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社会语言 >亡宋朱美人《袖中遗诗》本事解读

亡宋朱美人《袖中遗诗》本事解读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5480 浏览:176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宋亡之际,宋帝、后妃及大批宫人、朝臣、太学生等相继被元军押解北上,宋度宗的嫔妃美人朱氏、才人陈氏及二位佚名,在进入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朝觐元世祖忽必烈之后,以死殉节并留下《袖中遗诗》之事,在当时曾震惊元廷,也曾得到当时及后世某些文人儒士的赞颂,影响到后世的节烈观。如今,美人朱氏等四位女性的节烈之事尘封已久,其《袖中遗诗》今人更鲜有知者。

一、朱美人《袖中遗诗》本事

朱美人等以死为亡宋殉节的事迹曾轰动一时,对后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对此事的记载可见于宋佚名的《昭忠录》、元杨踽的《山居笔记》、刘麟瑞的《昭忠逸咏》、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3)、明代佚名氏《东园友闻》、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6)、清代潘永因所编《宋稗类钞》(卷13)、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卷183)等著作。
朱美人是宋度宗的嫔妃,其所谓的《袖中遗诗》原本无题,清人厉鹗编《宋诗纪事》时始题此名,有文献也称朱夫人。关于朱美人及《袖中遗诗》,诸多文献均有记载,而元代杨瑀的《山居新话》卷4的记载最为详实可靠,具体内容如下:
至元十三年丙子正月廿二日,伯颜丞相入杭城。二月廿二日,起发宋三宫赴北。四月廿七日,到上都。五月初二日,拜见世祖皇帝。十一日,命幼主为检校大司徒、开府仪同三司。进封瀛国公。十二日,内人安康朱夫人、安定陈才人,又二侍儿失其姓氏,浴罢肃襟闭门,焚香于地,各以抹胸自缢而死。解下,衣中有清江纸书一卷云:
不免辱国,幸免辱身。不辱父母,免辱六亲。艺祖受命,立国以仁。中兴南渡,计三百春。身受宋禄,羞为北臣。大难既至,劫数回轮。妾辈之死,守于一贞。焚香设誓,代书诸绅。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丙子五月吉日泣血书。
十三日奏闻,露埋四尸,取其首悬于全后寓所,以戒其余,在上都时济门。予尝闻之先父枢密,因观周草窗《日抄》亦载此事,又得祈请使日记官严光大《续史》,所说相同。二书皆写本,恨《三朝政要》《钱塘遗事》板行于世,皆失此一节。惜哉!若此贞烈,可不广传乎?因笔之于此。
据此可知:1276年(宋德祜二年、元至元十三年)元军进占宋都临安(今杭州)之后,又以“自古降王,必有朝觐之礼”,将宋幼主恭帝及后妃、朝臣、太学生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自二月廿二日从临安出发,至五月初二达元上都朝觐在此避暑的元世祖忽必烈于大安殿,五月十一日封宋幼主恭帝为瀛国公。十二日宋度宗安康朱美人、安定陈才人及二侍儿(名不详),各自用贴身的胸衣(抹胸)自缢而死。十三日,世祖闻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奏大为震怒,下令将她们四人的尸体不用任何棺椁埋葬,另割下她们的头颅悬挂在宋幼主的母亲全太后寓所,以儆效尤。根据作者的说明,这段史料源于宋末元初人周密(1232-1298)《日抄》、严光大《续史》,所记俱为周、严二人之亲历,所以内容基本可靠。
关于安康朱夫人(朱美人)、安定陈才人《宋史·后妃传》均无载,其生平也未见其他文献记载,惟《昭忠录》《宋季三朝政要》(卷五)记为朱美人。按宋朝后宫品制,美人、才人的品位分别为四品、五品,在宋代嫔妃中她们二人的品位几乎是最低的,但是她们表现出的“贞烈”气节在当时就震动朝野,其人其事其诗广为传播,在后世也时被载录书册,或深得称颂,与那些位高权重、锦衣玉食者、叛降者、苟活者绝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文献记载,元军在二月二日入临安后曾索求、内侍、乐官诸色人等,宫人因此赴莲池死者甚众。然节烈如朱美人、陈才人等在当时并未赴水而死,何以在被押解到上都并朝觐元世祖忽必烈后十天却自缢殉节了呢?《昭忠录》的记载似乎道出了个中原委:
美人从全太后赴燕,有悦其色者欲娶之,使人喻旨,明日寝门不启,发视之,美人已,有幅纸书日:“向之未死者,以太后犹在,今事至此,岂复自辱,欲全节以见度宗于地下。”美人有一婢亦自缢于其侧。
朱美人抵达上都后,元朝的达官显贵欣赏她的美娶为内室,并让人把此意传达给朱氏,朱氏固守着特有的贞洁观不堪受此污辱,所以在当晚就和婢女了,其“向之未死者,以太后犹在”,也就是说当初在兵破临安之时既有殉节之志,但考虑到太皇太后谢氏、太后全氏尚在,而自己一死则有失孝道。亡国已是奇耻大辱,如今若再以身侍奉于敌国之人,“岂复自辱”?唯有以死方能“幸免辱身”,来实现其“全节以见度宗于地下”的愿望。

