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比较法学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3923 浏览:160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企合作,作为加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文章从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性命题的内涵、阻碍因素和现实路径对该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裨益于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性

一、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性命题的内涵解析

在本文中所探讨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性,是特指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背景下,总结我国高职教育诞生以来的办学经验和教训,基于社会实践并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激发校企合作的活力和积极性,通过产学研结合的路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归宿。

(一)高职教育的性质是提高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性的根本依据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在自身定位、办学特色、管理模式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是,高职教育的性质从未改变,那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第一,高职教育的区域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同普通高校的定位不同,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而这些人才从高职院校毕业之后,大多都直接在院校所在地工作就业,直接怎么写作于当地经济,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增强该区域的竞争力;第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侧重于实践方面,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只有通过实习实训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创造同实际工作环境相仿的实践教学基地。但是,仅靠高职院校本身的能力远远不够,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强化同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是提高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性的内在动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寻求突破。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程度是人才资源之间的博弈。也一再强调,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这种现实条件和政策环境下战略意义更为重要。企业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发展二者存在着正相关性。具体而言,企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靠和动力源泉,是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而高职院校则是培养企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企业降低人才成本、提高员工素质的主渠道。
(三)校企合作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重要路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渠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意识到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只靠传统大学的力量远远不够。在社会背景下,一批新式大学应时而生。从此,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式列入各国政府的战略议程。观察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现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国家的各行各业都比较积极地参与到职业教育队伍中来。很多行业主动与职业院校联系,开展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有的学校推行订单式教育,企业为学校提供硬件等各方面的帮助,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订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有的职业学校的考试 都是由行业协会举办,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二、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校企需求不

一、难成共识

作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生产、怎么写作或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对高职教育目标、规律和内涵把握上还有待逐步完善与成熟,在寻求校企合作时,还不能从高职教育规律和校企双方互惠共赢的需求出发,通常关注的是各自暂时的具体的需要,往往只想通过校企合作来解决其自身的不足。作为合作另一方的企业,关注的往往又是廉价的劳动力,忽视学生成人成才的客观需求、忽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忽视企业家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二)政府职能缺位,约束不力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人们大多有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政府甩手不管就是市场,政府参与就是计划”。政府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主导作用、推动作用不够,因而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既缺乏相关的激励政策,也缺少相应的行政约束措施。

(三)合作形式热烈,实质冷清

职业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校对校企合作的意愿普遍比较强烈,满腔热情,而绝大多数企业却缺乏实际动力与具体措施,往往是轰轰烈烈地举行签协议、挂牌子等活动,缺乏后续跟进,校企合作实质性进展比较缓慢,甚至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四)合作横向不广、纵向不深

企业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上参与程度低依然具有普遍性,校企合作普遍停留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就业推荐”等简单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不够,特别在培养目标的制定、项目课程的开发、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合作尤为不足。

三、校企合作多元办学意义及成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其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展“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学校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对于为当地岗位人才的培养、发展当地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与职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今后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将逐步推广到合作建设专业实验室、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其它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生长。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