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课堂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课堂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22871 浏览:105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使用不同形式的结尾,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更趋完美。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形式
谢榛在《四溟诗句》中说道:“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句话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相当贴切。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还要有韵味无穷的”尾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使用不同形式的结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散发出青春的活力,更趋完美。

一、多媒体结尾,拓宽视野

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在音乐欣赏教学结尾使用多媒体,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欣赏歌曲《狮子王》的教学中,根据歌曲内容,从动画片中剪辑精彩画面,在课堂结尾让学生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提高欣赏效果。又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结尾时是这样安排的:根据乐曲的不同阶段配以适合的生动鲜

源于:论文的写法www.udooo.com

活的画面,使其成为学生与乐曲情感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方面的刺激,还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视听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深化了主题,激发了他们对封建礼教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理解与同情。
可见,多媒体结尾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舞蹈结尾,陶冶情操

在汉代《毛诗序》中也讲了这个道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蹈往往比文字、声音、绘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直接、更生动。在音乐欣赏课堂结尾时引入舞蹈,能丰富情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比如:在音乐欣赏《春节序曲》结束后,把老师上课前准备的扇子、绸子发给大家,第一和第三部分随音乐自己设计舞蹈,表现过年的气氛,其他的同学依据乐曲的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自己选择节奏。中间部分两名女同学随音乐用手绢舞蹈……
音乐课在欢快的舞蹈中结束,使我们的思绪停留在热烈、欢腾的春节当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欣赏中来,把欢乐的情绪推向,学生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三、游戏结尾,回味无穷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个体和事物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在音乐欣赏课堂结尾引入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例如:欣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的结尾时,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模仿动物的形象,将森林里的各种动物巧妙地表现出来……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从学生的审美情趣着手,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在课堂结尾引入游戏,能更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使学生再次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四、故事结尾,引人入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结尾引入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把学生带入乐曲描绘的场景中,能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掌握知识。
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这一课的结尾,再次乐曲《十面埋伏》,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及“垓下歌”(把项羽在面临失败时的那种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
“楚汉相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错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在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被迫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这样的结尾不仅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使我们的课堂不断向外延伸。

五、诗歌结尾,升华情感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诗一产生就和音乐分不开,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引用一些诗词,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内涵,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升华情感。
例如,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这一课,在课堂结尾,安排了配乐诗朗诵《保卫黄河》:
男:啊,黄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河!你孕育发祥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你那万古奔腾,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奏响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女:啊,黄河!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你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面对外侮侵略、国难当头的危难时刻,毅然拿起刀誓死保卫家乡!
男:听,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女:看,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合: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在朗诵中,学生们体验了中华民族以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奋起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老师在音乐声中总结:同学们,落后就要挨打!当前的日本政府还不承认他们当时对中国的侵略!现在,又妄图“抢”我们的钓鱼岛,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一堂课的结尾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需要灵活多变,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掷地有声、余音缭绕、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使之灵活多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
参考文献:
[1]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郝敬撰.毛诗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晶.在快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J].学生之友,2011(5).
[4]向东.浅谈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大庙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