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翻译学 >简谈初恋论废名小说《初恋》中画面留白

简谈初恋论废名小说《初恋》中画面留白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6003 浏览:187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废名的小说具有特殊的审美魅力,他的美主要体现在小说能够把古典情境与现代小说有机结合起来,读起来含义深远。《初恋》是废名早期小说,在这篇以 “才子佳人”式传统闺阁题材,以画面抒情来暗示以语言留白来“意境”。使整个《初恋》含义深远,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初恋》;画面;留白
1005-5312(2013)11-0015-01
废名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据了不可抗拒的位置。《初恋》的独特性在于它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后期对“境”的追求,从画面感的角度来研究《初恋》是符合废名的创作风格。
在《初恋》中,废名整体上是以画面来构筑整个故事的发展,情节也相对比较紧凑,但是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的不是特别的紧密,废名在画面之间的留白塑造了作者心中对于“银姐”的复杂的心态的描写,营造出“我”对于初恋的“情”境。

一、“对银姐面庞的描写”

在写包袱中,我与银姐共处一室,这时银姐已经离我非常的近,我的眼中,银姐即在眼前。但是这份画面感却显示的是多么的飘渺。“我不知怎的打不开眼睛,仿佛太阳光对着我射!而且不是坐在地下,是浮在天上!挣扎着偏头一觑,正觑在银姐的面庞!——这面庞啊,——我呵,我是一只鸟,越飞越小,小到只有一颗黑点,看不见了,消融于天空之中了……”废名并为如实的描写出银姐的面庞,画面上的银姐是虚空的,只是通过“我”的心里描写,来映衬出银姐圣洁的美。

二、“我暗恋银姐心境的描写”

文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心境描写,通篇文章是由画面联系成文的,“我”眼中,一个一个的画面,衬托出我对“银姐”的爱。但是在画面的背后,我的心里变化也很明显。这是画面描写的背后,所衬托出的正是我对“银姐”热烈的爱。在“送云片糕”后,我对银姐洁白的手腕所显现出的美是欢喜的。而在“打桑葚”中,那一句句的“焱哥哥”还有象征信物的“白手绢”的出现,使我对银姐得爱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美的欣赏,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倾慕。之后通过“写包袱”中,我与银姐两个人一起写包袱,心意相通,我慢慢的觉得银姐与我是琴瑟相和的知音之情。 之后,月夜中,我由于内心热烈的情感说出了“我想与你斗嘴”,使得银姐生气,骂我“”之后,我心里十分的难过,“我羞到没地方躲藏了。”“只希望明天很快过去。”简单的两句话实际上衬出我内心的痛苦。
《初恋》写“我”年轻时暗恋“银姐”的事情,但又不尽然仅仅是描绘,在画面描写的背后,更多的留白是显示出“我”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对“银姐”的情感变化过程。实景营造出来的画面显示出初恋的朦胧和美,而画面间的留白则显示出少年暗恋的甜蜜心境。“物境”和“情境”相得益彰,更能衬托出《初恋》这篇小说浪漫而又含蓄深刻的美丽。

三、“多年之后面对银姐的心态描写”

废名在《初恋》的结尾中写到:“这已经是十年的间隔了:我结婚后第一次回乡,只有设在堂屋里的灵位;“奶奶病愈勿念”,乃是家人对于千里外的爱孙的瞒词。妻告诉我,一位五十岁的婆婆,比姑妈还要哭的厉害,哭完了又来看新娘,跟着的是一位嫂嫂模样的姐儿,拿了放在几上的我的相片,“这是焱哥哥吗?”“啊……”整个画面呈现出的是十年之后,“银姐”拿起相片,她还记得“焱哥哥”,而我从妻口中得知这一切时,“啊。”暗含了我的遗憾、怀念、想念等等的复杂的感情。《初恋》以十年之后的画面描写为结尾,加上回味无穷的“啊”字的描写,使得初恋这个极其私密的事情,写出了“淡淡的哀愁”,已经超越了“我”个人对“银姐”单纯的恋爱,而上升到一种更加远的境界,这便是《初恋》的“意境”。
比之周作人的《初恋》,废名小说的独特的画面感和意境就可以显现出来。周作人的散文也是冲淡和美好的,但是同样的题材在二者的手中,确实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周作人的小说是在叙述年少时对“三姑娘”的怀念,这份怀念是纯纯的但是也夹杂了时代的色彩。而废名的《初恋》则是完全的通过营造美好的画面来凸出“我”少年对“银姐”的纯纯的爱恋。《初恋》对“画境”的处理的独特性,可以与废名早期的恋情小说《柚子》《鹧鸪》《去年》等比较研究,《初恋》是废名早期对“画境”探索的成功的实践。从《初恋》开始,到后来的《竹林的故事》《菱荡》《桃园》等,废名的文笔越来越注目于对外在的景物的绘画式的描写,终于后来形成了重要著作《桥》。
在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被懂得的人奉为经典,而对不懂得的人来说,他的作品又是晦涩难懂。周作人在《竹林的故事序》中说到:“冯君著作的独立精神也是我所佩服的以点。他三四年来专心创作,沿着一条路前进,发展他平淡朴讷的作风,这是很可喜的。冯君从中外文学里涵养他的趣味,一面独自走他的路,这虽然寂寞了一点,却是最确实的走法,我希望他这样可以走到比此刻的更独殊的他的艺术大道上去。”废名的作品确实是走着一条与中国古典文学底蕴为基础的道路,他的独特性就是将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现代小说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陈振国.冯文柄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