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投资经济 >甘肃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化进展政策

甘肃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化进展政策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6427 浏览:2229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区位中药资源优势出发,认为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甘肃实施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以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为导向,通过规划指导与制度体系创新,探索多元化的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引领并构建甘肃现代中药产业专业化分工格局与区域竞争优势等政策主张。
关键词:甘肃 中药产业集群 发展战略 制约因素 政策取向
当前,中药产业所具有的巨大开发潜力和产业发展前景,已成为世界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发展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并在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进入了产业体系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转型发展,中药产业集聚发展不仅成为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经验,而且已成为中药产业区域专业化的一种现实组织形式,更是提高中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中药产业是甘肃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产业发展政策,并制定了甘肃省“十二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目前,甘肃已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产业带,中药产业的区域化空间布局初步显现。然而,从产业层次看,甘肃中药产业尚处于中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甘肃中药产业不仅面临加速发展、政策扶持、合资合作的重要产业发展机遇,也面临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甘肃中药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为此,从甘肃中药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出发,以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为导向,探索多元化的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或道路,推进甘肃中药产业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与生态化发展格局,促进中药产业链的拓展升级与中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竞争力的提高,是甘肃实施中药产业发展战略和创造竞争优势的紧迫课题,也是甘肃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与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省的必然内容。

一、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实施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一)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中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动因

目前,中药产业已成为世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将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从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看,遵循产业结构演化的内在规律,促进中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传统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是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而中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必将推动中药产业的高度分化与集成化,这正是现代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而且高度分化与集成化的结果必然推进中药产业链的延伸、重组与整合,并使中药产业链各节点主体之间形成分工与协作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关系,从而通过聚集促进中药产业结构优化,并获得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优势,实现传统中药产业的转型发展,而这正是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

(二)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中药产业整体效率的组织方式

产业集群的本质在于其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一个产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是内部企业运行效率与企业之间协作运行效率的集合。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中药产业集群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不仅可以促进中药研发技术创新和共享程度的提高,使集群内各关联企业能够迅速获得互补技术,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并分散技术与市场创新风险。而且,由于产业链不断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资源的不断整合,不仅使集群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提高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的协同收益,而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增值与竞争力的提高,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增值、加速、集聚与辐射效应,从而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三)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产业集群竞争力,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集群相对于非集群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竞争地位与能力优势而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集群效应,而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性基础。相对于传统中药产业的粗放式与低附加值,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政产学研建立有效的联结机制,而且可以促进外部技术、信息与知识的内部化,并在中药产业链高度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延伸、拓展中药产业链各环节资源从而集约化发展,既可以降低整个产业链生产和交易成本,又可以提高整体中药产业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与集群整体盈利能力,是持续提高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 由于中药产业集群本身具有中药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中药产业集群的集聚与从众效应以及模范作用,使区域中药产业集群本身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形象。

(四)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形成区域中药产品品牌的重要载体

中药产业集群具有典型的区域地理集聚特征, 作为一种空间聚集的中药产业群,不仅能为群内关联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也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以及信息流的传播,从而具有降低交易费用、增加效益以及提高竞争力的内在比较优势。同时,中药产业集群本身是一种区域地理标志品牌, 不仅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以及市场占有率是中药产品地理标志形成的基础,而且中药产品地理标志的市场影响力与作用发挥,又依赖于中药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中药产业集群作为中药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形主体,是保护和发展中药产品地理标志的重要载体,也是中药产品区域品牌的有力象征。

(五)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平台

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要求企业生产与企业间交流过程要建立生态联系,而且要求企业与自然、社会间物质能量转化要循环,从而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要降低环境污染,而中药产业的区域集聚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以中药产业集群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优化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改变中药产业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为循环利用模式,也有利于改变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集群生态效益及企业生态效益的现象;同时,由于中药关联产业的区域聚集,既降低了运输等交易过程环境污染与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又由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了信息流、知识流等的顺利传播,既有利于促进废料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及原材料减量化技术等的发明与使用,又有利于强化资源投入减少及生产废弃物降低的全过程综合管理评价体系的实施。因此,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中药产业集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二、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中药农业经营制度局限

分工与协作关系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农户(药农)分散小规模生产经营的背景下,中药材生产具有传统农业生产性质,整个生产过程既具有连续性与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劳动过程的间断性,从而种植业组织化程度低,分工协作有限,限制了中药产业链的延伸,使中药产业化局限于生产链之外的关联性支持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户(药农)基本上独立地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材产品的绝大多数既可直接进入消费市场,也可以经过粗加工后进入市场;既可以自销,也可以通过营销机构销售,从而使农户(药农)与关联企业间的市场约束与利益分配机制难以建立,分工与协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并成为中药产业内交易成本高、难以形成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中药产业内商业生态环境脆弱

