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一英语教学 >金陵以奈达视角看《金陵十三钗》字幕翻译学位

金陵以奈达视角看《金陵十三钗》字幕翻译学位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5003 浏览:120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领域,在国家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充分考虑到交际环境和目标读者,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将沿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和理念,对近两年炙手可热的《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作出评析,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及不足,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奈达的翻译理论;电影字幕翻译;《金陵十三钗》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80-4 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

3.0045

1 .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已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各国的电影都通过DVD、网络等多种途径进入到了中国观众的视线,中国电影也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而在电影市场如此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双语片(即原语影片+目的语字幕)的地位更是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体味原汁原味的外国语言及文化。如此一来,中国的观众需要更好地理解外文片,外国的观众也需要明白地体会中国文化,这就使得字幕翻译的地位日益提高。近些年,国内涌现出大批学者,他们分别从目的论、关联理论、跨文化等理论视角探讨了电影字幕翻译,其中,奈达(Eugene A. Nida)的翻译理论一直备受瞩目。本文就将沿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和理念,对近两年炙手可热的《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作出评析。
2 . 奈达的翻译理论与电影字幕翻译
奈达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是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相似度检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也最大”(郭建中,1999)。奈达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在目的语中,用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 Taber,1969)。这就是他著名的“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改称为“功能对等”。其中,“最接近”是指与源语信息最贴近;“最自然”是指目的语表达方式要避免“翻译腔”,不能让目的语受众产生陌生感。此外,从奈达给翻译的定义中我们也可看出,他把源语信息的意义放在了首位。他认为,翻译不应当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对等,有时,“对源语信息形式的一定程度的甚至极端的偏离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Nida & Taber,1969)。奈达还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目的语受众的反应。他指出,最高层次的对等是“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但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总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高度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即使是最低层次的对等,也要“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郭建中,1999)。
作为最具当代特征的文化载体,一部电影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能让观众看懂,无论是本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能够理解电影对白的含义,进而领悟整部电影的主旨,体味其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于外国观众来讲,目的语字幕译文甚至会成为其接受、理解电影对白的唯一渠道。由此可见,奈达重“译意”和受众反应的翻译理念与电影的任务和目的是吻合的,必然对电影字幕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然,影视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本身就具有一些明显特征,如聆听性(通过耳朵聆听)、综合性(与表演、画面、音乐等因素有机统一)、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不可为了注解而在片中另外加字幕或旁白)(钱绍昌,2000)。毫无疑问,电影字幕译文也必须相应地满足这些要求。电影字幕翻译本身的特点可以大体归结为:口语化、综合性、时间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杨敏,2011)。其中,时空局限无疑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字幕必须与人物对白、动作、画面甚至音乐同步,随着画面的切换迅速更替,且字数必须满足观众的阅读需求(王荣,2007)。然而,“当观众的目光分别投向影片画面和屏幕底部的字幕时,他们的总体感觉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注意力会持续分散,从而导致信息亏损,而这些信息对追踪故事情节又是不可或缺的”(Gottlieb,1998)。因此,如果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双语影片的观赏性,使外国观众的理解与领悟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神地道的字幕翻译必不可少。
3 .《金陵十三钗》字幕翻译评析
《金陵十三钗》是由张艺谋执导、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战争史诗电影,是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战火中唯一暂时的“安全区”——文彻斯特教堂内,发生在一个为救人检测扮神父的美国殡葬师、一群教会学校女学生、十四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中国军人身上的故事。电影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芒发人深思。张艺谋在开始筹备影片时即瞄准全球市场,虽然最终无缘奥斯卡,但仍然获得了包括第6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内的国内外多项大奖,并斩获不俗的票房佳绩。其精准的字幕翻译无疑为其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不可没。
《金陵十三钗》人物配音共使用了中文(南京方言)、英文及日文三种语言,字幕采用中英双语。虽然语言互译稍显复杂,但其字幕译文传意精准,且兼顾影视语言特点,让西方观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这段历史以及中国的文化,值得深入学习与探讨。下面,本文就从奈达的翻译理论出发,对该影片字幕翻译的闪光点及美中不足之处分别加以评析。

3 . 1 译文欣赏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由于影片字幕主要是由人物旁白和对白构成,本文将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赏析《金陵十三钗》的经典译文。
3.

