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组织传播 >阐述流行语以“魔弹论”看网络流行语传播学术

阐述流行语以“魔弹论”看网络流行语传播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9920 浏览:363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使网络成了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之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传播学中的“魔弹论”有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网络语言魔弹论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风靡

网络语言最初发展起来是因为文字或字母简单、内容有趣,并且使用方便。如早期的“MM”代表美眉,“伊妹儿”代表E-MAIL,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含义。但“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造就了一批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又反过来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对社会现象的探讨”①。由此产生的流行语,较之早期符号的简单替代,有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新闻学和社会学意义。

1、网络流行语的内涵

网络流行语即在网络上风靡,却又迅速被淡化的语言,是广大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年轻化等特征。这种年轻化不仅是使用群体的年轻,更是时怎么发表展的体现。尽管网络流行语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来源并影响着现实社会。

2、网络流行语风靡的原因

(1)网络普及,人人能参与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传播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使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人人都当记者,事事都是新闻”②的时代。这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基本原因。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兴起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其时代的投影。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麦克卢汉认为:“每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③
(2)新闻事件的不断出现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表达的日渐强烈,于是他们在各类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颇具影响的社会事件。在这个人人可以参与的网络社会中,在相同的语境下,相似的文化价值观使网民们的意见极易形成共鸣。
(3)网民表达自由
网络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成为 “人人参与的社会”,从中国内地网络普及度来看,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18200万人,2009年达到3.8亿人,19-35岁间的人群占83.1%,高中以上学历占64.7%。④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里,人们思想活跃、追求新奇、渴望交流,在虚拟的空间里尽情发挥,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成为可能。

二、“魔弹论”在网络流行语传播中的体现

1、“魔弹论”

魔弹论又叫靶子论、弹论或皮射论。这种观点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威力,“认为大众媒介就像写作教程射击一样,公众犹如靶子,一旦击中,靶子就应声倒地。”这种理论将受众描述为受其本能驱使、人数庞大、缺乏教养、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人,他们“孤寂无援,彼此隔离,难以沟通,除了有限的社会规章、法制、契约外,严重依赖大众传媒跟社会发生关系”。⑤
因为“魔弹论”本身的理论缺陷,很多传播学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魔弹论夸大了媒体的力量,忽略了客观因素,并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一边是全能的传媒在传播,另一方是无力的大众在接受,靶子迟早要倒在魔弹下。学者们还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众煤介对选民的态度并未产生左右局面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有力地驳斥了魔弹论,结论是大众远不是无能为力的“牺牲品”,他们“相当主动, 善于选择,想要操纵信息而不愿受信息摆布。他们会抗拒说服信息, 而且总是固执地想反过来影响说服者。”⑥

2、网络语言中“魔弹论”的体现

(1)从传播者看
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中,传播者是广大网民。我国网民的年龄集中在19-35岁,他们从一些在社会上反响比较大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中找到灵感,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表意见,发泄情绪(包括不满,思考和愤慨的情绪),在无形中给了接受者压力,同时也给了社会压力,给了媒体压力。传播者利用其本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创作力和号召力,将传播内容铸成“魔弹”,发射出去。
(2)从受传者看
网络语言的传播并没有刻意设定传播对象,但因为网络的使用群体集中在19-35岁之间,年轻人更具活力,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也有精力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物传递出去,所以传播速度快,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各媒体受网络影响,网络语言也流行到了媒体上。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中,被“魔弹”击中的不仅是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媒体本身也在无形中成为被射击的“靶子”。
(3)从传播内容看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个讲究时代个性的社会⑦,因此信息要想得到广泛传播一定是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新颖有个性、方便传播、容易记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受众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击中”更多的目标,广泛并迅速流行起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网络流行语具有这些特性。

三、“魔弹”产生的效应

1、正面效应

首先是加快了新闻的传播。网络流行语都是来源于一些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现象,由于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诙谐,通过大众媒体的不断介入而扩大传播范围,与互联网共同发力,使其很快就被大众所熟知。而对词语来源的好奇会促使受众去了解新闻事件本身,从而形成大众舆论,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舆论的合力。加之这些语言通常不仅仅只指某一个具体事件,而是某些社会现象的缩影,具有更为宽泛的新闻学意义。“网络流行语在大范围中得以流行,还体现了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以及舆论监督空间的提升”⑧。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受众生活中的压力。
类似“打酱油”“”“做人不要太CNN”等都是来源于复杂或者重大的新闻事件,体现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网络语言本身有简洁、幽默、活泼、隐喻等特征,它往往暗示着社会发展的动向,虽不及传统媒介那般严谨,不能完整地将整个新闻事件表述出来,但它同样肩负着记载事实的角色,“是社会新闻的浓缩记忆。”⑨人们在平时的使用中,这些浓缩的诙谐字眼,提高了传播效率。

2、负面效应

虽然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能引起人们共鸣,创作者会有成就感、认同感和喜悦感,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但现实与虚拟的角色异化,使个体自我认识模糊不清,甚至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愿面对现实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这些极度浓缩的网络语言,所以语境的不同也极易使语言交流产生障碍。而不同的年龄层次,例如“70后”“80后”“90后”关注的内容不同,接触的信息有差异,也容易造成失效传播。同时,网络语言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中,新潮的网络词汇屡见不鲜,让教师、家长颇为头疼。
更为严重的是随之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危害着人们的生活。比如“人肉搜索”,引发网民对当事人的集体施虐, “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等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网络暴力现象。
综上所述,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魔弹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网民便是传播者,也是的射击者,而那些反映社会情绪的语言就是本身,中弹者除了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等,还有媒体自身。网络语言是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来源于社会又影响着社会。网络流行语体现出来的嘲讽、挑衅等“批判”色彩也是一种非正统、反常规的表达方式,但却能大范围流行开来,也表明现代社会的宽容度大有提升,度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①高阳,《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北京文艺网,2009
②赵金、叶匡政、张修智、曹轶宁,《网络件之上看下看》[J].《青年记者》,2009(7)
③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2):201
④胡翼青,《对“魔弹论”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8)
⑤胡翼青、何乔,《传播与城市的想象》[J].《当代传播》,2010(5)
⑥乔新生,《网络流行语爬上了人们的身体》[J].《长江商报》,2009(6)
⑦李培林,《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媒体受众观与受众读图心理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6)
⑧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8
⑨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69
(作者:重庆工商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大学文新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