产品的差异化是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也是市场细分的基础。目前,甘肃中药产业的区域化空间布局虽然初步显现,然而,一些县市仅仅规划发展的中药产品品种和范围,没有突出优势中药资源的区域化布局,造成同一区域或区域间的中药产品具有明显的同质性,而且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不仅难以推进差异化的市场营销战略,也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区域化生产比较优势不明显,还往往造成产品选择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现象,使农户(药农)间竞争加剧。同时,中药产品生产极强的时效性、季节性以及易腐易烂、难贮运等特点,使农户(药农)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不平等地位。这种不充分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的状况,使农户(药农)与关联企业之间协同意识与机制严重扭曲,抑制了产业信息与先进技术的交流,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与创新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整体壮大。

(三)中药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甘肃省域尤其县域中药产业化组织少、规模小,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产业集中度低;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中,众多中小企业处于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分散竞争、粗放型发展状态;各地追求地方经济利益,各自规划发展,从而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并存,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缺乏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龙头企业,而既已形成的龙头企业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市场竞争力和带动效应有限,而且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制约,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中药企业开始聚集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发展的中药产业集群未能充分突出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而且聚集区内主导产业不突出,产品、产业模式和定位同化明显,使大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产业链条关系,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不完全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使中药产业以及组织协同层次低;另一方面,中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业链多为中药材生产及销售两个环节或中药材生产、粗加工及销售三个环节,精深加工比例不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限制了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四)中药支持性产业发展滞后

在中药产业规划区,中药关联产业发育不充分,不仅专门从事中药产品营销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而且中药支持性产业如中药材加工、中药商业、农资供应、技术怎么写作、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物流怎么写作、信息怎么写作、中医药怎么写作等发展滞后,并存在垄断性经营现象。这不仅使中药产业的发展基本处于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阶段,从而中药产业链条不完整,中药资源大省难以成为中药产业大省,而且中药产业链各价值环节发展不平衡,中药工业显著薄弱,中药制剂等终端产品的开发以及中医药怎么写作业等价值链关键环节发展滞后。同时,中药市场怎么写作体系建设滞后明显,对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淡薄,从而整个中药产业链呈现发展不协调的基本产业态势,不利于中药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

(五)资金与人才等经济资源稀缺

甘肃省域尤其县域中药企业大都是新兴企业,不仅新技术、新设备引进的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与农业相关的企业性质又决定了中药企业的投资回收周期长,并要求资金来源持续而稳定。目前,甘肃省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融资难为特征的金融困境,限制了中药企业多形式的融资途径,等于限制了中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与企业发展。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以及复合型中药人才的稀缺,又限制了中药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而在发达地区经济要素及市场挤压背景下,资金、人才等稀缺经济资源外流严重,限制了中药产业集群对外拓展的空间,这已成为制约甘肃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六)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层次低

目前,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平台的前提下,中药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滞后,科技创新力和应用推广不足,使传统中药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科技资源配置看,不仅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未能体现中药产业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撑要求,也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机制,从而中药产学研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从创新主体看,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往往扮演着创新主体的角色,各部门不仅缺少有效的联系与协作,只关注中药材优势资源的开发,不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也不重视整合培育拳头产品、龙头企业;而中药企业也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科技贡献率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率相对较低。从产业链来看, 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处于分散状态,产业链信息流不畅,且产业创新与市场脱节,从而使整个中药产业集聚创新能力低,而且企业与农户及关联企业间非紧密联系,也制约了集群经济效应的形成与有效发挥。

(七)中药产业公共支持体系不完善

基础设施等公共支持体系是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多年来,地方政府偏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中药产业怎么写作体系等软环境建设。目前,甘肃主要中药产业区生产性公共产品落后且供给不足,尤其水利排灌、交通通讯、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农业科技、能源供给设施等普遍较落后,从而与区域中药主导产业发展不配套。特别是随着中药产业发展,对公共贮藏、信息网络、基地(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业规划、市场规则、社会信用、融资怎么写作、技术怎么写作与环保体系等的要求日益加强,而地方政府对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仅缺乏对中药产业的引导、支持与怎么写作配套等扶持政策和制度保障,而且存在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短期化行为与非可持续发展问题。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