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院管理 >> 医院质量管理 >重症急性重症低钾血症快速补钾案例临床运用

重症急性重症低钾血症快速补钾案例临床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7117 浏览:230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应用快速补钾、常规补钾治疗方案治疗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评价快速补钾方案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用微量注射泵均匀静脉输入治疗严重低钾血症患儿(K+<2.5 mmol/L)快速补钾速度按(0.4~0.5) mmol/(kg·h)标准,以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液将氯化钾溶液稀释成0.5%~1.5%浓度。K+>3.0 mmol/L时快速补钾改为常规补钾。补钾前均常规检查心电图、血钾、血气分析,补钾全过程中持续进行心电监测以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每半小时测微量血钾。 结果 18例应用快速补钾方案,持续心电监护未发现任何与一过性血钾升高有关的心律紊乱。 结论 快速补钾治疗方案,对于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安全有效。
[关键词] 儿科学;低钾血症;快速补钾
[]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45-03
钾是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细胞代谢、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都具有重要作用。急性重症低钾血症(K+<2.5 mmol/L)时,可产生呼吸肌麻痹、严重心律紊乱、心脏收缩功能下降、血压下降等,加重患儿基础疾病病情,甚至影响到整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需要紧急处理,否则会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甚至死亡。一般临床常用的补钾治疗方案为以0.15%~0.3%氯化钾溶液,按<0.3 mmol/(kg·h)的速度输入。在临床实践中,这种补钾方案并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严重低钾血症。自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静脉快速补钾治疗方案,使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得以较快、安全地纠正。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外周血监测K+<2.5 mmol/L的患儿共40例。其中女17例,男23例。年龄1.5~13岁,体重5.6~45 kg,原发病为腹泻病合并重度脱水15例,脓毒症10例(金葡萄球菌4例,肺炎克雷白杆菌3例,铜绿检测单胞菌3例),蒙被捂热综合征6例,中枢性尿崩症6例,原发肾小管性低钾碱中毒之中Bartter综合征3例。其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低血容量性及脓毒性休克6例,有心肺复苏病史的2例。

1.2补钾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当静脉血钾低于K+<2.5 mmol/L(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均可)时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快速补钾方案和常规补钾方案。快速补钾治疗方案:一般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以注射用水或 5%葡萄糖液将10%氯化钾溶液稀释成0.5%~1.5%浓度,使用WZS-50F6型微量注射泵(浙大医仪)均匀输入,补钾速度按(0.4~0.5) mmol/(kg·h)标准,当K+>

3.0 mmol/L时将快速补钾方案改为常规补钾方案。

1.3监测指标

治疗前均常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规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血气分析,补钾过程中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和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测治疗过程中对心功能和传导系统的影响,补钾后每半小时或每组补钾液体完毕立即监测电解质、血气分析,观察输入钾的量和速度与血钾升高的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监测心电图的ST段、T波、QT间期等随着低钾血症纠正的变化。
2 结果

2.1血钾监测

快速补钾18例,常规补钾22例。快速补钾开始时血钾浓度(1.2~2.8) mmol/L,平均1.9 mmol/L。其中7例次2.5 mmol/L<血钾<3.0 mmol/L(44.4%),11例次血钾<2.5 mmol/L(55.6%)。补钾溶液的浓度为0.5%~1.5%,平均0.97%。补钾速度(0.4~0.5) mmol/(kg·h),平均 0.48 mmol/(kg·h)。钾绝对入量4.5~48 mmol/L,平均15.5 mmol/L。监测血钾增高(0.2~1.8) mmol/L,平均 0.6 mmol/L,平均每小时增高0.09 mmol/L。

2.2 心电监测

监测补钾总持续时间2~12.5 h,平均7.85 h。低钾血症发生时,快速补钾组有14例、常规补钾组有6例出现心电图异常表现,如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房性期前收缩、室颤、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改变、u波出现。快速补钾组当血钾上升至3.0 mmol/L,上述表现明显改善,继续改为常规补钾方案后,当血钾上升至3.5 mmol/L后上述心电图的改变可完全消失(指P-R间期和Q-T间期缩短至接近正常,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纠正,T波部分改变或完全纠正) 。而常规补钾组当血钾上升至3.0 mmol/L,上述表现改善缓慢,且仍有心电图异常。两组从补钾前到0.3 mmol/L时,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变化按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44 < 0.05,Fisher’s Exact Test)。

