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简述苏俄、共产国际和《新青年》联系探析学年

简述苏俄、共产国际和《新青年》联系探析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22367 浏览:976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青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杂志,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它首先举起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端。五四运动后,《新青年》逐渐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开始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苏俄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寻求社会主义同盟,成立共产国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世界各国被压迫民族的无产阶级成立自己的组织,建立和社会主义组织。《新青年》作为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主要旗帜,聚集了众多当时中国国内外十分优秀的知识青年,在各种有利条件之下,《新青年》成为了苏俄、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主要论述宣传阵地。《新青年》的转变,引发了中国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是继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革新。本论文以《新青年》的创刊到终刊为时间线索,以苏俄、共产国际和《新青年》杂志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浅析了双方建立联系之前的背景以及合作的历史可能性;然后分别以苏俄、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和马林的来华为界点,以这二人来华后苏俄、共产国际的政策和他们各自的活动方式的不同来浅析,深入探讨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的建立和进展,以及在这联系进展期间《新青年》的变化;最后,以双方所预期的成果和其他影响这两个方面浅析了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进展所产生的多重影响。《新青年》由宣传“”与“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既有杂志本身内部的理由,也有外部的影响。虽然内因是起关键作用,但我们必须把这种转变放在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中来考虑,苏俄、共产国际通过《新青年》为首的进步刊物,成功输出十月革命的思想,实现其世界革命的目的,同时,客观上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新青年》正好顺应了历史的进展潮流,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座桥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关键词:苏俄论文共产国际论文《新青年》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11

    第1章 绪论11-16

    1.1 探讨作用与探讨近况12-15

    1.1.1 探讨作用12

    1.1.2 探讨近况12-15

    1.2 探讨策略与思路15-16

    第2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的历史条件16-28

    2.1 苏俄、共产国际通过多种渠道对华开展工作、寻找同盟16-19

    2.1.1 苏俄、共产国际接近远东的政策16

    2.1.2 早期苏俄代表来华16-19

    2.2 《新青年》由“”“科学”向“马克思主义”的探讨19-28

    2.2.1 《新青年》引领下的知识分子群对苏俄新思想的初步接触19-24

    2.2.2 《新青年》的出版和发行陷入困境24-28

    第3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的建立28-47

    3.1 苏俄代表维经斯基来华会见《新青年》主要撰稿人28-31

    3.1.1 维经斯基在北京与李大钊的接触28-29

    3.1.2 在上海与主编陈独秀会谈29-30

    3.1.3 双方达成一致的理由30-31

    3.2 维经斯基在华期间对《新青年》工作的开展31-37

    3.2.1 以《新青年》为中心,开展革命活动31-35

    3.2.2 东方路线确立,对华工作机构得到统一35-37

    3.3 《新青年》在苏俄、共产国际帮助下的进展和变化37-47

    3.3.1 以“兼容并包”走向“分道扬镳”38-42

    3.3.2 《新青年》资料来源渠道发生巨大变化42-44

    3.3.3 《新青年》的杂志出版机构和经费来源的变化44-47

    第4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的进展47-58

    4.1 共产国际正式代表马林来华47-52

    4.1.1 马林在华工作重点47-50

    4.1.2 《新青年》被查抄后马林与陈独秀由冲突走向和解50-52

    4.2 《新青年》在马林来华后发生的变化52-53

    4.3 复刊后的《新青年》在瞿秋白的主持下继续进展53-58

    4.3.1 瞿秋白成为继陈独秀之后《新青年》新一任的主编54-55

    4.3.2 《新青年》在1923年重新出版后发生的变化55-58

    第5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新青年》联系演进产生的影响58-67

    5.1 双方接触初期所预期的成果58-60

    5.1.1 对苏俄、共产国际的影响58-59

    5.1.2 对《新青年》的影响59-60

    5.2 其他影响60-67

    5.2.1 对苏俄的影响60-62

    5.2.2 对《新青年》产生的影响62-66

    5.2.3 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66-67

    结论67-68

    致谢68-6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