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9680 浏览:423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所接受的培训以短期式的岗位培训为主,培训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网络,培训条件不理想,培训意愿呈多样化特征,培训效果不佳。为此,应转变培训理念,变技能式培训为能力式培训;建立完备的培训信息收集和发放平台,变被动式培训为主动式培训;充实力量,变单一培训主体为多元培训主体;拓展培训体系,建立起立体式的培训网络。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1009-4156(2012)07-024-03
2010年1月发布的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在1亿人左右,占外出农民工的60%以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他们具有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渴望融入城市等特征。如沿用传统的培训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在方式上都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培训体系进行创新。
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就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效果等方面展开调查。共在江西省南昌市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在回收问卷中,男性占53.6%,女性占46.45%;未婚者占65.2%,已婚者占34.8%。文化程度方面,高中文化占36.2%,初中学历占58%,小学及以下学历占5.8%。平均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年龄为24.1岁,平均工作年限为4年。月收入方面,1000元以下占13%,1001-2000元占49.3%,2001-3000元占27.5%,3001-5000元占

1.4%,5000元以上的占8.7%。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现状

1.接受培训状况。最近一年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6.5%的调查对象参加了由工作单位提供的“在岗培训”,14.5%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工作单位提供的“岗前培训”,15.9%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就业前的培训”,另有13%的调查对象表示是“自费参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培训”等其他培训。在培训形式方面,主要以工作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社会专设的技能培训为主,分别占46.4%和26.1%,其他形式的培训占20.3%,而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所组织培训合计只占7.2%。在培训时间上,最近一年内,所参加的培训持续时间在“2周及以内”占37.7%,在“2周至1个月”占24.6%,在“1个月至3个月”占20.3%,在“3个月至半年”占8.7%,在“半年以上”占8.6%。可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培训主要是与工作相关的岗前与岗位培训,属于被动式的短期培训。
培训费用的分担情况与接收培训的种类一致。调查结果显示:53.6%调查对象的培训费用由打工单位承担,26.1%的人由打工地政府承担,11.6%的人是自费,5.8%的人是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其他途径为2.9%。这也充分印证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的培训主要还是工作单位提供的短期岗位培训,其费用也多是单位分担。但由于企业公司较看重培训的投入与产出比,其所授予的培训仅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欠缺系统性。这种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长远发展作用有限。
2.培训信息的获取渠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查阅”占43.5%,“通过亲戚朋友获得”占23.2%,“政府公布”占17.4%,“单位提供”占15.9%,“通过报刊获得”占4.3%,“其他途径”占20.3%。这一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培训信息的途径非常广。其中,网络途径占较大比重,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层及行为特征是相符合的。需注意的是,目前政府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重要组织者,也是提供培训信息的主要载体,却只有15.9%新生代农民工是通过政府公布信息获取培训信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的积极政策,如“阳光工程”等。但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培训补助项目并不十分了解,只有4.3%的人表示了解政府培训补助政策,95.7%的人表示不了解或者了解一点。由此可见,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信息的传播上存在着缺位现象。
3.培训条件。师资力量和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培训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表明:63.8%的调查对象认为其培训的师资力量“一般”,认为师资水平好的仅占26%,认为水平比较差的占了10.2%。可见,培训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还需提高和加强。教学模式方面: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占36.2%,大课堂模式占到34.8%,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占24.6%,远程教育模式仅占4.3%。不难看出,在教学模式上主要还是单纯师傅带徒弟或是大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加实践和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模式应用较少。培训硬件方面:1.4%的调查对象认为硬件水平“很好”,有21.7%的人认为“比较好”,65.2%的人认为硬件水平“一般”,10.1%的人认为“比较差”,1.4%的人认为水平“很差”。调查对象认为培训硬件差的原因主要是教学设备陈旧老化、实践场地有限、教材与实际脱节等。
4.培训意愿及培训效果。培训意愿体现在培训动机与培训期待方面。调查参加培训的动机表明:17.4%因单位要求,37.7%为加薪,24.6%为升职,15.9%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还有2.9%因为兴趣爱好。在培训项目方面:46.4%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技能类(烹饪、理发、电脑等)培训,52.5%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创业思维类培训,31.9%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礼仪类(语言、行为、素养等)培训,27.5%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基础知识(经济、文笔写作、法律等)培训,29%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心理类培训。另据统计发现,有55.1%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接受与现职业有关的免费培训,42.0%的人则不会去参加。对于与现职业无关的免费培训,只有30.4%的人愿意参加,且有69.6%的新生代农民工不会参加。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意愿在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效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最近一次培训中,经调查显示,49.3%的调查对象认为培训收获不大,37.7%的人认为“有较大收获”,7.2%的认为“没收获”,5.8%的人“收获很多”。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52.6%),二是“自身学习态度不好”(31.8%),三是“师资水平、设备水平达不到学习要求”(15.8%)。统计显示:55.1%的调查对象的收入在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没什么改善”,52.2%的调查对象表示培训对职业发展“作用不明显”,36.2%的调查对象表示培训对职业发展“没有作用”,只有11.6%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很大帮助作用”。总之,由于培训的现实条件与收入效果均达不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预期,导致他们对培训多持消极态度,效果不佳。

