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农业院校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学报

农业院校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25467 浏览:1110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进展,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即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于80年代引入我国且得到快速进展。该方式培养的本科层次人才有别于传统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培养历程中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论述联系实际。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不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展中相当突出的矛盾之一。现代农业求贤若渴,农学类本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却与整个市场经济系统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应当采取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展现地方农业院校特点,发挥高等教育怎么写作社会功能,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进展。本论文围绕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讨和实践探讨。在论述上,通过高校分类论述、教育阶段论述、人的全面进展论述、教育怎么写作于社会论述以及国内外高校农学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方式的经验介绍,为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借鉴。在实践上,本论文通过对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运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的探讨,以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浅析,提出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些倡议。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论文农学类本科专业论文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8

    第一章 导言8-17

    1.1 选题的背景8-9

    1.2 选题的目的和作用9

    1.3 国内外相关探讨及述评9-12

    1.3.1 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9-11

    1.3.2 国外学者的相关探讨11-12

    1.3.3 对国内外学者探讨的述评12

    1.4 核心概念界定12-15

    1.4.1 地方农业院校12-13

    1.4.2 农学类本科专业13-14

    1.4.3 本科运用型人才14-15

    1.4.4 人才培养方式15

    1.5 探讨策略15-16

    1.6 革新之处16-17

    第二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构建依据17-22

    2.1 探讨的论述依据17-19

    2.1.1 高校分类论述17

    2.1.2 教育阶段论述17-18

    2.1.3 人的全面进展论述18-19

    2.1.4 教育怎么写作社会论述19

    2.2 探讨的现实依据19-22

    2.2.1 实现地方农业院校怎么写作社会的需要19-20

    2.2.2 提升地方农业院校竞争力的需要20-21

    2.2.3 推动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进展的需要21

    2.2.4 符合社会人才结构多元化要求的需要21-22

    第三章 国内外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经验介绍22-37

    3.1 国内部分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经验22-32

    3.1.1 华中农业大学——三层次六模块人才培养方式22-23

    3.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X结构人才培养方式23

    3.1.3 华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23-24

    3.1.4 河北农业大学——“311”人才培养方式24-25

    3.1.5 南京农业大学——“四六制”人才培养方式25-30

    3.1.6 结论30-32

    3.2 国外部分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经验32-35

    3.2.1 美国——高校办学职能怎么写作性32

    3.2.2 德国——人才培养定位多样性32-33

    3.2.3 荷兰——培养途径的优化组合33-34

    3.2.4 英国——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34

    3.2.5 日本——办学层次定位灵活性34-35

    3.3 启迪与借鉴35-37

    第四章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运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37-65

    4.1 教育管理体制革新不足37-40

    4.1.1 政策导向滞后于经济进展37-39

    4.1.2 政策导向滞后于教育近况39-40

    4.2 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40-41

    4.2.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40-41

    4.2.2 传统文化观的影响41

    4.3 高等教育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41-42

    4.4 对学生智力结构类型认识的影响42-43

    4.5 地方农业院校自身主要不足与障碍——以A农业大学为例43-65

    4.5.1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43-45

    4.5.2 培养案例45-46

    4.5.3 课程系统46-49

    4.5.4 教学内容49-50

    4.5.5 教学策略手段50-53

    4.5.6 师资队伍53-54

    4.5.7 教学设施54-55

    4.5.8 教育经费55-57

    4.5.9 生源情况57-60

    4.5.10 毕业生就业情况60-65

    第五章 优化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运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倡议65-80

    5.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65-67

    5.1.1 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依据65-66

    5.1.2 高等教育进展的若干走势66

    5.1.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66-67

    5.2 优化专业设置67-69

    5.2.1 专业的基本内涵67

    5.2.2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67-68

    5.2.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进展路径选择68-69

    5.3 优化人才培养系统69-74

    5.3.1 人才培养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69-70

    5.3.2 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系统优化措施70-74

    5.4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74-77

    5.4.1 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引入74-75

    5.4.2 构建农学类本科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的措施75-77

    5.5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77-80

    5.5.1 现行教育经费政策介绍77

    5.5.2 地方农业院校教育经费的保障措施77-80

    结束语80-8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