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微观经济学 >试述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来源与其对策设计

试述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来源与其对策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30114 浏览:1350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过重的问题日趋凸显,已成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阻碍了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成因以及对相关工作的影响,让辅导员及相关人员重视自身心理压力,并进行自我调节,从过重的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来源

(1)事务性工作。当前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如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生活怎么写作、课外活动参与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另外,各院校在学生英语考级、就业、考研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无形中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他们要承担超额的工作及超负荷的责任,心理负担和心理疲惫感徒然增加。工作定位的不明,工作事务繁杂与个人有限精力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作中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与个人有限经验之间的矛盾,常常让许多辅导员陷于困境,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来自上级领导的批评,社会与家长的误解和指责,就会给其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有人形容高校学生工作是如履薄冰,辅导员整天忧心忡忡,唯恐出事,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2)职业前景不明确。许多高校管理者都认为辅导员岗位是过渡性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且很多高校都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在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等待遇上很少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由于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自己在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没有建树。同时,高校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的系统培训比较少,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较慢。随着从事学生工作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原专业也变得陌生甚至荒废,多年后再想搞本专业难度非常大。在职称评定上,辅导员也直接地或间接地比专业教师困难。职业发展前景不明,使他们担忧自己的前途与出路,因而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感和自卑感。(3)社会认同度低。辅导员由于工作负担较重,工作异常繁琐,且由于学生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成效,这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普遍的自我价值感缺乏,对职业认同度较低。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虚架子,甚至有的学生还故意摆出敌对姿态。辅导员在长期、反复的职业期望的失落感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职业挫败感,其自身的心里健康势必会受到波及。(4)人际关系。辅导员从事的是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工作量较为繁重,每个环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辅导员需要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如果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与同事发生纠纷,与领导关系紧张,久而久之会积累成孤独、无助、固执、偏激、郁闷、焦虑、消沉等不良情绪。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影响

(1)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辅导员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理性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都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辅导员不稳定的情绪、消极的心境、对自身工作的排斥和反感,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进取。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到所辖范围内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2)对辅导员自身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行政教学双肩挑,既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又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成才,还要紧抓自身的学习,寻找职业生涯的突破口,由于特殊的教师岗位和工作方式带来的高强度工作和高要求,使辅导员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而职业倦怠引起的情绪失控、苦闷甚至抑郁,会使这种压力难以转化为动力,如不能及时宣泄将对辅导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或伴随身体器官发生病变。(3)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辅导员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如果将在工作中的情绪带回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到家中,这对家庭的和谐产生不利影响。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群体,如果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重视,势必将会影响到周围环境,长此以往下去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当站在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或者是更高的高度去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制度,积极寻求辅导员心理压力疏导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辅导员减压对策及其建议

(1)学校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养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培养规划,建立与完善青年辅导员培养体系,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参加理论、业务进修,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这既是青年辅导员今后出路的关键,也是青年辅导员以稳定健康积极的心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高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与合作,学校要扩大辅导员的宣传力度,提高辅导员的影响力,要让全校师生了解辅导员,理解辅导员,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三是辅导员自身能力培养。辅导员要克服自身专业背景和知识积累的弱点与不足,系统学习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政治上、思想上进一步成熟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帮助自己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节自己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不良心态。四是有效的激励。高校领导在对辅导员充满更高的期望时,要强化制定科学的考核和激励办法,对辅导员定期进行考评,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和劳动价值,并在待遇、职称的政策制定上向他们倾斜,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2)辅导员自身能力方面。一是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也由政治引路人逐渐转变为指引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良师益友。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二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做一个耐心的听众,鼓励学生多谈他们自己。同样,与领导,同事之间出现摩擦时,应及时沟通、交流,赢得他们的支持、理解、帮助。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知识和个性多样的学生,辅导员在教学当中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完成自己的教育工作。辅导员专业发展以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主实践,主动获取外界评价信息,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加强心理疏导。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学校要加强辅导员实用心理学知识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做讲座或专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用心理课程方面的培训,树立辅导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学会心理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四、结论
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职业压力大。本文从当前高校辅导员的特点和学生工作现状着手,对压力来源进行客观分析,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的结构,证实其有效性,并分析不同类型辅导员职业压力来源特点,为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上、环境上以及心理上的应对策略。
参 考 文 献
黄夏青.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焦虑及对策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
王道阳,王琼.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梅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3)
[4]陈志华.工科院校青年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5)
[5]陈延民.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维护的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