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项目质量管理 >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

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4276 浏览:150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其实现既定的目标等,还可以促进学风的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学风建设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身处世之本,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高校学生诚信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现象,如无故旷课、考试、拖逃学费、助学贷款违约、就业违约和网络诚信缺失等。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这一不和谐的音符严重影响了高校学风建。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切入点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基础性的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根据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的要求,遵循相应的认知规律,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对大学生加深诚信意识,培养其诚信观念,养成其诚信品质,规范其诚信行为的教育活动。大学生诚信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认知水平,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德为目的,它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础工作。
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学风建设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找寻真理、探索未知的过程。学风对学校来讲是育人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讲,是学生的治学态度、钻研精神的集中体现。优良学风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规范作用。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综合的建设工程,需要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大学生诚信的增强是良好学风的外在表现和实践形式。大学生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浓厚学习氛围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要内容之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只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使学生学习生活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和谐校园文化才能够得到根本性建设。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促进学风建设

1.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制定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能够十分有效的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例如,学生旷课、考试等现象。而且即便规章制度约束住了学生,学生在遵守时也是心猿意马、天马行空,导致这些制度失去了所起的作用,对于学生思想行为转变的积极引导性不强。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思想,它是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制约学生的行为,使其自觉自愿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推进诚信教育,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内修诚信、外修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风建设。

2.引导学生实现既定目标

诚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诚信教育可以结合大学生群体周围所发生的具体事例,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引导其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就会扭转不良倾向,避免无故旷课、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他们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努力的方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

3.有利于营造良好氛围

诚信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群体凝聚作用。学生个体对于诚信的认同,有利于把每一个个体都团结在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在这种良好氛围中容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一个群体中形成团结一致、互助共进的积极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大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强自律,其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4.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诚信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价值核心,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一个人想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诚信的品德。但诚信并不是外部社会和学校强加给大学生的,而应该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基础,是个体完善自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做到自省和慎独,养成其诚信品德,塑造健全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诚信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针对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两课”和专业课应适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诚信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将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两课”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面的典型榜样,以大学生生活中鲜活的诚信事例,运用讲座、参观、走访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大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有关塑造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资源,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的榜样,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深化诚信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不仅要内化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渗透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知转化为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践行诚信的自觉性。学校应建立大学生诚信实践机制,设置诚信实践的模拟环境,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为依托,通过党团组织、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等渠道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因诚信成功和因不诚信失败的事例和教训,通过这些自觉的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使诚信观念在其思想深处生根,自觉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与此同时增进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信任程度。

3.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对诚信教育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尤为重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坚持不懈地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并将各方面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健全法制把对公民个人信用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积极营造诚信为本的舆论监督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应精心规划诚信教育专栏,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手段宣传诚实守信的榜样,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主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在全校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

4.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完善诚信教育监督机制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实现诚信管理信息化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校要向新生开展诚信教育,让每个新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的内容是: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操行评定、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奖惩情况、信用记录、个人意见、学校意见、备注等项目,其中信用记录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对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诚信表现予以详实的纪录。学校要把诚信档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与学生评优入党、竞聘干部、综合测评、发放贷款、就业推荐、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等工作结合起来,使个人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个人的名片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诚信档案,增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行为的透明度,有助于充分引起学生对个人诚信的关注,养成诚信习惯,自觉确立诚信目标,增强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宋赛南.浅谈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学风建设[J].今日南国,2009,(6).
朱晓东.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
作者简介:祝月升(1972 -),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