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心理资助视角下高校资助体系改革

心理资助视角下高校资助体系改革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5789 浏览:194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导,“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长期以来,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仅仅体现在经济资助的方面,较少关注这类群体心理方面的需求。事实证明,高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比经济压力更大,影响更深远。如何让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高校资助工作涉及到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经济资助,即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心理资助,即帮助贫困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分析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使其学会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目前,以“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体系在我国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已初步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给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和保障。值得肯定的是,新资助政策及配套措施采取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等措施,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将学生资助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在评价、确认受资助人方面,均通过学生个人申请、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鉴定、班级测评小组进行考核,最终由院系部确定贫困学生的所受资助的等级。
2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
政府、高校、社会都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已建立的助学体系初显成效,与此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资助对象的认定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大多数高校仍然依据贫困证明作为鉴别家庭困难学生的手段。然而,看似简单的贫困生证明背后却各有隐情,某些地区虚检测贫困证明泛滥,真正的贫困家庭轻易得不到,一些“伪贫困生”却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轻松获得。
其次,贫困认定程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很多高校为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把贫困生的姓名、院系、家庭状况公布出来以便公众了解、组织同班级的评议小组对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和评议。对于部分贫困生而言,他们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家庭情况,这牵扯到个人隐私。甚至有些贫困生害怕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而选择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事实上,保护高校贫困生隐私权不仅有利于贫困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资助功能真正发挥学校管理秩序的稳定。
再次,贫困生审批过程中存在缺陷。人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公正性。大多数高校审批的一般流程是确定分配名额后,各班贫困生主动申请,根据学生的贫困证明由师生评议来决定名单,老师和评议小组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喜好和感情倾向,可能与之较亲密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资助对象,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却只能“望助兴叹”,这就违背了资助的本意。关于名额的分配,大多数高校也是依据各院系的人数来决定分配的名额,而实际上贫困生的分布并不均匀。
最后,贫困生资助反馈工作暂且缺乏。正是由于贫困生资助的后续监控职能没有发挥作用,缺乏贫困生资助的反馈跟踪资料,让“伪贫困生”有了可乘之机。纵容了“伪贫困”现象的蔓延。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1过度自尊,不主动申请
贫困生一般有自卑、自闭、内心焦虑等心理困扰,而贫困生这个头衔也是他们忌讳的称号,他们不愿意将家庭情况及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他们害怕接受别人施舍怜悯的眼光,无奈之下会放弃获得资助的机会。将自己贫困的事实隐藏起来,在得不到任何资助的情况会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2依赖心理,坐等要靠
现行的资助制度基本上是无偿式的,即只要学生被认定为贫困生,就对其无条件地进行资助。对于学生而言,既不需要承担义务,也不需要付出,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并在心理上坦然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应得的。甚至出现老师动员曾经获得励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学生在第二次评定时将名额让给其他困难同学时,学生完全不予接受,漠视他的需要,认为自己贫困理所应当得到资助。另外,像助学金等资助形式对学生的成绩和品行并无严格要求,导致了部分贫困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学校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的物质奖励远远不及助学金多。他们会抱着一种“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我贫困,资助名额就应该归我”等消极思想。
3勤工助学,自我资助
面对经济上的贫困,很多贫困生选择了自强自立,通过勤工助学的形式获得劳动报酬,这一举措不仅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理解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社会实践能力,扩大了个人的社会交往范围,对于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同学通过助学贷款、社会等多种形式,自给自足解决自己的生活开销,在申请各类助学金的时候,主动将名额让给其他有困难的同学。
三建立心理资助与经济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
面对贫困学生,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更要给予其心理资助。政府、高校、社会要将心理资助和经济资助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1心理档案和贫困档案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动态
新生入校时就应根据学校的心理普查结果,为贫困生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并随着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修改。通过定期对贫困生谈心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将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和贫困档案结合起来,全面掌握贫困生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群体、融入社会。
2心理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其心理素质
(1)倡导“以学为主,自强自立”
帮助贫困生认识“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使之正确面对贫困,面对生活的磨难而不失理想和追求。尤其应鼓励他们树立逆境成才的信念,履行“以学为主,自强自立”,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高校也可能通过树立那些品学兼优、自助又助人的优秀贫困生,以此激发更多的贫困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
(2)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加大精神扶助的力度。师生们要以各种方式加强与贫困生的思想交流与沟通,给贫困生以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集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已、提高自己。特别作为贫困生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更是应该无条件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心理疏导,培养贫困生以阳光的心态去接纳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进行感恩教育
除了对贫困生进行物质扶助之外,还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给予真正心灵的慰藉,使贫困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学校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为,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和资助的同时,给他人以回报,不仅懂得获得更要懂得付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座谈会、举办专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唤起贫困生的感恩心,也可以通过参加“爱心传递”“助己助人”等志愿活动,号召他们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做些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4)拓宽助学渠道,将“无偿式”变成“有偿式”
我国政府为贫困生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制度,主要的资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无偿式的补助,另一种是银行助学贷款。无偿式补助是一次性将补助金额发放至贫困生手中,这将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一些贫困生出现了“坐、等、要、靠”等消极思想,拿助学金拿得心安理得,把家庭贫困当成获得经济资助的资本,甚至很多学校出现了“伪贫困生”。如果能在校内设立管理、科研、劳动助学岗位,助学金以勤工助学报酬的形式兑现,将助学的“无偿式”变成“有偿式”。事实上,“无偿式”资助更容易使高校贫困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高校贫困生能力的培养。而“有偿式”不仅可以减少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而且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杜绝“伪贫困生”现象的蔓延。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初期阶段,相关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和体系还不完善,我们应该本着面对现实、积极进取,对高校贫困生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将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完善高校资助体系改革,从而构建多资金、多渠道、多励志和多能力培养的全新资助体系,全方位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参考文献
解军霞,李想.切实发挥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
杨安民.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3]贾志斌,朱怡璇等.高校资助金评定中“伪贫困生”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2).
[4]王伟忠.“爱心文化”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9(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