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初中政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3825 浏览:102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马克思主义者是有条件论者。对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同样需要进行条件研究。这种研究可以依据对条件的理解而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表征;二是指影响这种大众化活动的社会制约因素的综合状况,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条件;三是指这种大众化活动目前所处的现实状况,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条件。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社会文化分野
[]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12-0038-004
马克思主义者是有条件论者,认为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总是有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从一般、特殊和个别相联系的角度讨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条件问题,可以将这个问题分解成下述子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赢得广大群众认可和赞同的基本表征是什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广大群众理解、认同和接受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又是什么?而从个别视角,特别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看,我们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过程中,己掌控的条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本文试图对以上前两个问题作出初步探究。
这里所谓的条件研究,主要将大众化的条件理解为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达到的要求或目标,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提条件”和建立目标的含义;二是指这种大众化活动目前所处的状况,它既指这种大众化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信息、能量、关系等社会制约因素的综合状况,又指这种活动开展所面临的困难。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表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也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人民大众中的广泛传播、发散和分享,这种过程是一个理论通俗化、普及化(即每个人的知晓与接受程度)和个体内化(即将一定的理论转化为个人行为动机)相统一的过程,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人们信奉的对象,而且成为行动的指南。
1.“大众化”的涵义。这里所指“大众化”,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人们讨论革命文学“大众化”的一般含义,更不同于近年来人们常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涵义。这里所指的“大众化”,其内涵可作以下两方面的理解:第一,可以将大众化理解成一种过程与机制,于是大众化就可以理解为必须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生活化、普及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等等。第二,也可以将大众化理解为一种结果。即将一定的政治价值(主要通过政治理论的形态表现出来)对大众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发散、分享和共有,并且不断确立新的意义、共识和秩序。也就是说,“大众化”就是要使得政治理论所内含的意义获得揭示、诠释、彰显、延展,并获得人们的追随和爱戴。谁都知晓,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人们不愿意也不喜欢追随和拥戴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问题在于有些事物的意义并不是自然显露的,而是比较深藏和潜在的。这就需要人们对这种意义进行揭示、说明、诠释。关键的要求在于:要将已经获得少数人理解和接受的政治理论(价值或意义)成为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共识。甚至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将人们观念层面的东西转化为良好的行动及其行为效果。因此,政治价值如果仅仅停留在人们的认知领域中是不够的,需要转化为人们的共同行动和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这种良好行为方式的稳定表现就形成一定的活动秩序。于是,政治理论的大众化实际上就是一个确立社会公众良好活动秩序的有机过程。
换言之,大众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化大众”的覆盖面问题,客观上还存在一个影响深度问题。对这种影响深度,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一个发展过程,它由口头理解、接受,认同内容,转化为行为动机,形成有序的价值一信念一行为方式等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所构成,其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而形成每个阶段特征又可能需要不同的条件。从目前的状况看,不少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仅仅达到“口头理解’:的程度,有少数人则达到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的程度。
还要看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涉及教育过程,还涉及制度规约、政策感召、利益协调平衡等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要求。从操作层面看,可以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成为大众话语的一部分或话语的中心部分。这就是说,政治理论的大众化,最起码的表征是使得一些基本概念成为社会公众言谈话语中经常使用的一部分,这种使用场合不仅包括正式场合,也包括大量的非正式场合和生活情景。不难看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进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诸如此类的一些实际效果,如“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谐社会”等概念,现今己成为人们习惯使用的用语。
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成为人们乐于传播的信息要素。不难看到,有些理论内容尽管也离不开必需的传播途径,但由于其与人们内在需求的紧密关联性和充分表达了人们的潜在利益和心声,使得最先获得这种理论信息的人们乐于积极传播和扩散这种理论,甚至达到“不胫而走”的程度。这样的理论由于它本身的彻底性而能说服群众,并且会强烈地吸引广大社会公众主动靠拢它和相信它,能够较快地在普通民众中得到传播与普及,实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
第三,一些政治理论或观点成为人们认同甚至信奉的对象。如果说上述两种情况基本上还属于表象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的话,那么它已体现出由外部规范或律令转化为内部要求的趋势,或者说它己成为“大众化”的实质要求之一。在这种状况中,人们对政治理论内容的认同,己不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并且更自觉地把这种理论内涵作为自己的政治信念内容。尽管如今的人们对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相关矛盾不免时有牢骚,但大家对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毫不怀疑,改革开放己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第四,一些政治理论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一要求比前一种要求更高更严格。一定的政治理论总是会通过相应的话语体系得以表现,而这种话语体系由一系列的概念、逻辑和言说方式所构成。因此,对政治理论所依托的一定的话语体系或言语方式的持久使用,可以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相应的形成或改变。由于人们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整套比较稳定的政治话语体系,期间就会逐渐形成一些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例如,如今我们可以在街谈巷议中,随意发现各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员在议论事由或评价人物时,经常使用着诸如“经济是基础”、“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这样的话语,就是这种理论大众化的充分表现,也足见这些理论已成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大众化的重要表征就是看某种理论所体现的方法论是否被社会公众所普遍使用。
第五,政治理论内容成为人们从事政治生活的行为动机或指导思想。可以认为,它的大众化,最终必须通过影响广大民众的意识与行为得以体现。它又可以通过大众化的深度和广度加以考量,即对这种政治价值或理论魅力影响广大民众的深入程度、应用程度、持久程度等状况的考量。这里所谓的深入程度,是指一定的政治理论和价值影响人们(包括个体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程度,并且还指影响

