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大洋洲文学 >此时无声胜有声信

此时无声胜有声信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4352 浏览:161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表演艺术包括“声”“台”“形”“表”四项基本功。肢体语言是话剧表演过程中除了人物对白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表演方式,它也是话剧表演过程中剧情发展和人物展现自身性格特点的重要媒介。话剧表演对于演员的肢体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准确把握肢体语言规律就能使话剧表演更加丰富。本文就结合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过程中运用,分析其在话剧表达中的魅力,看它如何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话剧表演;肢体语言;运用
1005-5312(2012)23-0046-01
肢体语言又称为体态语言、动作语言,指的是用肢体动作及肢体的节奏、肢体张力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准确的掌握肢体语言的规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意图,也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更加丰富、直接、生动。在话剧表演中,除了对白外,演员还需要运用大量的动作、表情来推动剧情发展和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些就被称为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话剧演员的表演水平,也能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一、话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种类

话剧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可以分为情态语言、身势语言和空间语言三种。在人际交往中,人脸上的各部位动作构成的表情语言就属于情态语言,话剧演员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态语言,在有限的话剧舞台上进行表演,情态语言具有很强的辅助功能,演员可以通过这种细微的肢体语言来提高表演的感染力。身势语言是由身体的部位做出的,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身势语言传递着大量的信息,是肢体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演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出约定俗成的信息,如挠头表示为难,捂脸表示害羞等,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话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豁达、端庄等。空间语言是社会场合中人与人身体之间所保持的距离间隔。由于话剧舞台的空间限制,演员需要通过调动空间的布局来实现空间的无限延伸,因此空间语言在话剧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话剧肢体语言的魅力

(一)丰富表演形式,增加审美感

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鉴赏水平的提高,对于话剧的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话剧中语言和布景的表现手段,以语言表达为主,肢体语言为辅的表演形式都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话剧正逐渐将肢体语言作为话剧的必要表演方式,摆脱肢体语言只是话剧表演过客的历史。肢体语言的运用已经成为话剧发展的必然趋势,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丰富了话剧表演的手段,也使得话剧的表演更加丰富、形象,有张力。同时,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加入,也为导演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法。
话剧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增强了话剧表演的视觉感,带来了仅靠语言所不能引起的舞台效果。语言和肢体的同时运用,可以给观众带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加生动和震撼的审美感觉,让观众真正融入话剧所表达的故事中来,形成舞台艺术的共鸣

(二)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情感表达

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就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示他所扮演的对象。形体语言也可以说就是对现实的模仿来实现舞台表演,如《春夏秋冬》中的肖艳华,她就是运用趾高气扬的仪态来展现角色的任意妄为;《母亲》中的葛健豪运用不同常人的走路方式,来表现、强化特定的小脚女人的身份。这些肢体语言的运用,使话剧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增强了表演的可信度。
当前话剧也渐渐由“话”走向“剧”,更加强调话剧演员的表演,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舞台上,话剧演员要充分展现故事与情感的完整性,紧靠语言是不能完成的。大型话剧《母亲》,讲述的是儿女们在为共产事业牺牲后,与母亲的“相见”。儿女们奔向母亲,母亲拥抱孩子,演员们凭借着自己对剧情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着人物之间的情感,给人以真实、浪漫,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表演当中,与角色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合二为

一、展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戏剧场面,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提高话剧肢体语言的方法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强话剧演员的基本功,除了学习一定的语言表达外,还要加强艺术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意研究观众的审美规律,认真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使其符合人物性格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再次,在实践中逐步总结、摸索肢体语言的规律,通过演出实践总结出肢体语言的使用技巧,在表演中拿捏得当。最后,提高话语演员对肢体语言的重视,一些话剧演员仍然认为肢体语言只是话剧表演的辅助形式,对其不加重视,陷入“为了使用而使用”的怪圈。
作为话剧演员,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熟练的运用身体语言,依据生活经验,用更加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强烈的感情,配合舞台对白,使舞台效果更加突出,增强话剧的表达效果,使话剧更加生动、形象、风趣,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考文献:
张炜凡.体态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梁伯龙.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