二、朱美人《袖中遗诗》解读

朱美人、陈才人等自缢而死,是宋亡后宫人中首例也是唯一的以死抗节的事件,“若不亏朱氏四人,则宋朝宫中便无尽节死义之人,堂堂天朝,为犬羊污辱,千秋万世之下,便做鬼也还羞耻不过哩!”而朱美人《袖中遗诗》激切果决,深警有力,既表达了自己的贞烈之志,又给宋朝那些投降卖国者以讽刺和批判。
《袖中遗诗》共18句,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四句“不免辱国,幸免辱身。不辱父母,免辱六亲”为第一部分,总领全篇,朱美人告知世人原因:已遭亡国之辱,不能再使贞洁蒙羞,因此以死抗节。第二部分自“艺祖受命”至“羞为北臣”六句,回忆宋朝建国及南渡的历史,谴责国难当头之际那些袖手旁观、叛国投降的宋臣,愧对先祖愧对俸禄。第三部分是末八句,写国家蒙难,臣民在劫难逃,愿坚守节操,为国殉难,惟冀南宋朝臣躬身自省,不做贰臣。“代书诸绅”语出《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张书诸绅。”“绅”大带之垂者,“书”志不忘也。“书诸绅”即把话语写在绅带上。朱美人为国殉节,去意已决,故袖中遗诗,以表心志。
如果说首四句是全诗的灵魂,那么“身受宋禄,羞为北臣”、“忠臣义士,期以自新”两句则像是一把利剑,其锋芒直接指向国难当头之际奔走相竞、卖国求荣的朝臣降将。元军南下灭宋,自至元十一年(1274)七月到至元十三年(1276)二月南宋递交降表,仅用不到二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南宋“小大文武将吏,降走恐后”。仅据《宋史·瀛国公本纪》的记载,南宋就有70余位守将或请降,或出降,或以城降,或不战而遁;而朝臣更是接踵宵遁。德祐元年(1275)二月二十六日,左丞相王煸去,三十日夜,右丞相章鉴遁。三月,京师戒严,“朝中为之一空”。谢太后紧急在朝堂张榜,其文云:我朝三百余年,待士大夫以礼,吾为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未尝有出一言以救国者,吾何负于汝哉!今内而庶僚畔,官离次外,而守令委印弃城。耳目之司既不能为吾纠击二三,执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里合谋,接踵宵遁。平日读圣贤书,自负谓何?乃于此时作此举措,或偷生田里,何面目对人言语?他日死,亦何以见先帝?
榜文沉痛激切,但对于心已无国的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一些朝臣来说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六月,授陈宜中左丞相,留梦炎右丞相,陈文龙、黄镛佥书枢密院事。十二月,元兵屯平江府,京师戒严,留梦炎、陈文龙、黄镛、刘黻并遁去。至丙子正月辛未,“文班止六人”。十八日,元兵至皋亭山,邀陈宜中相见,宜中乃夜遁,“朝廷愈无统矣”。
如此多的降臣降将,元朝一面竭尽其用以灭宋,一面对他们的卖国行径狐疑鄙视。元朝灭宋胜利后,在一次诈马宴上,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宋朝降将大臣,问宋所由以亡,“尔等何降之易耶?”南宋降将回答说:“贾似道当国,薄武人而唯文儒之崇,武人怨之。后太师至,外而疆场,内而京都,莫有斗志,释甲投戈,归命恐后。”忽必烈颇不屑,命董文忠答之曰:“似道薄汝,而君则爵以贵汝,禄以富汝,未尝薄汝也。而以有憾而相,移怨而君,不战而坐视亡国,如臣节何?似道薄汝,岂亦逆知汝曹不足恃为一旦用乎!”事见《元史·世祖本纪六》、元苏天爵文《枢密董正献公》。尽管元朝善待降将,但从道德的角度讲,只有忠于故主、忠于故国才值得人尊重。所以,当忽必烈得知朱美人等人以死抗节时,反应激烈,“命断其首悬全后寓所”,以恐故宋宫人再出现以死殉节者。而《袖中留诗》语言愤激,态度决绝,使元朝统治者不敢再轻视虽已投降的宋朝。《新元史·世祖昭睿顺圣皇后传》载:
宋全太后至上都,不习风土,其宫人安定夫人陈氏、安康夫人朱氏及二小姬皆自缢邸中。世祖怒,命枭其首。全太后惊怖,后乘间从容为奏,听回江南,不允,再三请。世祖曰:“尔妇人无远虑,彼一国之母,遗民尚在,苦听南归,万一浮言偶动,即难保全,非所以爱之也。时加存恤可耳。”
世祖察必皇后曾怜悯宋宫人,见全太后水土不服,屡奏令回江南。然而鉴于陈才人、朱美人的殉节事件,元世祖感到宋室余力尚存,担心放全太后南归会激起宋遗民的反抗,故“再三请”亦“不允”。可见朱美人等以死相抗对元朝的震撼。
三、结语
王朝鼎革之际,对前朝大臣、宫妃等达官贵人而言则是其人生最大的不幸,在忠君报国理念与强烈求生的矛盾中痛苦挣扎:多数人最终选择了与新朝合作以求安身立命,一部分人选择了退隐不仕以求洁身自好,只有极少数人固守忠义节烈观念而选了择抗死殉节以求万古流芳。南宋朱美人、陈才人等就是后者,他们也是南宋宫妃中唯一的以死为前朝殉节者,故而成为轰动南北的重大事件。在宋亡之际,南宋朝臣将领丧失气节、纷纷降元的历史环境下,她们的举动不仅使元朝震愕,更使士林慰藉,也被后世广为流传,正是通过对朱美人等义不受辱,“一时之身甫尽,万古之身始生”这种以死抗节的推尊,力图唤起人们在国难之际对国家的热爱,表现出士人阶层对儒家忠孝节义的追求与弘扬。
朱美人等人的所谓贞烈之举及其《袖中遗诗》,只不过是历史上一段惨烈的佳话,可是元明清三朝的仕人阶层却极力推崇,他们认为朱美人等为国殉节的故事对弘扬儒家忠孝节义的操守,是一种极具感召力的精神遗产,可以砥砺世人,进而振作世风,忠爱国家,同时寄托着他们的人生理念和对儒家道德的追求。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130024);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3011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