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udooo.com

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广泛和深入程度。这里所谓的应用程度是指一定理论为社会公众所掌握与运用的状况。究竟是社会中少数人群相信某种理论,还是大多数社会成员都知晓和相信这种理论。持久程度主要指理论观点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政治价值和理论要能真正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生活秩序运行的内在规则,必须成为人们行为的内在根据。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条件

对这种一般条件的理解可以区分为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两类。
外在条件主要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因素衬托和支撑作用,它们又主要通过价值、利益、制度、政策、组织的协同状况或者矛盾状况等表现出来。一般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果获得社会一切环境因素的支撑,其进程就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在条件主要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指:
1.理论内容符合受众的内在需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恩格斯也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同样道理,理论对一个人的征服程度,基本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人的现实发展需要的程度。同时,还要看到人们的需要是十分丰富的,甚至还包括一些我们以前所忽视的内容。这就是说,理论内容只有真正反映人们的需求和心声,才能获得人们的追求与青睐,至于这种理论内容在代表人们的利益与意志、满足人们的需求方面的程度如何,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另一大问题。
2.能够顺利对接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有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意找到证实这种理论观点的生活经验与社会事实。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看重自己或同辈群体所获得的社会生活经验,其中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且以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去对比理论和遴选理论内容。当人们发现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经验相对位、相对接,或者相一致时,就比较容易接受这种理论内容,而当人们发现这种理论内容与生活经验相悖时,就不大相信这种理论。这固然表现出人们不够理性的某种特性,并且似乎具有经验主义的倾向,但它却是一个客观现实。因为大多数人只能从他周围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汲取认知因素和鉴别因素,而不大可能完全超越社会生活的实际去完全理性地去看待事物及其发展。
3.紧密勾连人们的社会兴趣。一般认为,需要和利益是人们产生接受行为的主导因素,它们又集中体现在受众的兴趣之上。因此,注意追踪人们的兴趣点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对比较感性、直观、物质性的东西引起兴趣,而对理性、抽象、精神性的东西的兴趣发展将会有一个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培养与发展人们丰富健康的社会兴趣,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另外的角度看,现在社会流行大量庸俗低俗、宣扬娱乐至上的文化产品,实际上也在培养着人们低劣的社会兴趣,使得人们只对纸醉金迷感兴趣,同时却严重挫损人们的社会认知能力,消解人们的政治洞察力。应该看到,今日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协同治理的过程,也是一种在基本国家制度基础上确立的人民形态,因此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有序积极参与。于是这方面的社会兴趣培育应成为公民教育和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相应的社会兴趣的养成,如对理论的价值偏好,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力提升等,无疑成为广大民众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基础。
4.满足人们的利益追求方向。这里需要明确利益与利益追求方向的联系与区别。概略地看,利益是人们的需要得以满足的直接指向物,而与人们需要满足没有任何关系的外部因素都不构成人们的利益。于是人们平时所关涉的利益,通常是指与人们的需要满足、特别是优势需要的满足直接关联的事物,它们又可具体化为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等等。同时,人们的需要又具有多样性、间歇性、反复性、周期性等特点,特别是有些需要具有很明显的间歇性特点,某次满足之后,它的追求动力就会暂时消解。利益与利益追求方向两者有时是一致的,这通常是由于制约着它们的需要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所规定,如人们的饮食需要是每天重复呈现的,因此食物保障与食品安全就构成人们的现实利益和利益追求方向。而有些需要并不具有周期性特点,一经满足后,其欲求方向及指向物就会变更,这时候的利益与利益追求方向就会不一致,它可能导致人们误认为目前实现的利益也就是未来利益追求的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研究人们的现实利益的表征,更需要研究与关注人们的利益追求方向。它是决定未来感召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条件。
5.与人们的价值观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由价值观念构成的价值观体系,人们根据这种价值观体系(亦即价值等级序列)对外部事物与活动作出评价和判别。需要指出的是,个人的价值观并非是完全自我的。就最一般的情况看,外部事物或活动与个人价值观念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对个人有意义,对社会无意义,甚至是反社会的;第二,对社会有意义,而对个人无意义;第三,既对社会有意义,又对个人有价值。于是,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有理智的、正常的人,他们都比较肯定与选择那些同时具备社会意义与个人价值等多重意义的事物或活动,有少数德行高尚的人会倾向于无私忘我的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也有相当数量的人群纯粹选择自私自利的活动。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其与个人的关联状况,做到尽可能诠释与彰显这种理论体系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所具有的多重意义。
此外,条件中还应该包括充分展示这类理论的逻辑力量、表现方式符合人民大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偏好等条件。尽管这些因素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有时也会成为决定事物成败的重要细节。

