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语文教学 >在虚荣心和诚信之间人性

在虚荣心和诚信之间人性

收藏本文 2024-04-22 点赞:27708 浏览:1294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莫泊桑小说《项链》作为经典作品,人们普遍认为它批判的是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故事围绕项链展开情节,给读者展示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因为爱慕虚荣而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检测项链的悲剧故事,让人读了感慨不已。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批判人性中虚荣心弱点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在虚荣心的阴影下闪耀着的人性中的诚信的光芒。这无疑是该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正如作品所表现的那样,玛蒂尔德最大的特点是追求虚荣。她把大资产者的奢华生活当作自己追求的理想,奢望着那些无法触摸的东西。她收到请帖后费尽心机抠出丈夫的积蓄,来为自己做了一件可以穿着体面的长衣裙。为了有耀眼浪漫的一刻,让那些命运不如她的妇女用艳羡和妒忌的眼光看着她,她借了朋友的项链来装饰自己空荡的脖子、填补心中的空白。而也是她虚荣心的作祟使得她在丢失了别人项链的那一刻并没有如实相告,而是花尽了自己的青春忙碌地还着“债”,为了自己仅剩下的一丝面子,她付出了十年的代价。
而路瓦栽先生呢,他之所以花很大力气弄到那张请柬并且为此“得意洋洋”,就是因为晚会的请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难得到,一向很少发给职员”,并且这是“一个好机会”,“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官员”。他醉心名利、爱慕虚荣的心态是显而易见的。
佛莱思节夫人也不乏虚荣心。她去珠宝店写漂亮的青缎盒子来装检测项链,只是为了使这挂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检测项链看起来更像项链,以此来显示富有,抬高身价。在向玛蒂尔德出借项链时,她显得十分大方,拿来一个大匣子,任凭其挑选。当玛蒂尔德挑中一条项链时,她明知是检测的,却不说明,而是慷慨表示,“当然可以”。更为甚者,在“还项链”一节中,她抱怨玛蒂尔德归还迟了,声称自己“也许”早就需要用这挂项链了。这与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唯恐被发现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露出佛莱思节夫人虚伪的心理。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在际遇发生变化时人物所表现出的诚信。不论是玛蒂尔德、路瓦栽先生,还是佛莱思节夫人,他们都最终坚守住了道德的底线。
玛蒂尔德虽然曾对上流社会很向往,总以为自己生来就是为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的,以致于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并常常为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心生痛苦,整天哭泣,但她却从来都没有产生过要通过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来实现自己梦想的念头。不仅如此,在丢失了项链后,她没有千方百计地以躲避赖账,也没有写一条检测项链还给别人,更没有以死来寻求解脱,而是信守“借债还钱”的规则,想方设法借贷后,以巨额债务为代价,如期送还给了佛来思节夫人一条货真价实的项链。然后,玛蒂尔德勇敢地决定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迎接命运的挑战。为了偿还可怕的债务,她丢掉了昔日的梦想,懂得了穷人的艰苦生活,不停地做着粗笨活儿和讨厌的杂事,使自己成了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最终,她用了十年的时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尽管一开始她没有把丢失项链的真相告诉自己的朋友,那也是为了赢得偿还的时间,算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不能说是不诚实。在诚信与债务之间,玛蒂尔德选择了诚实。玛蒂尔德视恪守信用高于一切的做事原则,正是她的可赞美之处。
路瓦栽为了使玛蒂尔德在参加舞会时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积攒多时、准备用于购写一杆去打云雀的四百法郎拿了出来,显示出了一个丈夫的忠诚。玛蒂尔德不慎丢失了项链,路瓦栽并不急于抱怨,而是想办法赔偿这件首饰。为了赔偿项链,路瓦栽拿出了父亲留下的一万八千法郎遗产,然后承受着未来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到处借钱、签债券、订契约,以致于到了冒险的地步,并担心自己能不能保持信用。为了还债,他连续十年晚上加班。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佛莱思节夫人虽然有钱,但是她和贫穷的玛蒂尔德却很有交情。她极其干脆地答应玛蒂尔德借首饰的要求,任由玛蒂尔德随意挑选,连借条都不打。对玛蒂尔德归还的项链,她不加检查,也是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当十年之后相遇,玛蒂尔德向她讲述了归还项链、偿还债务的经历后,她直言不讳地告诉玛蒂尔德那挂项链是检测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事实上,当初,尽管有许多细节暗示了那挂项链是检测的,但玛蒂尔德并没有怀疑过。经过了十年变迁,玛蒂尔德都快让佛来思节夫人认不出了,就更没有人怀疑那挂项链是检测的了。佛来思节夫人完全可以将真相一直隐瞒下去,心安理得地拥有那挂项链。但是,她却把实情完全讲出来了,并被朋友的行为深深感动。
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觉得作品中的人物是那么的可爱,追求虚荣的经历并没有影响她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马蒂尔德、路瓦栽先生和佛莱思节夫人代表了不同的阶层,但她们都守住了诚信的底线。显然,作者在批判虚荣心的同时,宣扬了一种精神,让读者看到了一线希望,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良好的愿望。这种批判却不彻底否定构思,更容易使故事符合生活的事实,使作品显得真实。而最主要的则是寄托了作者的一种理想,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也由此略见一斑。
(杨秉文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六中学733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