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谈谈校区高校多校区教育管理方式

谈谈校区高校多校区教育管理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31166 浏览:1440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 多校区管理已成为高校合并或扩建后的主要管理模式。本文对我国现有的三种多校区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构建多校区管理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对策
【作者简介】 祝湘陵,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张娟,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掀起了以“共建、调整、合并、提高”为主要方针,以合并为实质内容的高校“聚合”浪潮。同时,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以在城郊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扩大了办学规模。高校“聚合”或扩建后促进了新知识、新学科的发展,也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由于原有校区的地域分割现象依然存在,许多院系、学科又在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调整,合并或扩建后的高校,其课程方案设计、教学计划执行、管理制度落实等问题渐次出现,多校区教学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管理模式,高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校领导的综合管理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一、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1. 多校区管理模式的优点

首先,由于“聚合”或扩建后的高校整体规模较大,涵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具备多重教学层次,相对于单独校区而言,多校区管理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其次,多校区教学突破了原有校区的规模限制和发展方向单一、发展速度较慢等障碍,拓宽了高校的办学空间;再次,通过合并,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

2. 几种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相对独立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中,中心校区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以及学科建设,分校区仅作为下层机构。但每个校区拥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学院、系科等中间管理层,负责具体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各校区、各学院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助于建设特色学科;不足之处在于各校区资源共享性不高,教育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也难以胜任一些重大的、综合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第二,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的教学和怎么写作于教学的各项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心校区负责整个学校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活动等所有内容。各校区虽然地域分散,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享。这种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各院系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不足之处在于地域分散,教育基础设施使用不便,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不协调、效率不高等问题。
第三,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教学所在地,由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在城市郊区建设了新校区,将其作为部分年级学生的教育基地。该管理模式一般由中心校区直接领导,进行条块管理。中心校区统一部署教学运行、资源配置等工作,同时在分校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和相关的教学管理。该模式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但由于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不同院系的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二、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高校合并或扩建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无论是在资源整合方面还是院系、专业学科结构调整方面,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教学实验设施、科研经费投入等)应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真正融合、统

一、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2. 多样性原则

多校区在合并之前是各自独立的院校,具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学科特色。在合并管理中应给予充分尊重,在规章制度与发展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把其列为重要参考因素,在相对统一的管理下,要兼顾各校区的文化特性,做到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构建具备特色又符合整体目标的办学管理机制。

3. 高效性原则

效率是衡量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多校区管理中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都应以高效性为目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合理构建高校组织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财、物等资源,及时做好教育管理评价,持续改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三、构建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对策

1. 充分考虑各校区历史及校园文化,促使多种文化融合

首先,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整体的认同感。多校区管理运行的本质是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以增加各校区、各组织机构对高校多样化的认同感。多校区的管理要在统一的战略规划及战略发展目标下,积淀各个校区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资源,汲取优良的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和机制。
其次,实现多种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融合是要追求和建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使师生、管理人员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多校区管理活动中,校园文化可以在教育资源调配过程中起到无形的作用,化解校园各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少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因素等。
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从外延到内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逐级融合。在学校合并或扩张的过程中,在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下,应考虑各校区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外部的适应性和内部的结合功能,让各种文化和谐共存,在继承中创新。
2. 战略规划目标统

一、构建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

在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理念是组织减少管理层次,按照功能原则构建教育管理组织结构,负责人按照工作能力承担管理宽度和职责,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信息在各层次交流中阻塞。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条”的管理是指高校在统一的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下,按照统一的政策要求与管理评价体系实行管理,使多校区具备总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坚持“以块为主”是指校区分散、地域分割,每个校区具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在教育管理中容易产生信息不畅、管理不协调等问题,高校应在各校区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该校区的管理工作,组织各系开展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

3. 多校区应重视学科交叉,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

高校合并或扩建后,办学规模扩大,为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原有学科资源,认真分析学科特色,利用好综合优势,寻求专业学科相融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多校区在专业学科及院系布局上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一致,紧密围绕学科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本,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学科层次,并形成学科群,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融合中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校区应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性,构建信息畅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校区的综合优势。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方面下功夫。着力优化课程建设,全校通力协作,构建教育大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各院系教学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与个性教育的思想,推进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自主权,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陈运超.略论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王东星.多校区学生管理运作模式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
[3] 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2010,(4).
[4] 章荣琦.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5] 钱勤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2,(10).
责任编辑:赵春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