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新经济学 >谈述和人宪法和人联系

谈述和人宪法和人联系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5074 浏览:185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公民权利是人的权利,因此宪法与人有紧密的关系。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方近现代宪法的权利体系是以欧洲白种人为原型建构起来的。西方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权利体系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人权需要,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人;宪法;宪法人型
一般认为,西方宪法的精神就是通过控制国家权力来保障公民权利。在西方宪法向世界扩散,非西方国家在接受西方宪法之外在形式的时候,对西方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权利体系进行了本能的改动。因而,在不同国家的宪法之间可以发现,其公民权利体系的着重点有很大不同,如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强调自由权,沙特阿拉伯宪法强调对《古兰经》的信仰,而中国宪法强调生存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也许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理由,如历史状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等等。然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种族、民族和国家的宪法之所以对公民权利之不同方面进行强调,是依据现实中不同的“人”,正是现实中这种不同的“人”之人权需要才形成了宪法中不同的公民权利体系。既然如此,宪法与“人”的关系无疑为认识宪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进而有利于我们对宪法的认识。

一、宪法与人和人型的关系

1.宪法与人的关系。关于宪法与人的关系的论述,学者们大多是通过论述宪法与人权的关系来解释宪法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的。如许崇德认为:“现代宪法继承了近代宪法产生以来的优良传统,除了肯定人权原则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外,还突出强调了宪法通过保障人权在实现人民利益中的重要作用。”刘茂林认为:“人权是宪法的目的和终极价值追求”。夏勇认为,人权是宪法的道德基础,人权在宪法上表现为公民权利。杨海坤等认为,人权是宪法的一个原则,即基本人权原则。韩大元认为,立宪主义的实质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李林认为,宪法的精神是保障人权。日本宪法学者大须贺明认为:“宪法是以对人权的保障为核心的,为此极为注重对统治权限进行性控制,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宪法与人权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权甚至被看着是宪法的灵魂、精神、目的或终极追求。宪法与人权之间的紧密关系,实质上揭示了宪法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人权是“人”的权利;既然是“人”的权利,当然与“人”有紧密的关系。再从不同国家的宪法来看,也可看到人的存在。如中国1982年宪法及其4次修正案中,提到人459次、人民371次、个人14次、主人2次、工人5次、外国人3次,而提及农民2次、知识分子2次、公民51次、国家151次、社会82次、家庭5次、集体19次;美国1789年宪法,其中提到人71次、人民3次、国113次、联邦6次。从这些不同概念出现的频率中可以看出,在宪法中“人”字出现的次数是相当高的。宪法中大量提到“人”,说明人在宪法中的重要性,也说明宪法与人有紧密的联系。其实,宪法是组织国家的根本法,与人所在的社会密不可分,因此宪法与人有紧密的关系并不奇怪。
2.宪法与“人型”的关系。既然宪法与人具有紧密的关系,那么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国家宪法中的这个“人”是不同的。美国制定宪法的时候,宪法中的这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而不是没有现实内涵的完全抽象的人。美国宪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定内涵,不是一个具体实在人的内涵,如汉密尔顿,而应该是对一般具体实在人的抽象,但它不是对人类的抽象。这种抽象的人带有历史、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是对一定历史和现实中的美国人的抽象,而不是对一个没有国籍、种族、历史的人的抽象,也不是对中国人、黑人或印第安人的抽象。因此,美国制定宪法时的这个“人”是一种人的模型(简称“人型”),它既有抽象性,也有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udooo.com

具象性。这种“人型”是特定历史时期个体和集体的抽象,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集体性。就宪法与社会关系来看,宪法是对社会的一种组织方式。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宪法这种组织方式并不是超国家的,也不是超历史的,而是一定国家和历史的人群生活样态的概括,这种特定人群的生活样态包含一定的“人型”。宪法是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提炼,宪法中公民权利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一定社会中人权的需要的抽象。这种人权不是一般个体人的人权,而是一定生活样态中占优势的“人型”的人权,因此宪法中的公民权利与一定人群的生活样态和占优势的“人型”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具体来说,君主制社会中人的生活样态与制社会中人的生活样态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一样的生活样态会形成有差别的个体人的存在样态,也就会形成有差别的“人型”。当宪法对这两种有差别的社会进行规范的时候,当然要考虑占优势的“人型”的人权需要,这样宪法中的权利构成和形成的权利体系也就会有一定的差别。

二、宪法“人型”的概念和特点

1.宪法“人型”的概念。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宪法中的“人型”称为“宪法人型”。所谓宪法人型,简单来讲,是指在宪法的制定、实施等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人型”为潜在预设,它是权利和权力设定的依据。宪法是以一定“人型”的人权需要来设构的,“人型”的人权需要又型构了宪法本身,宪法中的这个“人型”就是所谓的“宪法人型”。
2.宪法“人型”的特点。宪法人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宪法人型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个体人。从不同国家的宪法来看,每个国家的宪法人型是不一样的,如美国的宪法人型就是白种男性自由人,而不是黑人奴隶,也不是印第安人;对中国宪法来讲,宪法人型是中国人,并且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人,而不是英国人,也不是唐朝时代的人。宪法人型是一种“类”的人,这种“类”不是所有人的“类”,如人和鸟这种大类,而是中国俗语中的“物以群分,人以类集”中的“类”。因此,这个“类”是带有一定的具体性,也具有现实性和实在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类”。当然宪法人型也是一种抽象的人,而不是一种具体个体人的存在形态。因此,我们在宪法和社会生活中看不到“宪法人型”的现实存在。其次,宪法人型具有国别的特点。对一国具体个体来讲,宪法人型不是任何一个具体实在的人,具体实在的人也永远不是宪法人型,但任何一个具体实在的人都可能有宪法人型要素的存在。宪法人型不是一国所有人的抽象,不能说只要是一国的公民都具有宪法人型特征。当然从理论上讲一国所有的人都具有宪法人型的潜在特征,但这种“具有”是指潜在具有、可能的具有,在实在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呈现某种宪法人型的特征。宪法人型是一种较为具体的人的模型,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也就是说宪法人型是一国在现实中存在的人的类型化,具有国别的特点。再次,宪法人型的差异反映了权利体系的侧重点不同。对不同的宪法来讲,宪法人型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带有更多的经验性质,它既是一种观念的呈现,同时具有现实性。如美国宪法规定正义、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权,因而美国宪法人型最基本的人权要素是正义和自由。对中国宪法人型来讲,人民的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其他的权利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生存权是中国宪法人型最基本的人权。由此可见,宪法人型不是一个宪法文本的言指,而是一种理论抽象。在一定的社会中,宪法人型是一种客观理念,是对具体现实人的主观抽象而形成的精神实体。

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