二、对策分析

文件指出今后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培训现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进行探索创新。
1.转变培训理念,变技能式培训为能力式培训。目前,新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培训仍是沿用传统的即以就业为目的的技能式培训为主导的培训理念。这种培训理念注重培训怎么写作于就业,怎么写作于工作。但是,这种理念已明显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望与未来规划。与父辈农民工不一样,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从事稳定式的技能工作,他们虽然在乎短期经济利益,但更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能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对培训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期待,既想得到创业培训,又想得到技能培训和素养培训,由此来帮助他们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他们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将技能式培训转变成能力式培训,即将能力提升放在培训的首要位置,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其期待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在目前情况下,这种能力式培训理念需以“社会适应”为导向,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增加城市融入、心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如此才能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有效地帮助该群体完成身份的转换。
2.建立完备的信息收集和发放平台,变被动式培训为主动式培训。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均出台并实施了很多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各类政策和措施。但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这类信息的知晓率不高,导致其参与热情低。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培训仍以用人单位组织的短期式被动培训为主。这类培训既缺乏系统性,也难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导致他们只能从网络上寻找培训信息与培训资源。对此,各级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中可考虑转变职能,从培训的组织者变成信息的收集与发放者。一方面,不论是输出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目前他们所能提供的培训项目有限,且多以技能培训为主。受政府公信力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这类有“权威式”的培训计划都很排斥,导致政府组织的培训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在收集信息方面又具有天然的优势。政府既是培训政策与培训要求的制定者,又是培训方向的指引者,还是培训信息的汇集者,最适合充当信息的发布者。
基于此,各级政府可建立起本地区内的完备的培训信息收集和发放平台。将本地区一切有关培训的信息(如培训政策、培训要求、培训渠道、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均纳入该平台统一发布,甚至可以将某些培训内容做成视频并借助该平台发布,这样既迎合了新生代农民工爱上网的特点,又能变统一式的培训为自主式学习。久而久之,新生代农民工就能借助该平台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其能力的提升更有帮助。
当然,这一信息平台应具有地区的差异。对于广大农村来好说,由于文化水平和观念差异,难免会使新生代农民工对各种培训持怀疑态度,所以宣传组织工作要落实到村干部一级,让村干部宣传培训政策和收集农民工培训需求信息,形成上下联动的反馈机制。在初中或高中学生毕业前为其提供职业技术院校的信息,方便学生做选择,避免学生未接受过任何培训就参加工作。同时,还可在该平台内对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将原来隶属于不同部门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统一起来,推行免费的规范化培训,统一在平台上发布与组织实施,避免各项目争夺生源和交叉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3.充实力量,变单一培训主体为多元培训主体。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能力,需要借助各类社会力量。为此,可以开放培训市场,完善培训机构的准入机制,实行开放式管理和备案登记制度,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和社会监督评价系统以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
(1)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可鼓励其拓展短期灵活培训。职业技术院校是吸纳广大未被高等学校录取的初高中生的重要平台,是切断农民工数量来源的重要手段。各职业学校在教材、师资、实践基地、就业怎么写作等方面有天然优势,但受其对全日制学生怎么写作思想影响,很少开展开拓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短期灵活性培训怎么写作,使得不少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政府应鼓励职业学校转变观念,把新生代农民工的短期灵活职业培训纳入其职能范围。
(2)应鼓励民间资本及其他社会力量进人培训市场。政府直接组织的培训,在发展上由项目任务驱动,投入由公共财政承担,培训规模弹性小,要符合公共管理原则和社会公益原则,管理比较复杂。而由市场机制组织的培训,在发展上主要由企业驱动、利益驱动和社会责任驱动,投入来自市场,招生规模弹性大,只要培训机构的收入大于投入,而培训者的受益大于成本,就能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可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投资积极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市场,形成市场主导的丰富多样的培训环境。
(3)可将企业培训社会化,支持行业培训基地建设。调查发现,企业是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要载体,但受企业组织特性影响,它们所组织的培训内容较窄,不少企业的培训投入也很低。为此,可尝试将企业岗位培训社会化,由社会化机构来承担企业的岗位培训。其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鼓励建造行业内由龙头企业牵头、其他企业参与的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建立本行业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这样既能建立起标准化的培训,又能增强培训的系统性。
4.拓展培训体系,建立起立体式的培训网络。调查问卷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意愿呈多元性特点,且不同的学历背景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会对接受培训的意愿以及参加培训的项目期待均有所不同。因此,可考虑拓展培训体系,建立起立体式的培训网络,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差异。
(1)要推动培训项目的多样化。以前的培训主要是技能培训,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创业培训以及综合素质类的培训需求也很高,在未来规划中很多人选择干个体或自办公司,并且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很看重,故在开展职业培训时可考虑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拓展培训等方面的培训项目。
(2)要推动培训对象的层次化。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文化程度相比老一代明显提高,但也有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历及工作背景,提供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其差异,针对不同文化层次提供相应的培训,如小学、初中文化则以技能培训为主,高中文化则可多加入拓展培训这样的综合培训。
(3)要推动培训环境的丰富化。这可通过推动多种培训机构共存得以实现。对政府劳动就业部门、教育部门来说,主要做好公益性培训项目;对职业院校来说,则可多开展短、中、长期的培训项目。营利性的社会民办培训机构,他们的主要培训对象是那些学历高、能力强、经济水平较好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市场就业前景好、需求量大的职业技能。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体系研究”(编号:11YB272)的研究成果]
[袁小平:南昌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研究。徐欣:永丰县坑田小学老师,主要从事留守儿童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