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学 >简论典型人物采访技巧

简论典型人物采访技巧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3843 浏览:123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篇成功的典型人物新闻作品,要让受众在感知其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报道对象产生可感、可信、可学的第一印象。因此,典型人物的采访需要技巧,记者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作为一名广播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典型人物采访的技巧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采访前做足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关键环节。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确定好采访对象,运用各种手段查找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只有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采访思路清晰,报道主题明确。
广播采访是一对一的采访,记者要录下采访对象的声音,一般采访时间都比较长,因此需要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采访目的,制作采访提纲,精心设计最切中要害的提问。对于专业性领域典型人物的采访,记者要事先对采访对象从事的工作及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认识,并要备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性问题用来和采访对象交流,这样才容易获得采访对象的认同,使采访活动顺利进行。2004年1月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平煤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铁岗当选该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张铁岗成为河南省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唯一一位来自煤炭生产企业的院士。这条消息是笔者等待多时的,因为早在张铁岗申报院士时,笔者就已经开始准备他的履历、工作成绩、专业特长、研究课题、人生追求、对事业的态度等各方面的资料,做好了这位从采煤工干起,一步步走入科学圣殿的院士的访前案头准备工作,所以由笔者采制的人物专访《咱平顶山“土生土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采访中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要具体,用语要简洁明了,尽量用短句子、用不产生歧义的句子、用肯定的语气问具体的问题。记者所提问题要和采访对象息息相关,要让对方一听就懂进而打开话匣子,围绕记者的采访中心作出回答。另外,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与其保持平等,在采访内容和范围内,征求对方意见后,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才能使被采访者感受到记者的真诚可信,从而在轻松的心态下接受采访。在提问时要善于从对方的视角去思考,把握对方的感受,提问要得体,尽量避开对方忌讳的话题,避免侵犯对方的隐私,以免采访陷入尴尬和僵局。笔者2009年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栏目播发的稿件《乡村教师任宗毓》的采访就是很好的例子。残疾教师任宗毓是鲁山县赵村乡堂沟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虽然工资低生活清苦但却三十年坚守深山教学岗位,采访他当然要采访他的妻子岳晓文。这是一位很有性格的年轻女性,她在20岁时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从城市嫁到深山支持丈夫的工作,思想境界很高。但是笔者料想到她肯定有不少难言的苦衷,于是提前设计了这样的话题:“晓文,我比你大几岁,我知道离父母远会有难尽孝心很无奈的时候,这时候你一般怎么排解情绪?”到采访她的时候,笔者发现晓文推推拖拖,并不是很主动配合,于是走到她面前,抛出了这第一个问题。没料到晓文扑到我怀里大哭起来,她说近来有好几拨记者都是问当时嫁过来时的细节,有的还指责她的父母说真是太狭隘了,她说“我没料到你不问这些却问我咋排解情绪”。这样,话匣子打开了,笔者的其他问题也都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采访提问要有针对性,记者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提问要由浅入深,找准“切入点”和“落脚点”,长驱直入,使整个采访始终围绕中心议题展开,使采访对象紧跟记者的思路而谈,引发采访对象肺腑之言,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问。
为了确保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对话的主动性,让对方尽量减少题外话,恰当地掌握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对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要及时且巧妙地加以制止,避免形成答非所问的局面。但是要切忌主观臆断对方的思想,否则可能使采访对象陷入记者的意图,讲出违背意愿的话,使新闻丧失真实性。
善于倾听,在倾听中发现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记者要练就一双发现新闻线索、典型人物的慧眼,随时处于采访状态中,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都要感兴趣,要注意一些突出问题、新鲜观点、成功经验或生动感人的事迹,要多听那些众人关注的事例和能够触及灵魂的事例。事例不分大小,只要典型、感人,能够激起听众的兴趣,就要搜集整理起来。遇到不同意见时,要注意多听取分歧意见,这样有利于发现新线索,挖掘新事例。
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有真心倾听的姿态,而不是心不在焉,把录音机一开对着采访对象就干自己的事,要给采访对象一个非常诚恳的心理暗示,这样他才会滔滔不绝地进行陈述,形成真正的沟通。记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有耐心,要学会保持沉默,不断地发现新的信息;要善于倾听,尊重采访对象,不轻易打断对方的思路。对于一些没听清的问题,可以在采访本上记下来,待采访告一段落后再提问。
亲临现场仔细观察,发掘真实新闻
现场观察是除了访问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现场观察,可以加深记者对典型人物的理解,激发创作灵感,捕捉经典细节,使新闻作品具有现场感。记者必须深入现场进行细致观察,通过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找到最佳的报道角度,力争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2010年8月31日,汝州市大峪乡农民董桂英因“12年来,在亲人相继去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udooo.com

世的情况下,一人照顾9位老幼病残,并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偿还了10多万元外债,用最朴实、最动人的方式诠释了诚信的意义”荣登由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中国好人榜”,被评为“诚实守信”好人。笔者到她家采访时,非常注意她家里的陈设细节,也非常注意观察这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的行为,记者在现场捕捉到了许多细节,像她用在墙上画道道来记账的“特殊的账本”,她不停地干活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这都让《牡荆花开》这篇广播报道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让听众记住了董桂英和她的事迹。
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新闻现场的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更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把了解和体察人的感情作为深入采访的通道,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自己需要的东西。
多记好材料,积累“记”的经验
记录是决定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必要环节,也是记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使用录音机是广播记者最主要的记录方式,它是最真实的记录,能给听众留下听觉的震撼,但也有一些不适应性。所以还是提倡在录音机记录的同时,多采用笔记的记录方式。
灵活运用各种笔记的技巧,把采访本变成“活档案”,对于提高记者采访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笔记的记录内容要有所选择,记录方法要区别对待。交谈时要简记;记录主线,侧重于心记;交谈后要追记,侧重于把谈话的情况补充上,以免忘掉。善于记录的记者总能做到几点:记“实”,真实准确,记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即新闻中的五要素;记“情”,真情实感,记录事件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的身世等;记“点”,观点明确,着重记好要点、难点、疑点,采访者容易忘掉的易忘点;记“感”,写作灵感,记者访问和观察中产生的感想和写作灵感,不必马上寻求答案,可以先记下来,待以后处理。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采访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保持采访对象良好的心态,是采访顺利进行的保障。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被采访人的谈话兴趣,还可以活跃采访气氛,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有时,记者要做即兴采访,更需做好充分的访前准备工作,对采访的人和事要详细了解。遇到拒绝采访或者被采访对象不善言谈的情况,记者可以找到谈话的切入点,把阻隔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无形的心理之墙拆掉,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记者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能很快建立起与采访对象间的良好沟通渠道。记者在采访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对被采访的人和事保持高度的兴趣,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共同点,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让对方产生“认同效应”,把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变成交谈,在交谈的氛围中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灵的沟通。在采访过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对方的陌生感,让对方与自己倾心交谈,并时刻保持谈话的兴趣,不至于出现无话可谈的尴尬情景。
总之,对于典型人物的采访,不光要求记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采访技巧。采访技巧是记者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种业务素质,这是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积累的一门学问,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者单位:平顶山广播中心)
编校:赵 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