1.1 经典词汇翻译

由于《金陵十三钗》中大部分人物对白都采用了南京方言配音,所以难免会用到一些方言味道浓重、甚至粗俗的词汇,尤其是在描述人的品质的时候。例如: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3 . 2 美中不足
整体来说,《金陵十三钗》中的中英字幕对照是很成功的,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百密总有一疏,其中也难免有值得推敲之处。例如:
(15)George, I’m not. I’m not a priest. I’m not! I stayed here, because I was looking for your cash. And because that’s the nicest bed that I’ve slept in…in years. I didn’t get there. But is that like a priest?

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udooo.com

I’m not a priest! I’m not. I took Catholici lessons as a kid. Sometimes I remember that when I’m drunk, which I am as often as I can be.乔治,我不是,我不是神父,我不是。我呆在这,是因为,我在找钱,因为那儿有一张舒服的我还没来得及睡的床。我更不是神父了,我不是。虽然我从小接触天主教,只有喝多了才会说祷告词。我就是个业余的。
(16)Mr. Hasegawa. You said you posted guards for our security. He you been keeping these girls locked up until these celebrations? 长谷川先生,你说派兵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其实是为庆功会做准备吧?
虽然奈达认为翻译时必须要对原文作出或大或小的形式上的调整,而且因为影视语言的特殊性,很多时候必须舍弃一些东西,但是原文的信息仍然是需要放在首位、必须要完整地传达出来的。像例(15)中第二处划线处,“which I am as often as I can be”实际上是“神父”对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的描述,说自己总是处在醉酒的状态,强调自己不是神父,也不像神父。“我就是个业余的”这句话的语气相对来说就很弱了,并没能将这种心理状态到位地体现出来,可以将中文划线处修改成“但只是在喝醉酒的时候偶尔能想起来点儿。而且我基本上一直是醉着的”。再如例(16),英语对白中的“keeping the girls locked up”这一层含义在中文译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修改成“其实是把这些女孩关起来,为庆功宴做准备吧”表意会更加清楚连贯。
此外,尽管在翻译时“文体是次于内容的,但是其重要性万不可忽略”(Nida & Taber,1969)。例(15)中第一处划线处的翻译就违背了这个原则。“神父”本身的形象是吊儿郎当、放荡不羁、一切都不在乎的,但因为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女孩们的遭遇,加之乔治的挽留,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留下来帮助她们,所以他现在的心情是矛盾的、纠结的,说出的话正如英文原文一样以短句为主,而且反反复复、逻辑性不强。“因为那儿有一张舒服的我还没来得及睡的床”这样一句组织工整的长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建议把划线处修改为“是因为那儿有一张舒服的床,虽然我还没有睡上去。可是你觉得我像个神父吗?”
4 . 结语
《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虽难免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说非常成功,不仅有很多翻译方法和技巧的经典范例,更重要的是为影片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奈达的翻译理论重“译意”、重读者反映,与影视作品的最终目的和功能相吻合,因此对影视语言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影视语言翻译过程中,还必须兼顾到影视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尤其需要考虑到字幕的时空局限性。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因时制宜,选用合适的、多层次的翻译方式和技巧,各方面因素考虑周全,最大限度地保证功能对等,从而使目的语观众的反应与源语观众的反应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相似。
参考文献
Gottlieb H. 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Nida, E.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 J. Brill, 1969.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策略翻译——《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2).
杨敏.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国王的演讲》的字幕翻译为例[J].影视翻译,20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