子弟聚集飚车的新闻。
四与他们各自的追求有关,“富二代”中有炫富的,也有本分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理想信念从无到有,从青涩到成熟,然而因为以上的原因,他们各自的追求又不一。炫富的观念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部分“富二代”之所以炫富,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人价值观念弱化,财富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近几年,“富二代”炫富的现象频发,其中有极个别事件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如何引导这一特殊群体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就显得十分迫切。笔者认为,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首先,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主的政策教育和投入支持,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引导他们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注,注重家庭教育;其次,倡导真抓实干,惩治歪风邪气,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最后,要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对青年人的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王丽霞.社会转型对家长角色提出新要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雷振元.浅谈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J].福州党校学报,200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