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开发七一水库旅游事业绿化环境水土保持是关键

开发七一水库旅游事业绿化环境水土保持是关键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29864 浏览:1343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七一水库概况、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论证了旅游开发必须采取的措施:避让、治理、监测,从而得出了结论:开发旅游与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相辅相成,维护生态平衡、绿化环境是搞好旅游开发的关键。
关键词:绿化环境 水土保持与治理 综合性旅游开发
汾西灌区七一水库位于临汾市襄汾县,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978年扩建,1981年完工。水库设计库容为5578万m3,水面面积5000亩。
七一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40.4平方公里,流域内的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流域呈丫字型,由北向南汇入汾河。库区海拔在425—515之间,属于马兰黄土阶地,阶地平坦,主要为耕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2.1℃,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工程游览区:七一水库大坝长1250米,坝高43米,登上坝顶可参观水库大坝工程建筑,领略水库风光及周围景色。库边树木景区,可供游人休闲,领略大自然风光。
七一水库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这里北距临汾市区42公里,南距侯马市22公里,坝区有二级公路通过,距大运高速公路出口14公里,交通通讯条件良好。本区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可与临汾尧庙,襄汾丁村,普净寺等旅游景区形成互补关系,给过往游客创造一个娱乐休闲的良好环境,促进本旅游事业发展。
七一水库于1958年建成至今已运行多年,其间在1977年又进行了一次大坝加高,工程完成前后,由于人们当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浅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不被重视,所以在工程建设中破坏的植被没有得到及时恢复,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该地区地形陡峭,土质为黄土易产生冲刷,塌方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对库区及周边的土地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建设资金的匮乏,此项工程进展缓慢。
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基地及周边地区常年存在内涝侵蚀的威胁,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加之当地过于依赖农业资源经济的产业结构,致使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为彻底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地区发展的现实问题,襄汾县人民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提出引导当地居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七一水库进行综合性旅游开发,开发总投资约76457万元。借此机会我们将对库区生态环境进行彻底的改善,贯彻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在襄汾县政府对水库进行综合性旅游开发的同时,我局也积极投入水库旅游开发,同时对库区周边进行全面绿化、美化,种植多种花草树木,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减少库区周边水土流失,发展水库养殖产业。对库区东西两侧深沟陡坡进行平整,改坡地为梯田种植树木及草皮等。预防造成水土流失崩塌等地质灾害,给游人和水利工程设施产生威胁。
七一水库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毫米,年最大降雨多发生在七、八月份。历史上实际最大降雨量为631.6毫米(1985年);实际最小降雨量为226.4毫米(1997年);最大日降雨量6

5.7毫米(1985年8月26日)。

水库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按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千年一遇校核。景区建设不应影响水库的泄洪能力。坝下建筑物不应超过水库区管理规定限高,地基不应超过水库浸润线。
七一水库生态旅游景区内干旱少雨,基本为黄土地貌,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总体的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属中等,大部分区域地质环境一般,其中黄土塬和沟壑区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险,故地质灾害在未来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应予以足够重视。按照七一水库生态旅游景区当地的历史地震记录,将景区的地震设防确定抗八度地震。
建筑物及所有设施建设之前,必须对基地严格进行工程勘察,明确场地土层分布,避开安全隐患地段。在可能产生崩塌区域,宜将陡坎上下两侧各20~30m范围内辟为景区绿化带。
地质灾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在景区开发之前,必须完成全面的地质安全勘察,明确标识游人禁止进入区的范围。具体可有如下措施:
(1)避让
对于规划区内崩塌、泥石流危害程度大以及不易治理的工程建设地段应予避让。
(2)治理
a. 崩塌灾害的防治
工程建设中尽量少破坏原始的边坡和植被。对于小型易处理的崩塌、危崖宜采用爆破方法预先使其崩塌免其后患;对于高陡边坡的危岩可采用锚固、灌浆固结、根部支撑等措施处理。
b.泥石流灾害的防治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其具体措施包括:对坡度在35°以下的“五荒”地实施人工造林;对坡度在35°以上的沟坡实施封沟育林、育草;对坡度在25°以下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等,将平均水土流失强度控制在微度范围内。同时,在建设中要合理放置弃土、弃渣,避免弃土、弃渣堆积在支沟一带,以防暴雨来时形成泥石流。
(3)监测
在滑坡、崩塌灾害点,派专人经常巡视观测,掌握其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加强干部、员工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做到群防群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通过以上考察、论证和分析,我认为把开发旅游与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一体规划形成互哺关系在理论和实际关系上是可行的、不可分割的。以维护旅游景区生态平衡,抚育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为出发点,加强对现有的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的保护,增加植物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为野生动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旅游景区的生态功能,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通过更新、抚育、林相改造等措施,不断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扩大风景林面积,逐步形成多样的植物景观。协调保护与观赏、旅游与生产的关系,以生态学、风景美学及地理植物学为指导,绿化、美化、乡土化相结合,逐步实施,建成具有丰富季相景观及生态、观赏、游乐、经济、科普等多功能结合的稳定的绿化景观系统。根据不同植被的类型和功能,以乡土树种为主,采取多林种以及乔、灌、草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技术方案,创造类型多样、景色丰富、四季有景的绿化景观。将绿化与景区功能、特色相结合,重点美化绿化景点,使各景区景点具有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组景上达到统一与变化的有机结合。
七一水库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通过与襄汾县政府七一水库综合性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后,将使七一水库发生巨大的变化。从面貌上来讲水库将焕然一新,库区及周边绿化、美化与碧波荡的湖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以生态环境和环保来说,更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栽植风景树、种植花草,及时库区周边的水土保持治理,形成了七一水库独特的气候,造就一个天然氧吧工程完成后七一水库将成为晋南及至全省一个独特的旅游圣地,成为山西省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给七一水库的旅游事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