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党建 >简论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

简论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3-29 点赞:24728 浏览:1097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解决民生不足作为落实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抗战时期,中国把政治黑暗、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的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政治清明、丰衣足食的“全国最的地方”。边区执政成功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是中国开展顺应民意的民生建设,赢得了民心,争取到了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回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大而积极的借鉴作用。全文共分五部分:导论部分,阐述本选题的作用、本课题的探讨近况和走势、本论文的探讨策略、革新之处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第一章,着重论述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产生的论述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这一时期中国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着重阐述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实现路径,这是本论文的重点。笔者以法制建设、积极进展生产、减轻民众负担、关注教育和卫生事业、加强边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建设等五部分着重阐述这一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章,着重对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进行评析。本论文以三个方面浅析这一时期民生建设的基本特点,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局限性,以而在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正反两方面浅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其对我们的现实深思。结语部分,对全文做简单总结,并指出今天的民生建设仍然要在中国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借鉴各个时期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民生建设的革新进展。关键词:抗战时期论文陕甘宁边区论文民生建设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8

    导论8-13

    一、论文选题的作用8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探讨近况8-10

    三、探讨策略10-11

    四、本论文可能有着的革新之处11

    五、相关概念界定11-13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13-22

    一、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形成的依据13-18

    (一) 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形成的论述依据13-16

    (二) 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16-18

    二、抗战时期中国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18-22

    (一) 关注民生是中国宗旨的具体体现18-19

    (二) 进展生产是解决民生不足的前提条件19-20

    (三) 发挥人民群众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0

    (四) 政治是推动民生建设的政治保证20-21

    (五) 统筹兼顾是抗战时期民生建设的重要原则21-22

    第二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实现路径22-38

    一、加强边区的法制建设22-23

    (一) 重视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制保障22

    (二) 实施政治22-23

    二、大力推进边区的经济建设23-27

    (一) 边区实行以公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进展的政策24

    (二) 优先进展农业生产24-27

    三、积极减轻边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27-30

    (一) 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27

    (二) 在工商业实行劳资互助互利的政策27-28

    (三) 开展大生产运动28-29

    (四) 实行精兵简政29-30

    四、高度关注边区的教育和卫生事业30-33

    (一) 大力进展边区教育事业30-31

    (二) 推动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展31-33

    五、加强边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建设33-38

    (一) 建立社会保障系统33-35

    (二) 革新恶俗,倡导社会新风尚35-38

    第三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评析38-51

    一、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特点38-40

    (一) 紧扣时代主题,为抗战怎么写作38

    (二) 涉及面广、受益者多38-39

    (三) 注重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带动作用39-40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作用40-43

    (一) 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40-41

    (二) 转变了边区的落后面貌41-42

    (三) 对其他根据地起了示范作用42-43

    三、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局限性43-45

    (一) 低水平、低层次的民生43-44

    (二) 政策、条例的制定不够改善44

    (三) 具体执行历程中有着偏差44-45

    四、陕甘宁边区民生建设的现实深思45-51

    (一) 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45-46

    (二) 民生建设必须制度化和法制化46-47

    (三) 推动民生建设主体的多元化47-50

    (四) 民生建设是一个动态进展历程,必须稳步推进50-51

    结语51-5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