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简论素描论素描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科研方法和

简论素描论素描在美术创作中运用科研方法和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27378 浏览:1227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创作、素描基础、艺术设计等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实践,提出素描基础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素描基础训练的重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美术创作;素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6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人们对素描的功用产生了怀疑,但同时人们又惊喜的发现每次艺术的发展与变革,作为基础的素描无不走在了前列。人们不得不惊叹几百年前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名言:"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设计等创作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艺术门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造型艺术创作的根本",美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版画等)和艺术设计草图,在敷彩之前的稿子都是以素描的面貌出现的。因此,作为绘画创作的基础,素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创作与素描二者的定义和联系

美术创作一般指艺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运用特定的艺术媒介、技巧和语言而制作出艺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在美术创作中包括各种速写、默写草稿及刻画较为深入细致的素描、白描等,也包括完成作品前的色彩稿,美术创作是美术家的审美创造活动,是美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情感的表现,其最终成果就是制作出完整的美术作品。因此,我们说美术创作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特定性和不可重复性。

二、素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素描由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构成,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素描客观方面的基础是"形",它的最高层次是整体上的""。主观方面的基础是夸张,它的最高层次是个性。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造型作品的质量,在工艺设计方面尤其突出,因为设计更加依靠造型的原理。我们现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间感差,把握不准。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两个问题都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两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础的训练和认识不足。我们先从入手研究设计素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描。
①是素描学习中的重要的一课,客观形状通过视觉变形产生"",规则的产生整体。整体的变化是完成造型训练的标志,否则就是门外汉。设计者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作品必然是平板的,不可能具有深度感和运动感。我们目前的状况正是这样,专业学生或者说专业教师对素描和所谓"平面设计"有误解,他们只热忠于从事相对简单的平面变形,很少能创作出具有空间难度的设计作品,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解决素描的问题。作品缺乏空间意识的现象很普遍,看看我们身边的楼房、服装、商标标志,同国外同类作品的差别是明显的,或许可以把这些差距归结到文化意识和工业化程度上面,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争辩的,那就是没有空间感的素描,怎会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设计?也许有人会说:国外不是已经不搞写实了吗?这种把素描理解成简单的基础和把基础与应用对立起来的观点正是造成设计简单化、平面化的问题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在艺术创作上提倡民族化、中国化,简单的把民族化理解成平面化并与外国的空间化相对立,形成了一股顽固的意识。前一段时间,美术界针对造型上的问题,提出我国美术缺乏一个"理性阶段"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讨论,美术教学和创作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则,任何人也不可能在没有满足规则的前提下搞出符合规则的设计作品。
把握好了才能使作品具有立体空间感,才能被人们接受,如果要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能很好的体现设计主题,能被人们记住并广泛流传,那还要看自己的想象力到底有多深,其中审美认知和多样化的表现是想象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值得我们探讨一下。
②关于作品的想象力问题
大家最不能忍受的是每天铺天盖地没有想象力的广告和设计,平面化、简单化、庸俗化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设计错误。空间化、多样化、人性化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解决这三个问题基础还应当从素描或速写着手。长期以来,我们把人性化理解成"人类化",把生活化理解成"真实化"或"社会化",于是就出现了只有人拿着产品,真实的吃(或用),才能使人信服的创意。其实再有名的名人介绍产品,并不比将产品拟人化更具有想象力;再复杂的情节也不如一句双关语表达丰富;问题是这个"语"是来自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还是个性的独创。审美认知是素描的特征性整体观察,多样化表现是素描造型能力的技能训练。这两项训练都是艺术想象力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素描不但是表现客观的工具,而且是探索规律和规律转化可能性的工具。
在素描中,探索规律转化问题一直是一个禁区,也就是所谓的技术与艺术不能兼得。于是乎素描的应用问题成为艺术家神秘的秘诀。有人曾说:"艺术家一人一个规律"。其实这里说的是两个问题,好比嫁接果树。一是树,二是果实。素描好比是树,树是共性的,可教的。树上接什么果,艺术家可以自己选择品种,可以探索各种可能性,属于个性,是"不可教"的。但我不说树,也不说果实。要说的是那个关系着两者的嫁接技术--审美认知(或者叫形象思维、联想思维)。审美认知才是规律转换的关节点。审美认知是可以教的,也必须教,如果我们造型规律应用的不顺畅,问题就出在它那儿。
大自然是多样化的源泉,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使用它,没有把它当作养料滋补自己,无异于进化的倒退。如果我们只是研究它的比例、明暗之类,我们就成了象柏拉图所说的它的孙子的孙子。因此,我们为什么不在认真地观察、表现它的时候加进一点意识和联想,完成一些主动和愿望呢?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不但加了,而且加的比你预想的还多。但我要问:你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加的?是站在自然的立场,还是站在人的立场?是站在人的自然属性立场,还是站在人的社会属性立场?自然是艺术的老师,如果站错了立场,即使是无偿的赐予,也无法获得。自然有造型需要的所有东西,不同的素描观好比两种镜子,一种是放大镜,另一种是变色镜。我们应该拿起放大镜,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改变那些东西,这种改变只能使原本丰富的东西简单化。其实所谓"嫁接技术"只不过是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放大到一定的度,说的具体一些,就是把自然形态的特征夸张一点。
说这么多,是想阐明一个问题:设计的不足源自于素描的不足。对素描客观形式的轻视和主观化,导致了设计的简单和低层次。解决的方法是:加强物体空间复杂形式的认识和表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和目的。问题纠正的难度并不大,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思想的选择。
总之,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素描的形式不断发展与变化,基础素描的形式也在发展,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要求和作用。探讨和通晓这些要求和作用的专业特性,是我们以后学习基础素描和创作艺术作品时必须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茹茄素描研究[M].上海:大东书局,1993-00-00
于艾君国外现当代素描研究[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09-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