三、社会文化分野问题是直接影响大众化的特殊条件

必须看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是比较良好的: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大众所认同;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不断改善,等等。它们都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如腐败问题、社会道德风尚的滑坡、社会弱势心理的蔓延,社会文化的分野,等等。本文在这里仅仅关注直接影响大众化进展的社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udooo.com

会文化分野问题。
由于利益的分化,作为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政治状况也开始出现一些分野现象,这种分野最初表现在社会政治文化之中。隐约感到,中国政治发展中先进分子文化与社会民众文化之间已出现一定的疏离,这种疏离同时受到社会不同阶层社会地位和社会境遇状况的制约。其中,我们需要特别警觉先进分子政治文化与社会民众文化的不一致,甚至背向分野。就政治文化的一般表现看,可以存在着三种层面,第一是居于指导地位的先进政治文化,它们预示着政治发展的方向,并且反映了社会现实和部分社会现存,但不是全部社会现存。第二,一般的政治文化:通常由社会中间阶层人士所表达出来的思想、知识和信仰状况,不占话语权的主要。它们也反映了一部分社会现实。对这些文化的研究,己开始引人关注。第三,社会民众的政治文化,即一般的百姓民众的政治认知、感情与行为意向等状况。由于生活状况、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等因素的制约,基层民众的话语权一般是较少的。但如今随着网络与新媒体的迅速扩展,他们的话语权正在凸现和彰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得社会的基本稳定而不至于危及社会各方的基本利益,三个层面政治文化之间的沟通就不仅是或领导者和管理者所关注的大事,也是其他社会成员应该关心的大事。
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状况下,形成社会共识的条件己变得越来越苛刻了(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形成社会共识),期间会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也就是说,现今的社会分层以及利益分化,使得主导价值观的传递在不同社会阶层中遭到不同的境遇。如何使得社会主导价值观不仅能够清晰地反映国家核心利益,而且能够充分代表和反映各种不同利益阶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如何使得社会主导价值观能够成为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所共同信奉的主流价值观,显然成为“大众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涉及其他许多矛盾,如利益分化与大众化深度的矛盾,即随着传媒对象的“细分化”,某种理论内容想实现社会大众“全覆盖”已是困难重重;如大众化与个体化之间的矛盾,即要做到大众化,首先要实现如何深入社会基层群体,而群体接受又涉及一个一个的个体内化,亦即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个体内化一群体接受一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又如在今天的社会平面流动和纵向流动过程中,不少人员产生的失落感与无望感制约着大众化进程的问题;等等。
甚至即便存在有共识,是否一定会产生共同行动?这也是一个经常经受社会经验严峻考量的问题。因为从共识到共同行动两者之间存在着制约它们联结的诸多复杂变量,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共同行动的解体或共同行动方向的偏差。
责任编辑:查朱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