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天安框架下“天安舰事件”媒体呈现

天安框架下“天安舰事件”媒体呈现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26161 浏览:118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10年3月26日,韩国军舰“天安号”在黄海海域沉没,成为和平时期韩国海军最大一起灾难。事件不仅在朝鲜半岛内部产生了巨大回响,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注意。然而由于中西方媒体文化差别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他们的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也迥然相异。鉴于此,本论文运用传播学领域的框架论述作为论述基础,借鉴台湾学者臧国仁关于框架的高、中、低层次的划分论述和周翔及Catherine A Luther关于SARS事件的框架浅析,对中美大报关于“天安舰”事件的报道进行比较浅析。框架论述是一种潜在的作用建构历程,体现为一种选择,强调或重组的动态历程,即通过选择部分事实,强调部分事实或重组事实各部分,架构起新闻的框架,以而影响受众对新闻的认知。本论文以国内的《环球时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为探讨对象,针对两报在报道主题框架,消息来源和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内容浅析与统计。探讨发现《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天安舰”事件建构起不同的框架。《环球时报》主要建构的是事故框架,而《纽约时报》建构起的主要是责任框架与大国框架。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对中美两国的两报媒体形象呈现进行了探讨,发现《环球时报》对于中美两国形象塑造较为中立,而《纽约时报》对中国形象定位较为负面,而对美国形象塑造较为正面。本论文同时对造成此种现象的理由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同时指出《环球时报》在市场化报道方面与《纽约时报》的差别之处,以期进一步提升报道水平。关键词:框架论述论文天安舰事件论文国家形象论文

    致谢4-5

    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 绪论10-17

    1.1 探讨背景与作用10-13

    1.2 探讨不足13

    1.3 探讨对象和范围13-15

    1.4 探讨策略和思路15-17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论述回顾17-26

    2.1 框架论述概况17-18

    2.2 社会学和心理学18-20

    2.3 单个框架与持续框架结构20-21

    2.4 框架生成21-22

    2.5 框架论述与议题设置22-23

    2.6 框架竞争23

    2.7 框架论述变量与相似度检测23-26

    第三章 《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的“天安舰”事件报道框架浅析26-51

    3.1 类目建构26-35

    3.2 数据统计与浅析35-51

    3.2.1 《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对“天安舰”事件报道的整体情况35-37

    3.2.2 新闻报道呈现的主题框架37-46

    3.2.2.1 两报报道标题比较37-38

    3.2.2.2 新闻报道呈现的主题框架38-41

    3.2.2.3 新闻媒体对消息来源的选择41-44

    3.2.2.4 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向44-46

    3.2.3 新闻媒体采取的报道形式46-47

    3.2.4 新闻报道的关联判断47-51

    第四章 探讨结论和理由及探讨局限51-56

    4.1 探讨结论及理由51-54

    4.2 探讨局限54-56

    参考资料56-60

    附录:《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所采集新闻样本目录60-6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