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中国新闻事业 >简论村子一条“路”一个村子42个孩子大纲

简论村子一条“路”一个村子42个孩子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32070 浏览:1464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采访过程中,她带领5人采访小组跟随接孩子出来上学的乡干部们一路翻悬崖、趟冰河,徒步整整两天,走进村子,跟村民们同吃同住同行,结下深情厚意,又跟随乡干部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劝学,了解村子的生活生产现状,之后又跟着乡干部和家长一起带着42个皮里村的娃娃徒步两天时间走出大山、回到县城小学明亮的课堂。
从2011年8月开始,主流媒体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第一批被派到一线走基层的记者,她率领团队徒步往返9天,行程近200公里,其中在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条上学路的报道牵动了万千观众的心。
她就是本文作者何盈(左图),采访过程中,她带领5人采访小组跟随接孩子出来上学的乡干部们一路翻悬崖、趟冰河,徒步整整两天,走进村子,跟村民们同吃同住同行,结下深情厚意;又跟随乡干部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劝学,了解村子的生活生产现状;之后又跟着乡干部和家长一起带着42个皮里村的娃娃徒步两天时间走出大山

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udooo.com

、回到县城小学明亮的课堂。这一路,何盈及团队历经艰辛、感受并记录下乡干部们的责任与勇敢,村民们的质朴与热情,孩子们的乐观与阳光。
在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首播,并连续7天播出7集的《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无论从拍摄手法、画面剪辑,还是记者采访、解说词撰写等方面都为电视新闻尤其是“走基层”报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节目感动了无数观众,在网络微博上也引起长时间的好评与热议,并赢得了业界专家的赞许,节目也得到领导的表扬。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获得一等奖。
木布拉克夏、库尼、阿不都拉肯木、巴哈丽姑丽、布里布里、卡地拉克、艾米、胡写尔江……塔吉克族的名字没什么规律,不好记,可现在我可以一口气写下一大串,每写下每一个名字时,我的脑海里都会跳出来一张或羞涩或顽皮或甜美的笑脸,一张笑脸对应一个名字,不过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皮里村的孩子”。
“这条路上令人感慨感叹的
人和事太多,我只想老老实实地
给大家讲故事。”
曾经有位新疆台的记者问我,“你这次走基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认识了皮里村的孩子们”。这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女孩愣住了,然后说:“我真没想到你会这么回答。”“那你以为呢?”“我以为你会说最大的收获是这个节目播出后产生了巨大反响,那些孩子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正在琢磨自己的境界是不是有点不高,她接着说:“你这个回答特别让我感动,你真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蹲点日记的首播是在每天早上7点的《朝闻天下》,7集日记每天都是前一天一睁眼就开始赶第二天要播的节目,一天做出一条10分钟的片子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次却做到了,每一集的稿子大多一气呵成,因为没时间细斟酌,所以写下的反倒都是自己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按照《走基层蹲点日记》的格式,每一系列的日记最后一篇都是蹲点记者自己出来谈采访感触,这最后一集感触把自己难住了,当我坐在镜头前要说一段感触时,突然有些无语,因为我发现自己所有的感触都已经融进每一集节目里。这条路上令人感慨感叹的人和事太多,我只想老老实实地给大家讲故事。
“当心里装着
这样一幕幕场景的时候,
我理解了孩子们”
这次采访最大的难度是语言交流,除了马尔洋乡党委书记郭玉琨,其他干部都是塔吉克族,汉语说的最好的武装部长萨旦,是郭书记的翻译,但是跟他交流深一点的东西就费劲了。皮里村的孩子们汉语说得并不好,特别是跟塔县小学他们的同班同学相比,语言能力差了一大截,可能因为住在县城或附近的孩子平时接触外界接触汉语的机会要更多,而他们除了上课听老师讲汉语,下了课他们之间交流还是用塔吉克语,放检测回皮里村就把汉语彻底扔掉了。而我们对别人的了解需要从一“言”一“行”中去观察,因为“言”的障碍,这次需要更多地去揣摩他们的“行”,然后再将他们的情况呈现出来。我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不要让我们的片子只是成了一个探险片,如果交流不了,就需要一路上体会和观察,光细致不行,需要用心。
第五集里当我们跟孩子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走了整整两天快要到终点时,我问好多孩子一个问题,我想知道这些孩子需要什么,也许我们可以帮到他们。前面问了两三个孩子,“跟阿姨说,如果可以实现你的一个愿望,你最想要什么?”孩子们都愣住了,笑或者望向别处,再看看我,总之就是不回答。我一开始以为他们不善表达,就接着找了跟我很熟悉的几个孩子,结果还是一样,我突然意识到,不是他们不愿意开口,是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确实有点难度。只有在我继续搂着他们的肩膀再问了两次,“好好想想,没关系,如果说出来就能实现呢”,说这话时我心里也有点忐忑,万一孩子说出的愿望我们实现不了呢。最让我心疼的是木布拉克夏的回答,我本以为他是42个孩子中年龄偏大的,而且路上一直照顾着我,我问他渴不渴、累不累时他总是摇摇头说不渴不累,可当我问他这个问题时,他想了很久后,说了一句想要“一条好走的路”,又停了一下说:“这个路太难走了”。 那是我们一起走了一天累得不行刚刚歇下脚的时候,我太理解他为什么想要一条好走的路,一个我认为最坚强的男孩说出这个愿望,而且我感觉得出他睁着大眼睛在强忍着不哭,我怕自己太软弱会让他更难过,也强忍着,搂了搂小伙子的肩膀,什么都没说,我答应他如果说出来就能实现,可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片子编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有两种处理方式,按常规直接把孩子们的回答剪出来,因为在一般的采访中只有说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孩子的回答想要鞋,想要一条路,把这些剪辑成一组也会很让人感动。但是,我选择把孩子们听完问题后的大段沉默、大段无语也放进片子里,因为那才是最让我心疼的片段,片子里这一组沉默之后我说:“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却难倒了皮里村的孩子们,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在村子里的时候,我们住在孩子们家的土房子里,看着他们每天的生活,看见临出发前姐姐给他们把鞋子洗了,而在鞋子晾干之前他们只能光着脚满地跑,看见老二阿不都拉肯木挥舞着比他细细的小胳膊粗不了多少的斧头劈柴,看见老大木布拉克夏趁着天黑前帮爸爸把最后一块没犁的地犁完……当心里装着这样一幕幕场景的时候,我理解了孩子们被这个简单的问题难倒的原因,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他们也从没想过有什么东西只要说出来就能实现。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