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爽歪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逐梦想

《爽歪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逐梦想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14131 浏览:587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爽歪歪》是关于少年与成长、梦想和现实的一部低成本独立电影,即便是简单的剧情与人物对白,却带来拷问灵魂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少年;梦想;现实;成长
1005-5312(2012)23-0155-01
《爽歪歪》,这个名字带着戏谑与玩世不恭的电影,自放映以来遭受的褒贬不一。然而对于一部仅有数万元投资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即便是简单的剧情,简单的人物,简单的对白,丝毫没有降低影片的内在价值。对于这部电影,一口气看完,直呼“爽歪歪”;可这种“爽”不单是生理发泄的畅快淋漓,更多的饱含着拷问灵魂与追逐梦想的力量。
电影在故事情节设计、人物性格和对白等形式上是直接的:拍摄场景采取最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对白的方言,粗口使用;演员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的广泛代表性等。形式的直接与内容的隐喻交相呼应,在看似直接的背后,混合着无厘头的情节与幽默,却表达着深沉的内容。
首先就是对于社会问题的暴露,首当其冲的就是拆迁。从影片开始,郊区的民房与高耸的住宅的鲜明对比;大的房地产广告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牌子下面卖梨的三轮车大妈;主角穿梭的拆迁民居,墙上大大写着的“拆”;广播里高声播放的拆迁政策与注意事项;就连主角都坐在房顶上,对着城市的方向指手画脚,讨论该拆什么,要建什么。然而,拆迁带来的流动人口、生存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变化太快的城市,主角丧失了最后一丝追赶的力量,只能黯然归去。
其次是教育的问题。三个主角显然都是读书不多的人,编着小曲儿骂老师,揭露老师的隐私,显然他们对于老师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金超在楼顶上说要拆了图书馆建大厦;公交车上小伟对两个学生的仇视;站牌橱窗的广告“北大青岛”,无一例外彰显着教育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暴露出来的一些环保问题,巨大的绿油油的牌匾上写着“从水源开始”,牌子下面却是没有枝叶的树木,尘土飞扬的大街。
对于影片的人物,三个典型的“村痞”,性格真实直接。首先就是兄弟的义气。口口声声的“钱不真,兄弟真”;结拜天地的时候,玩世不恭的金超都一脸庄严肃穆;小伟招事,其他俩人不问是非就开打;一起贩检测烟,讹网吧老板,要工钱等。三个人过得是梁山好汉的生活,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快意恩仇。这样的兄弟情义与真实,让三个男人的形象顿时高大与丰满起来。然而仔细想来,三人也是带着孩子气的。写鞋的时候开玩笑;走在大路上打打闹闹;小勇挨打之后生气埋怨“不检查了,我挨打你们在哪里”;三个人拍照企图报仇,拍着拍着就玩了起来;以及三个人大街上谈论女孩子,小勇更是扭头看别人视频里的女孩子。一直到最后,三个人报仇不成抓着发泄一顿,都无一例外说明三个人的孩子气。
导演最残酷的就是将三个孩子气的男人放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当中。金超的“玩,就要玩得爽歪歪”的人生观;小勇来邯郸“挣钱”;海涛随身携带的大刀所代表的江湖梦,这些都在城市里破灭的梦想。最初来到这个城市,卖羊肉串的,电脑城工作的,一切都很平静。他们企图去融入这个城市,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老实本分无所求的工作。金超的出现,赶走了俩人内心的挫败感与自卑感,点燃了俩人内心的梦想。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江湖,自由自在的策马奔腾的江湖,儿女情长柔情蜜意的江湖。是不是主角就此在行走在追寻梦想的阳光大道上呢?导演用之后的剧情狠狠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金超的“金超大厦”仅存在于戏剧性的想象里;海涛的大刀江湖被没收了;小勇带着母亲缝的被子踏上回乡的路。
事实上,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敢真的放开自己,去享受自由。在给四哥帮忙的时候,有人过来说:“谁跑了,就打断他的腿”;金超的观念里“有些钱能拿,有些钱不能拿”;海涛一进局就下跪求饶。他们心里是有忌讳的,并不是完全能够放得开的,这样的“敢做而不敢全做”必然导致最后的踏上回乡的路。这样的内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都守着一个梦想,想要追逐,可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对于最后的结局,三个人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对于疑似凯旋门的建筑,也许是对于三人曾经无比真实而激烈的青春的纪念,也许在欢迎他们回到现实,更或许是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标志。
三个人的青春,正是我们无数个人的成长的缩影。在《爽歪歪》影片制作的背后,也有这么一群人,为了这个而义无反顾去做。很多人放弃了本来的工作,与少年的伙伴一拍即合,参与电影的拍摄。正如在后续采访里说道:“有人离开了,有人坚持下来。无论去留,都有关于《爽歪歪》的记忆,不会被时间抹去。”我们都曾年轻过,曾为了某个梦想顾不一切过。生活是比电影更加残酷和戏剧性的,可悲的不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是无法自由飞翔的梦想,而是不管我们如何放任自己,如何去飞扬跋扈,最后都会回归到本来的地方。生活和社会给了我们反抗的机会,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最终我们是自己走进了生活的牢笼里,这是莫大的悲哀。
参考文献:
李名.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王小鲁.电影与时代病:独立电影文化评价与见证[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