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中学德育 >试议对接教和学方式有效“对接”路径

试议对接教和学方式有效“对接”路径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26395 浏览:1196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学是一个蕴藏丰盈的“矿藏”,课堂教学是一个开采不竭的“金矿”。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或重学轻教都是片面的,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有效“对接”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对接
随着新课程不断向纵深推进,人们的视域、视角和视点都随之发生新的改变,但稍加观瞻,不难发现,目前人们的目光仍滞留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层面上,关于教与学方式的优化整合的关注还不够,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实在的兑现。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就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有效“对接”作一探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课堂教学“场”中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科学的运行中寻求有效的“对接”,才有望实现课堂教学的更有效、多产出和高附加值。
基于师生“学习共同体”和“共同发展体”,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加以梳理、取舍、整治、改变、优选和调控,进行合度有效的合并和糅合,使教与学方式统筹兼顾、主动协调、相互契合、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形成合力,催化以学促教有效性教学和以教促学有效性学习的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共同生成,发生“谐振”,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教与学方式的“对接”,使原先固定内容、固定速度、固定标准的单向的课堂教学格局彻底被打破,意味着师生在态度、意识、习惯、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优化整合,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以及存在方式的和谐统一。
根据影响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因素,实现教与学方式“对接”的现实路径是:
1.课堂教与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分为物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它们对教与学方式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但又不像教师、学生、教材那样直接、稳定和集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补充、促进,从而产生“整体效应”。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弯下腰、蹲下身来,走近学生,成为课堂“生态文化”的同构者,成为学生亲密的伙伴,课堂教学“心理场”一旦形成,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
2.教学设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上在于教师忘却了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建立师生平等合作关系,作为“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研讨、谋划,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设定评价指标、学习策略等,对每一节课基础的、核心的内容进行有情意的商讨、有深度的开发、有力度的挖掘、有精度的提炼、有高度的观瞻,从而达到“组合质变”,产生“共生效应”。 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天然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可再生的学习资源,两种资源的优化整合,将导致整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体效益增值。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教案和学案有机整合,以学定教,主动迎合学法,新课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作业布置等,采取与学生共同协商、研习的方式,对每一个细节,都以学情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为支点,以学生会学、乐学为旨归。
3.推进策略。采取“示范引领、行动跟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推进策略。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自主与他主、独立与合作、探究与接受、开放与规范等关系,从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角度,师生共同对教与学方式进行通盘考虑、精确权衡、动态考察,共同寻找最佳的高位“平衡点”。就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其基本范式是先“入格”,后“出格”,以学生的学为参照物,以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为基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使之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步,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最近发展区”,实现教与学双赢。
4.组织形式。通过师生学术沙龙、座谈会等形式,对课堂教与学的全过程统筹兼顾、精心设计、有效调节、共同诊断、分析、评价和反思,组合个体的智慧能力、发挥整体效应,师生形成“学习型组织”。以课例研究为切口,通过研讨、交流,就教与学方式的同步展开、有效匹配、科学运作等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5.优化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学评教、以教评学、家长和社会的评教评学;评价目的归一性:将教与学作为统一体,侧重于教与学的有效融合和整体效应、师生全面素质的共同发展和提高、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生成、师生群体意识和相互适应能力等;评价内容的立体性:教与学对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立体达成;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同等重视。如:记“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建立“师生共同成长记录档案”、 师生共同分析单元检测和有关考试的得与失,并用表格形式进行适当细化,分析是教的原因还是学的原因等。
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会影响、激活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与学习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统

一、所以,教与学方式最终走向和谐统一是实然的。

教与学方式的有效“对接”,是践行新课程核心理念、建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生态文化”、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应然诉求。
参考文献
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1(12).
余文森.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
[4] 王小明,吕智敏.论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教育科学论坛[J].201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