2.3血气分析

患儿在快速补钾过程中同时监测血气,发现14例酸碱紊乱,2例代谢性酸中毒(高阴离子间隙)合并呼吸性酸中毒,4例代谢性酸中毒(高阴离子间隙)合并呼吸性碱中毒;3例代谢性酸中毒(正常阴离子间隙)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例为单纯呼吸性碱中毒,3例为单纯呼吸性酸中毒。常规补钾组酸碱紊乱共12例,其中7例二重紊乱。见表1。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Chi-Square)。
3 讨论
人体内K+绝大部分(98%)存在于细胞内液,它维持细胞内液的电中性,与渗透压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血液中K+含量很少,但浓度稳定地维持在(3.5~5.0) mmol/L之间。新生儿略高,为(4~6) mmol/L,血钾低于3.5 mmol/L即称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是儿科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发病可急可缓,病因复杂,多与摄入不足,消化道、肾脏的丢失过多以及K+在体内分布异常有关[3]。(1)K+摄入不足:危重病儿吸吮无力,哺乳量下降或因病情需要禁食等原因造成钾摄入量严重不足。(2)K+丢失过多:①严重腹泻、胃管引流或减压、腹膜透析治疗。②利尿剂:甘露醇、呋塞米在减轻脑水肿治疗过程中的肾排钾增多。③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盐皮质激素增多,如醛固酮原发或继发性增多。④青霉素类药物:此类药物有报道指出可能使肾小管管腔负电荷增多,从而肾分泌钾增多,出现低钾血症[4]。⑤镁缺失:肾小管髓袢升支对钾的重吸收依赖于Na+-K+-ATP酶的活性,镁离子是其激活剂。低血镁时,髓袢升支重吸收减少,尿排钾增多。(3)K+分布异常。医源性因素纠酸不当导致碱中毒时,远球肾曲管增加K+分泌,尿中K+丢失增多。一般临床常用的补钾治疗方案为以0.15%~0.3%氯化钾溶液按<0.3 mmol/(kg·h)的速度输入。经过临床实践,认为这种补钾方案并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急性重症低钾血症。快速补钾用于血钾在短时间降低且<2.5 mmol/L的情况,输入钾的浓度和速度均可以超过正常水平,速度一般为(0.4~0.5) mmol/(kg·h),浓度一般为0.5%~1.5%。但是,对于不同程度的低钾,快速补钾的速度和浓度应有所不同。血钾<2.5 mmol/L补钾的平均速度为0.48 mmol/L,平均浓度为2.55%;2.5 mmol/L<血钾<3.0 mmol/L补钾的平均速度为0.425 mmol/L,平均浓度为 1.2%,而血钾≥3.0 mmol/L时补钾的速度应改为常规0.3 mmol/L,浓度为0.3%。低钾所致的心电图异常随血钾的纠正,也相应改善。快速补钾后,血钾接近或恢复至正常,但短时间内再次出现低钾,其原因可能与血钾细胞内转移有关。对此,应多次重复补钾过程,才能使细胞内外血钾最终达到平衡稳定。 本研究中两组从补钾前到0.3 mmol/L时,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变化按P < 0.0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 = 0.044,Fisher’s Exact Test),考虑:①是血钾的快速恢复对心脏改善有更好的作用。②常规组心电图有相应较缓慢改善,但异常改变未消失,我们仍将其计入异常心电图例数。③样本量小,采用确切概率法。快速补钾过程中的酸碱紊乱与常规组相较,统计学优势不显著,考虑与快速补钾对酸碱平衡所造成的缓冲不足有关。
急性重症低钾血症往往由各种综合病因所导致,且易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发生。低钾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心脏、肾脏和消化道症状。因有原发病的存在,低钾血症的表现常无法与原发病表现区分,但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的表现[5]。患儿低钾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低钾程度、发生低钾的速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在低钾对患儿心脏影响的观察中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我们注意到心律失常中异位心动过速、异位搏动较多见,而房室传导阻滞则相对少见,而且患儿房室传导阻滞程度与低血钾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这与某些学者的观察结果类似[6],说明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并非仅仅与血钾浓度相关,也可能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之比等其他因素相关。儿童原发肾小管性低钾碱中毒包括Bartter综合征(BS)和Gitelman综合征(GS),均以低钾代谢性碱中毒、肾性失盐、高肾素、醛固酮血症和正常血压为特点。BS与GS以替代治疗为主,但两者治疗有所不同,其鉴别需结合氯离子清除试验[7]和基因突变检测。BS的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对于其引起的急性重症低钾血症应首先予氯化钾以纠正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诊断治疗较晚或误诊、漏诊的患者可死于严重电解质紊乱、肾衰竭和感染[8]。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急性重症低钾血症患儿在严密的心电及血生化指标的监测下,快速地高浓度补钾应该是安全有效的,且无一例出现因血钾增加过快导致的并发症。但对于慢性低钾血症的患儿,由于发病速度较慢,程度较轻,有一定的代偿和适应,故临床症状较轻,故补钾速度无需过快,一般使血K+浓度升高(0.2~0.4) mmol/d即可。若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考虑快速补钾方案。
[参考文献]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8-853.
Coca SG,Perazella MA,Buller GK. The cardiovascular implications of hypokalemia[J]. Kidney Dis,2005,45(2):233-247.
[3] 杜嗣廉,王为达.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

(一)[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9):569-571.

[4] 王家珍,李晓萍,龙亚军. 药物诱发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2006,27(1):42-43.
[5] 秦飞,张小莉. 早期新生儿低钾血症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S1):39-41.
[6] 杜瑞云. 小儿低钾血症引起房室传导阻滞12例报告[J]. 实用儿科杂志,1993,6(6):46.
[7] Nakamura A,Shimizu C,Nagai S,et al. Problems in diagnosing atypical Gitelman's syndrome presenting with normomagnesaemia[J]. Clin Endocrinol,2010,72(2):272-276.
[8] 范树颖,张碧丽,王文红,等. 原发肾小管性低钾碱中毒的临床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7):1334-1336.
(收稿日期:2012-11-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