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试述纂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纂始末与其历史作用

试述纂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纂始末与其历史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36001 浏览:1618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与音协联合发起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编纂工作是在中国社会稳定、开放的环境中开展的。集成意识也是在文化艺术既有积累、又有“浩劫”,同时还面对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迎接外来文化“不断渗透”的挑战下,通过社会上层“内省”的方式产生的。以“国家重点课题”名义展开使集成工作具足“”性质。集成工作自1979年发动,先后经历了组建机构、筹措经费、搜集资料、文字编辑、书稿审定、志书出版等历程。国家先后为成立了以艺术学科(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民族音乐集成总编辑部、中国ISBN中心为代表的管理、编辑、出版机构;经费主要有和地方财政、民间资金和国际援助四个来源,主要用于编纂、出版、资助困难地区等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短缺是长期影响集成工作的主要不足。音乐集成的材料搜集和文字编辑工作由地方门负责开展,负责集成的评审、出版和发行等工作。艺规办先后制定、颁发各集成《编辑案例》及《审稿条例》,通过“三审制”来保证集成各卷本质量达到预定水平。在初审、复审、终审环节中,有关内容择选和编辑技术等不足得到妥善解决。前者包括概述与释文的写作、音乐类型的划分、音乐名称及少数民族曲种的认定等;后者相关记谱法、民族文字、音像资料等方面。与史上民间音乐搜集、整理活动的代表性成果相比来看,音乐集成工作在目标原则和理念策略上都有其特殊历史作用。相较之下,集成工作的成果所体现的“全”“精”“高”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而集成工作的历程又锻造了一大批音乐论述工作者;这些都对民族音乐学科系统的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对“集成后”的音乐创作、教育与科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集成工作并非臻于完美,由于条件所限,它还有着着广度和深度不够理想、内容割裂、重复以及其他学术性、技术性错误不足,而资料受损也反映了集成管理工作的疏漏。在现有基础上,如何保存和利用集成的既有成果则是音乐学界下一步应该重点关注的不足。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论文编纂工作论文编辑论述论文技术不足论文纂修作用论文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8

    目录8-11

    绪论11-18

    第一章 历史传统与初步规划18-30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间音乐采集活动18-20

    一 先秦至魏晋时期的民间音乐采集制度18-19

    二 唐宋以后的民间音乐搜集成果19-20

    第二节 近现代以来的民间音乐搜集、整理活动20-24

    — 20世纪初至1949年的民间音乐搜集、整理活动21-23

    二 1949年至1979年的民间音乐搜集、整理活动23-24

    第三节 集成工作的初步规划24-30

    一 集成工作的时代背景25-26

    二 集成工作的学术环境26-27

    三 集成工作的初步规划27-30

    第二章 机构建设与人员组织30-55

    第一节 机构建设30-41

    一 管理机构30-34

    二 编辑机构34-39

    三 出版机构39-41

    第二节 人员组织41-55

    一 规划领导小组的人员安排与调整41-46

    二 艺规办、出版社及地方管理机构的人员安排46-48

    三 四套民族音乐集成总编辑部的人事安排48-51

    四 编辑机构的人事不足51-55

    第三章 资金来源与利用途径55-75

    第一节 资金来源55-61

    一 财政经费55-58

    二 地方财政及其他资金58-61

    第二节 资金用途61-71

    一 编纂工作经费61-64

    二 出版亏损补贴64-67

    三 增补设备经费67-69

    四 困难地区的重点补助69-71

    第三节 经费不足及管理办法71-75

    一 经费不足71-72

    二 管理办法72-75

    第四章 材料搜集与整理编辑75-96

    第一节 采编工作的简要历程75-80

    一 1979年以前的采编工作75-76

    二 1979年以后的采编工作概况76-79

    三 采编工作个案79-80

    第二节 采编工作的基本方针与要求80-84

    一 质量高、范围广、品种全80-81

    二 “走下去、请上来”81-82

    三 收集范围和编辑体例82-83

    四、乐谱、音像、文字及图表等规定83-84

    第三节 具体困难及解决办法84-88

    一 客观条件局限84-85

    二 政治因素干扰85-86

    三 乐种失传危机86-87

    四 采访对象不足87-88

    第四节 签订工作《议定书》88-96

    一 《议定书》签订概况89-90

    二 申请签订《议定书》90-91

    三 申请报告的审议91-92

    四 《议定书》的签订92-96

    第五章 书稿审定与出版发行96-114

    第一节 审稿案例的制定96-99

    一 审稿工作倡议96-98

    二 审稿条例98-99

    第二节 卷本的审定99-103

    一 初审99-100

    二 复审100-101

    三 终审101-103

    第三节 出版与发行103-109

    一 版权不足103-106

    二 出版发行106-109

    第四节 表彰工作109-114

    一 奖励机制的建立109-112

    二 表彰配额的纷争112-114

    第六章 编辑论述与技术不足(一)114-131

    第一节 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114-119

    一 资料性115-116

    二 整体性116-119

    第二节 范围与分类不足119-126

    一 采编范围119-120

    二 分类系统120-121

    三 分类标准121-123

    四 界限不足123-126

    第三节 民族与宗教不足126-131

    一 民族音乐不足126-128

    二 宗教音乐不足128-131

    第七章 编辑论述与技术不足(二)131-148

    第一节 文字编辑不足131-135

    一 概述131-132

    二 释文132-133

    三 称谓133

    四 叙述顺序133-135

    第二节 图表、音像不足135-139

    一 照片与图表135-136

    二 录音与录像136-139

    第三节 乐谱记录不足139-148

    一 音高、调性(调式)记录139-141

    二 节拍、节奏、速度记录141-142

    三 织体、音色、音区及演奏法记录142-143

    四 文字资料记录143-144

    五 记谱繁简程度144-146

    六 译谱及符号规范化146-148

    第八章 音乐集成的纂修作用148-165

    第一节 成果、策略及现实作用148-155

    一 工作成果148-151

    二 集成工作的策略论作用151-153

    三 集成工作的现实作用153-155

    第二节 民族音乐论述探讨155-161

    一 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156-157

    二 论述不足与学科建设157-159

    三 新材料与新成果159-161

    第三节 尚存不足161-165

    一 卷本不足161-163

    二 工作不足163-16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